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上众多艺术中 ,残缺艺术别具一格 ,独领风骚。正因为残缺 ,它才让许多欣赏者流连 ,并产生无尽的想象。随时间的推移 ,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因此 ,残缺艺术欣赏实际上是残而不缺。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召唤结构",它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它含有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有待于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维纳斯雕像之所以伟大迷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她"残缺",因她失去双臂而变得"意义不确定",因失去双臂而给人留下思维的"空白"和无限想象的"空间"。几百年来,不少艺术家对这双残臂作出种种的猜测和估计,他们提出许多修复方案,为她补上各种姿势,"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日本作家清冈卓行语)作为一门艺术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种"未完成"的形态,他需要学生的主动参  相似文献   

3.
维纳斯和西方艺术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着西方艺术家留下的足迹探访维纳斯,我们看到了不同风格转换的种种面貌,艺术家通过题材“挖掘出他们所需要的情感价值“,所以有了古典主义的维纳斯、巴洛克风格的维纳斯、罗可可风格的维纳斯、象征主义的维纳斯、超现实主义的维纳斯等等,这种对艺术真谛的执着和热情,才得以使维纳斯和西方艺术的不解之缘更耐人追寻,才得以使艺术创造获得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张文田 《学语文》2011,(2):38-39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美神,一场争夺维纳斯雕像的战争使其成了一个断臂女神。虽然残缺,但是其所体现的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智慧使她拥有独特的美。从心理学视角和审美角度来说,过于面面俱到会制约欣赏者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审美活动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例如:作家写文章,  相似文献   

5.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舍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合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维纳斯之臂     
胡熠暹 《高中生》2014,(10):14-14
卢浮宫深处,断臂的维纳斯面朝阳光矗立,庄重典雅,光与影像交响乐一样和谐。这使她的伤口显得更打眼——她的双臂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两处略显粗糙的创口。为什么人们会赋予这具残缺不全的雕塑如此高的地位?残缺美,也许是最合理的解释。残缺成就了她的完美。与此同时,作为她的瞻仰者,我们欣然接受而不是忽视她的缺陷,这本身就是一种包容,一种美。  相似文献   

8.
韦武平 《广西教育》2011,(13):18+38-18,38
当你面对艺术珍品维纳斯雕像时,目光会被什么吸引呢?大部分人在欣赏维纳斯的同时,会被其断臂所吸引,与创作者一起想象、构思。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一张宣纸的右上角只画了一只彩蝶,留下大片的空白让人们去想象无限的春光……这都是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残缺”真的美吗?长久以来,断臂的维纳斯被誉为是美的化身,许多人都习惯于将她的美归结为“残缺美”。因为断臂,所以美丽。简直荒谬!我不相信当维纳斯原先的手臂完美无瑕地被接好时,人们便认为那是丑的化身。维纳斯的美在于她的姿态是人类所能摆出的最美的姿态,在于她的线条流畅,在于她的神韵迷人,而绝对不是她的断臂。假如人们非得视之为美,那也只是上述的美点掩盖了断臂,使人们接受并包容了它,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我无法想像,所谓的残缺之美,竟然是美的极致,事实上那都是一些所谓“专家”的故作高明。如果维纳斯的美真的在于她的断…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载体,而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依靠于对艺术的想象和审美再创造。如果没有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欣赏者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对象和可能;而没有欣赏者的补充、丰富和审美再创造,艺术形象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种种特征也无法充分地显现。  相似文献   

11.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维纳斯雕像,也因残缺的双臂,给了人们无限退想的空间……这些都是“空白艺术”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术钟情于“空白”,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亦是如此,它的成功开展与“艺术空白”息息相关,在主题活动中,既要留下艺术空白,又要利用艺术空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诱发幼儿思考,开发幼儿潜能。  相似文献   

12.
刘芹 《教学随笔》2016,(3):19-19
留白,是一种绘画手法,作画的人通过艺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欣赏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文学作品,同样也有艺术留白的地方,作者匠心独运的弦外之音或者未尽之意,同样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阅读过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留白,是一种绘画手法,作画的人通过艺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欣赏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文学作品,同样也有艺术留白的地方,作者匠心独运的弦外之音或者未尽之意,同样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阅读过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缺陷、残缺也能够显示美呢?除了给人们提供了丰富想象的空间外(如断臂维纳斯),其原因还有许多。美的东西有缺陷、残缺,给人真实感、亲切感。《红楼梦》中有个个性刚烈的女子  相似文献   

15.
法国罗浮宫,五彩缤纷的艺术殿堂。人们誉为世界“三宝”的“胜利女神”、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等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陈列罗浮宫。其中“维纳斯”这件高两米,上身半裸的公元前的古希腊雕塑,在以收藏古代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的罗浮宫里,被称为“首席珍宝”。经过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这位美丽的爱神,虽然被人们从废墟中拯救了出来,但不知何年何月,何种灾难夺去了她的双臂。可是她的美,仍然使人倾倒,因此人们也称她为“断臂美神”。  相似文献   

16.
诗歌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跳跃性强,这就决定了诗歌鉴赏必须依靠想象。想象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欣赏者也是一种必要。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诗歌鉴赏规律,善于运用"补白"艺术——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审美想象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心理方式,它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功能,能打破时空的局限,将人们生活中的事物形象化,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构成完美的艺术作品,同时它能将艺术生命对象化,使人们生活的世界艺术化,从而使人们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8.
提起断臂的维纳斯,有些人认为她是“残缺美”的代表。《断臂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李钟淮)讲:“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官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她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精神美。”《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清冈卓行)言:“她是  相似文献   

19.
方克明 《语文知识》2003,(10):31-31
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作为自读课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它的观点是: “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想象成这样,也可以想象成那样,有无穷无尽的美感。”由于文章在表述上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因而显得有些深奥难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难点,把理论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再创造能力就是欣赏者面对欣赏对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联想和想象,给作品的形象以补充,使艺术形象更臻丰富,并且使他们活起来的能力。《荷花淀》正是通过对话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充实和补充人物形象,因此,人物形象更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