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表现为农村教育的经济收益弱化,农村教育的文化精神失守,农村教育质量水平落后等。而造成其功能弱化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本末倒置,农村教育结构及其目的混乱,农村教育文化心理场缺失。为强化农村教育功能的良性发挥,须凸显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健全农村教育结构体系,强化农村民众的终身教育;构建农村教育互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的良性认同。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并非简单的"造城上楼"或人口转移,还内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收入提升、教育环境改善、生活方式转变等内容。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出现了经济效益弱化、精神家园沦丧、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陷入教育功能弱化的现实困境。故有必要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探究强化农村教育功能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方式使学生与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产生疏离,面临着学校教育功能异化、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社会教育功能边缘化等教育困境。本文基于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教育困境的探讨,提出通过强化家庭、完善学校教育、引入社会教育等方式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教育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傩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其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傩文化的教育价值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为傩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系;二为傩文化的知识价值再现;三为作为文化消费品的自在教育价值。现代传媒的深刻介入,导致了傩文化的教育价值强化与弱化并存。  相似文献   

5.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伦理学视角分析传统尊老伦理文化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内在逻辑机制,剖析了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大力弘扬尊老伦理精神,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重新焕发活力,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还有再生产原有秩序的功能。早期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欠缺,学校教育与考试内容的城市偏向,使得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文化上的劣势,加上农村在师资与教育条件上的弱势,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成功的机会。这种文化的再生产,使大量农村孩子被教育而淘汰,造成农村孩子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与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他们的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家庭的教育、情感和保护功能弱化问题。为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实现初级社会化,家长应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民族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既包含教育的一般功能,体现和展示教育功能的共性,同时也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民族性与独特性。现实中,民族教育的功能发挥出现失调,谋生功能被过分强化,个体享用功能被遮蔽,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被弱化,促进民族团结功能发挥不够,社会流动机制推进器的功能发挥不畅。要改善民族教育的功能,应该调整教育结构,改善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时空关系,把握教育功能取向,兼顾个人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丰富教育内容,顺应民族教育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再生产视角解析中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化平等的不同看法影响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解析我国教育所形成的城市优势文化场域和农村劣势文化场域的二元结构现状.文化资本的传递具有最佳的隐蔽方式和再生产功能,并通过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及入学后学校文化的传递所产生的不平等,强化了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这说明教育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综合职业素质和精神文化修养的基础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具有互动关系。必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功能,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具体处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处于传统文化与社会分化的深刻影响之中 ,传统文化与社会分化构成了当前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它们也是构成乡村权力网络的主要内容 ,正是在这种网络环境下 ,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得以发生。同时 ,要对农村社会中相互关联的对村民政治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诸种因素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以国家和农村社会良性互动所需要的政治参与倾向进行诱导、塑造与强化。这种诱导、塑造和强化的努力即是将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网络中的某些因素当做村治资源加以发展的努力。传统文化与社会分化构成了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得以发生的文化与社会网络 ,此一网络功能的正面利用 ,可以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2.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综合职业素质和精神文化修养的基础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具有互动关系.必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功能,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家庭的不幸,更是和谐社会之痛。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无疑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结构残缺、家长自身素质不佳等。要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注重从源头抓起,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更新教育理念,讲究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中,班级固有功能被明显弱化,具体表现为班级管理目标单一化,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等.在现有状况下要使被弱化的班级功能重新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校和班主任三种力量必须共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能量,才能有效强化班级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与农村传统社会组织方式的矛盾是我国社会文化现代转型中难以避免的实际问题。农户、家族、村委会、学校、教育局都按照各自的实用理性,各自守住自己的利益底线,未能形成一种合力,加之其他因素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要改变农村教育现状,首先要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强化政府责任,继续办好义务教育,力争普及高中教育,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其次要完善教育经费的立法,县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监管,教育局做好服务工作;再次大力办好高职教育,构筑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融合的农村教育结构,把社会分层推迟,以利于农户子女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高;同时村委会要支持学校的工作,家族和农户自身都要尽力支持子女读书。通过多方协作,形成合力,以实现现代教育管理体制与农村传统社会组织方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教育在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而引起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教育的这种隐性文化再生产功能强化了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公平机会内的不公平。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创建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差距已成为当今中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及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阐述,从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三个方面探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工作系统是高校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教育、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当前高校教育形势对学生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以结构功能理论为视角,运用AGIL结构功能范式对学生工作系统进行分析,要优化与整合学生工作系统的功能,就要强化教育功能、规范管理功能、拓展服务功能,构建单层次的优化与全方位的整合两个层次的良性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职教育融合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强化育人成效的时代价值,分析了当下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弱化的主因,即传统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了其创新传承扛斋文化、创新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强化育人成效的实践,探讨了高职教育融合创新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强化育人成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弱化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个性魅力缺损的因素,也有作为教育客体的教学内容生活性缺失的原因;既与教学媒介的审美性不足、与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够有关,也和教学环境良性渗透功能的弱化、教育生态的非和谐性凸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