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口山工人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湖南地区领导的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工人运动,其前后历时近六年,取得了重要的斗争成果,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水口山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证明了中国工人运动要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要以严密的组织纪律为保障、要以坚定的武装斗争为手段、要以工农运动相结合为道路,最终实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一篇 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极大地丰富 和发展了党的工人运动理论,对工人 运动和工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是推进新时期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党的工人运动理论、做好工会工作、 搞好工会自身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 武器。 讲话再次重申了党的工人阶级 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 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强调工人阶级是 我国的领导阶级,充分肯定了工人阶 级的优秀品格。讲话指出了包括知识 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 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强调 “…  相似文献   

3.
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运动新时期到来的序幕,对此,列宁曾写道:"当时英国工人运动却英明地预示了未来马克思主义中的许多东西."列宁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宪章运动在工人运动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对此,本文试从下列诸方面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在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湖北党组织当时在董必武、陈潭秋同志的领导下,在开展了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进行了农民的组织工作。党首先组织在武汉念书的进步学生回乡开展平民教育,举办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党成立之后在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革命时期党对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结合当时工人运动和工人的情况进行的﹐在统一战线下这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教育也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在他早所从事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工人运动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一九二二年他与李立三同志具体领导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就是工人运动的典范。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力量开展全国的工人运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又进一步加强了工人运动的领导。由于党的积极领导和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从一九二二年一月至一九二三年二月,掀起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在这次高潮中,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领导的安源路矿大罢工,是一面胜利的旗帜。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思想家,也是我国工人运动伟大的活动家和理论家。少奇同志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回国后,即受党的委托,全力从事工人运动。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少奇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总结中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先后写下了《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1926年5月在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上的报告)、《论口号的转变》(1928年10月5日)、《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1936年4月10日)、《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1936年4月)、《关于过去白区  相似文献   

8.
1912——1914年大战前夕这段时期在苏共党史和俄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苏共党说,它结束了因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反革命情绪的逆流和沙皇制度的疯狂迫害所造成的大多数党组织的分裂和瓦解”局面;(1)健全了组织,开除了取消派,是布尔什维克党在组织上最终真正确立和影响扩大的时期。而从革命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的史来看,则是新的革命高潮的时期,是工人运动占领导地位的时期。这段时期与1910——1911年不同,如果说1910——1911年表明“俄国历史中的反革命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以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轻部队’的觉醒(学生运动)工人的进攻性经济运动特别是非经济运动等等为特点的第二阶段开始了”。(2)那么从1912年4月起,工人运动已占主导地位,而且斗争形式  相似文献   

9.
商民运动,乃是国民革命时期与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并列的一种民众运动。其目标是通过动员"革命"的商人(通常指中小商人和工商从业者),来打击"反对革命"的商人(通常指买办和大商人),支持推进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11,(14):49
1921年7月23日—31日,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  相似文献   

11.
安源路矿大罢工是近代中国工人革命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立三为安源路矿大罢工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场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李立三的革命动员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创立新组织,加强路矿工人的政治动员;开设福利机构,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开办工人夜校,加强路矿工人的思想政治动员。这些革命动员策略为党在之后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为获取廉价劳动力,先是借助殖民政权直接干预、以五大类措施限制非洲人工人运动,激发起非洲工人的共同体意识,该意识同民族主义意识相结合,形成非洲独立国家的稳定基础之一;之后又借新自由主义策略压低工人福利,破坏民族共识,工人运动再次兴起。非洲国家人民分三种路径重新凝结民族共识,谋求突破"新殖民主义"罗网。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前提;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和组织基础;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飞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唐山的早期传播,媒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场域满足媒介动员条件下,经过媒介动员实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媒介气候基本形成:唐山各类机构和组织蓬勃兴起,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更广泛的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唐山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革命理论与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与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一起,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北方是李大钊的故乡,也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这片热土上,他领导和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发展壮大了党的队伍,领导工农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千村调查”中的4719份农民工数据,实证检验了子女随迁入学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随迁入学的农民工比未随迁农民工更倾向于流入随迁教育政策友好的省份,即迁移存在显著的“洼地效应”;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达到随迁子女入学门槛要求的稳定就业,衡量成本收益后更偏好省内迁移,通过举家迁移、省内迁移,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迁移稳定性,形成了迁移的“边界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稳健性检验亦证实了以上结论。要破除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藩篱,须要从随迁子女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双管齐下,打造“低交易成本、高公共服务”的教育洼地。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I look into the papers of Fannia Cohn, an immigrant labour organizer, who serve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Ladies' Garment Workers' Union (ILGWU) between 1918 and 1962 and became one of its few women vice-presidents.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workers' education, Cohn left a rich body of labour literature, wherein art is central in the ways she conceptualized, designed and organized women workers'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nd curricula, as well as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For Cohn, however, art and politics were tightly interwoven in what I have called the artpolitics assemblage of women garment workers' life and work. It is entanglements between ethics,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considered in the light of the Rancièrian no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that I discuss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领导北方党组织争取豫境军人倒吴反奉,组织领导河南农民、工人运动,指导冯玉祥、阎锡山部国民军攻豫反奉,为北伐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北方党组织在河南所发展的党员、建立的组织以及留下的影响,为党后来在河南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重视民生问题,他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撰写文章、教育指导等方式传播相关理论,并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身体力行,推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这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From small group to public view: Mainstreaming the women's mov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ublic attention given to the contemporary women's movement in the past decade is due in part to rhetorical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movement. A fantasy theme analysis of the women's movement of the early 1970's in a large Midwestern metropolitan area reveals an early but incomplete rhetoric, labelled here the pro‐woman line. This was followed by adaptations of the early concerns in a comprehensive social reality, labelled here the “mainstreaming” rhetorical vision. Alterations in key elements of the rhetoric, including the hero/ine, villain, plot, and underpinnings are examined to illustrate how the earlier movement issues were “mainstreamed” into prevailing social 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