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狂欢节赋予生活本身一种特殊的游戏方式,它庆贺人对一切占统治地位的现有制度和等级关系的暂时取消。狂欢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对话”,它不仅指向他人,同时也指向自我。巴赫金的狂欢诗学以小说为研究对象,主人公与作者的“双主体性”,时空关系的相对性,杂语多声与未完成性是文体的显著特征。鲁迅《狂人臼记》的思想核心是对传统的颠覆和人的解放,小说同时表现出作者在历史转型时期的矛盾心理。厚重的主题和复杂的主体意识导致小说话语层面的狂欢化特征,并最终突破传统的叙事模式而完成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主题。按古希腊的观念,命运是一种超乎人类精神之上的抽象观念,是无法改变的,不可解释的,难以抗拒的,但悲剧主人公仍旧用自由的意志和坚贞不屈的品质与命运抗争。悲剧性的结局预示了命运之神的强大和无法抗拒,但另一方面却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不屈。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希腊命运悲剧。通过对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分析,探讨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进而理解古希腊人原始朴素的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3.
试析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发生变化。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常见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艳  黄瑛 《海外英语》2013,(1):9-10
从埃斯库罗斯到索福克勒斯再到欧里庇得斯,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通过剧中主人公的命运表达了古希腊人对人生悲剧发生的原因及解脱途径的探索,其中"命运"的不可抗拒性逐渐淡化和人的"自我"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这种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周围环境与自我奋斗愿望冲突下的思考,反映了希腊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人与自我本性的斗争与冲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是英国备受争议的现代主义小说先锋,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描绘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情感纠葛、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学界常常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释保罗的悲剧命运,拉康由于颠覆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将人自出生起就置于"他者"的世界,否定主体的自主性,更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为现代人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说和主体论,分析保罗身份危机和自我建构失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古希腊的带有浓厚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在小说主人公苔丝身上得到了充分再现;哈代在作品中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观和命运观,并固定成型,成为性格与环境系列作品的主题思想,成为震撼无数读者心灵的主旋律。本文从时空再现,悲剧预示,悲剧主题等方面论述古希腊悲剧观、命运观对小说《苔丝》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哈代悲剧作品中无望的挣扎与悲壮的毁灭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从欧洲戏剧发展史的意义上说,文艺复兴戏剧是继古希腊戏剧之后的又一高峰.莎士比亚是这一高峰的杰出代表.古希腊戏剧是以人的命运为主体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同命运的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则是以人的个性力量为主体的性格悲剧,反映了个人同社会的冲突.从命运悲剧发展到性格悲剧,艺术地展现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人自身发展的历史.探讨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和对这种本质力量的丰富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视自我,把握自我,完成自我;或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一面镜子,成为我们正在创造生活中的一个审美判断.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主要是指著名的四大  相似文献   

8.
《俄狄浦斯王》充分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也折射出了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一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10.
女妖是希腊神话故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她们是一个介于"人"与"神"之间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群与"文明"相对立的边缘化的"他者"。试以社会学相关原理为依据,对希腊神话中的女妖进行解读,指出女妖的设置是古希腊时期女性的政治地位在文学上的反映,其目的正在于从文化方面教化女性对男性权威的绝对服从,并给当时社会里试图颠覆男性权威的强悍女性以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