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0月12日,纪念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周年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闸北区三泉路小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豪兴教授主持,有5位代表做了报告、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陈天仁教授做了主报告。陈天仁在报告中首先对国际国内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他认为,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研究。196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成立,《国际体育社会学评…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经过,详尽地综述了1989-1992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表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3.
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论文是作者于1996年3月在日本体育社会学年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作者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和经过,阐明了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特征,详尽地说明了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情况,综述了1989—1995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证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是作者于1996年3月在日本体育社会学年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作者回顾了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兴起和发展的背景和经过,阐明了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特征,详尽地说明了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情况,综述了1989—1995年期间国内各主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其它学术文章的各种主要学术观点。概述了体育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及发展,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基础,体育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群体效应,以及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形式和特点。研究证明,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应该引起体育界高度重视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5.
仇军 《体育科研》2012,33(2):96-100
杰·科克利和安妮塔·怀特分别来自美国和英国,都是活跃在体育社会学前沿的著名学者。1985年,主管英伦三岛大众体育事务的英国体育委员会(Sports Council)为吸引更多的英国青年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耗费巨资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但效果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克利和怀特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为Sports Council查找原因,检讨得失,寻求对策,本文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最近两次国际妇女体育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包括会议的主题设置、论文的数量和题目),总结出国际女性体育研究的几个动态,如对提高女性领导力的关注,在研究和组织管理上西方女性占据中心地位,对穆斯林女性参与体育的研究.阐述了我国妇女体育研究的现状,如大众体育的研究文章数量最多,竞技体育研究文章相对较少,地区性调查研究多,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学视角分析女性体育的少.提出了推动我国未来妇女体育研究发展可采取的一些对策:建立相应的政府或非政府管理和学术机构,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以及抓住热点问题重点突破等,并列出了未来几年妇女体育研究可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与体育社会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试图还原其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图景。布迪厄将体育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试图探寻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关注分析各体育项目的运行和消费行为,并尝试研究体育所固有的空间特性。布迪厄所关注体育现象的重点研究与支撑其社会学研究的几个核心概念,如惯习、资本、场域、社会空间等。法国体育学界的研究者承继布迪厄所提出的体育研究课题,并将其社会学理论应用于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运用他的社会学理论对体育社会学研究体系提出构想。布迪厄派体育社会学研究由与布迪厄观点相近的法国体育社会学家提炼并传播。  相似文献   

8.
杨建设(1974—),陕西三原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副主任,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专业研究会理事。15年来,杨建设教授主要担任"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概论""体育文化概论""体育人类学""社会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坚持教学一线工作之余,还积极从事农村体育  相似文献   

9.
金春光  车旭升  姜允哲 《体育科学》2012,32(3):74-80,91
运用内容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对《体育社会学杂志》(SSJ)自1984年至2008年所发表的454篇文章,从研究主题、研究者、研究方法等方面分别给予详细描述与分析。这对于国内体育学者,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动态及其进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会学萌生于美国。60年代,由于美国体育社会学的学者们积极开拓这一新兴学科,促使该学科在美国迅速地发展起来。许多大学开设了该门课程,出版了大量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专著、教材和期刊,研究成果丰富,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用历史方法来探索体育社会学的历史,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由单纯地定性分析已逐步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但更多采用定量分析。研究与探讨体育社会学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以及探索社会诸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等都是美国体育社会学所涉及和主要研究的课题,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大量有关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立足于美国社会的现实并以应用研究为主。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体育社会学学者们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有:体育人口,体育与政治、暴力事件、种族歧视,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新闻媒体,体育与宗教,运动员服药等等。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对象和内容上,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更多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多变量分析方法也广泛地运用,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成为美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从理论研究转?  相似文献   

11.
体育社会学在我国走过了10多年的道路。由于党和国家重视,以及投身这一学术领域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使这一学科在我国从鲜为人知变为众所关注的热点,在学术积累、成果应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体育发展的趋向和我国体育改革的现实向体育社会学提出了新的期望。我们应该在继续坚持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搞好各类教学,培养人才,在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的同时,注意普及知识,扩大队伍;加强同国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以期早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李树怡教授     
李树怡教授 ,1949年生 ,河北省丰润县人。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体育系 ,教育学硕士。现任天津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士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体育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天津分会体育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天津社会学会会员。李树怡教授长期从事体育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和学校体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和在研课题 11项 ;发表论文 6 0余篇 ,其中多篇获全国、市优秀论文奖 ;主持和参编论著 11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美国科克利《社会中的竞技——问题和争议》一书的理解,由此引发的对国内“sport——体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6,13(3):135-137
通过研读美国社会学家科克利著作《社会上的竞技:问题与争议》(英文第8版)内容,理会到它是对美国社会上的竞技(sports)组织结构问题的社会学剖析,从中可以看出他讲的是竞技(spors),使我们能正确地认诅美国的竞技和竞技社会问题以及能从新的角度理解竞技(sports)与体育(PE)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军  徐茜 《体育科学》2006,26(7):67-70
在回顾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认为必须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品位,提高体育社会学对现实体育运动中社会问题的反应能力,加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介绍和加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体育社会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现代体育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是体育社会学诞生的前提;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向体育领域的渗透;是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条件;体育界与社会学界学者携手合作,以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而大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学术机构的建立,为体育社会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回顾,分析其学科特点和社会价值,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中文体育期刊中有关中小学武术教材和教法方面的论文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探讨中小学武术教材和教法的科研现状,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和未来武术教材和教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中文体育期刊中有关中小学武术教材和教法方面的论文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探讨中小学武术教材和教法的科研现状,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和未来武术教材和教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反思──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尽了成功的喜悦,也有着反思后的惆帐,若要有效地发展体育社会学,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用系统的观点去构建这门学科,视体育为一种社会现象探讨体育与社会进步与人类进化的关系;探讨体育系统内部的规律性;研究体育领域中的社会问题,要打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坚实基础,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发挥体育社会学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1 在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群中,无论国内国外,似乎均以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为“热点”。究其因,从国内看,我以为,一、因为体育和运动都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或社会大文化坏境中运作的,其前进与发展必然受社会因索的制约,要发展体育和运动,就必得研究体育和运动同社会各因素特别是近相关因素的关系,从社会关系的交错中寻求自己的出路,这就要研究社会学。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似乎是体育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