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型:一年级下学期艺术综合课 选用教材: 北师大实验教材《艺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森林里的故事》课题三《两只小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讲述、表演两只小象的故事,体验伙伴间互助与友爱。 2、学唱《两只小象》的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感受舞曲的风格特点。 3、通过艺术活动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并用绘画方式为小动物营造一个安宁生态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我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爱模仿、爱帮助人、有爱心等特点,以趣味性的多媒体演示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听歌曲,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初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教学年级]一年级(下册) [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在故事、乐曲中体验声音的强弱[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理解、感觉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能正确地运用到演唱歌曲中。2.在音乐故事和乐曲中理解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4.
卢奇 《考试周刊》2024,(16):132-136
文章旨在探讨有限空间无限方位在五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教育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有限空间、无限方位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五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引导学生结合歌词发出手势,让学生能够思路清晰地表现歌曲内容,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表演焦虑。通过方位无限原则,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和体验式学习任务,如小组合作演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有限空间无限方位在五年级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要结合音乐进行。""在聆听中掌握知识;在聆听中巩固知识;在聆听中拓展知识。"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巴赫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类型。巴赫是宗教复调音乐大师,要了解巴赫,需要了解什么是"复调"。本课将"复调"知识点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唱、听"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理解感受"复调"的音乐特征,力求通过艺术实践,感受巴洛克的音乐风格。同时,以讲故事和聆听的方式将巴赫一生中几个重要创作时期的音乐介绍给学生,不留痕迹地将学生带入到巴赫的音乐世界中。教材分析:自本节课开始,将有七个单元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这七个单元概括了巴洛克时期以后的欧洲音乐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组广告的欣赏,集体为茶叶做广告,感受音乐在广告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的感受力。2.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各种形式创作广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场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心体验音乐与广告中其它因素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广告。[教学阶段]:1.导入———激趣2.欣赏—…  相似文献   

7.
过新年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迎新春》——过新年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它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实践!在玩中感受音乐,对音乐有所感悟,让学生乐学、爱学.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艺术殿堂里.  相似文献   

9.
课型:艺术综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感受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情系奥运,在关注世界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2.通过视觉艺术、想象艺术、综合艺术、听觉艺术等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奥运精神的广泛传播,并感受奥运带给艺术的影响。3.通过奥运相关歌曲的欣赏,在调动学生感受奥运歌曲的同时,多角度体会其他姊妹艺术的魅力,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学重点:奥运精神在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中的体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和小纸条、简单道具教学过程:第一板块“一心多用”协调能力的培养1.导入(课前播放歌…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感受奥运释放激情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三、授课年级:六年级四、学生分析: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教育教学为主,抓落实,行规范,促和谐,创特色,立足名校。多年来学校的各方面取得骄人成绩。音乐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因材施教,提倡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们表现积极主动,发展个性和特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逐步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多元化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课时:一课时类型:以音乐欣赏为主的艺术综合课年级:高一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优秀音乐作品,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积极作用与深刻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实践,让学生深切感悟音乐对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引发学生美好情感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菲 《文教资料》2006,(2):157-158
教育理念:艺术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其中融合了音乐、美术、思品素养等多学科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情”为导线和学生一起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注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培养他们自信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孩子共同营造一个欢快、益智的学习情景,用心构建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教学内容:一年级《艺术》书第九课第一课时《新年真快乐》。教学目标: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自己和他人过年的一些习惯、习俗及特殊物品的含义,让学生在舞蹈、绘画等活动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年级:三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四课)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边区好地方》2.动:歌表演,《边区好地方》3.听: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节奏二、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2.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风格,学唱陕北民歌《边区好地方》,并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配以打击乐器,综合体会解放区人民热烈、向上的情绪,从而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三、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邮递马车》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邮递马车》,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为乐曲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 2.学生能通过"听赏—想象—模仿—表演"四个方面表现出邮递员赶着马车的快乐场景,体验邮递员的愉快心情,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相似文献   

15.
教材:湖南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 课型: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课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猫钓鱼》 2、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创编与表演  相似文献   

16.
<正>课型:鉴赏课年级:高一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上海高中音乐必修6《音乐与戏剧》、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4《戏剧表演》教材分析:赏析部分的内容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有话剧《中国梦》《商鞅》《狂飙》等;活动部分的内容参考了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4《戏剧表演》第二单元“语言基本训练”、第三单元“表演训练”,适当结合课外资料进行欣赏和实践。本课首先从话剧《商鞅》中的配乐引入,让学生对话剧、戏剧配乐等概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次,围绕话剧表演进行活动设计,以语言和动作表演为主,配乐为辅,进一步对“如何在舞台上表演”“如何为戏剧选择恰当的配乐”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7.
贾亚楠 《儿童音乐》2013,(8):76-77,75
【教学内容】欣赏课《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能力目标——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融合音乐、电影、演唱、评价等教学活动,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从中获得音乐感受和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年级】三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入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教材分析:一、歌曲《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波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课本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型:多媒体赏析课课时: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电影音乐资料(影像、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组合特点。1.通过欣赏部分电影片断及电影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2.通过课堂艺术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电影音乐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藤儿长长牵着瓜》是苏教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短小的乐句使歌曲很有生气,本课以春天为主题,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通过聆听、感受、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这节课中,老师们会用到一些教具辅助教学,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所用到的教学方主要有创设情境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视听结合法等.老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节课老师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现,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