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老师们组织课外作业存在三种倾向:一、重数量轻质量。有些老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而又单调的练习,认为多做比少做好,少做比不做好,做错了以一罚十才放心;二、重书面轻口头。有些老师要么不留作业,一留就是写、写、写,很少留朗读、背诵、复述和动手操作、查阅资料的实践性作业;三、重课内轻课外。课外作业的设计随意性很强,缺乏层次性和目的性,只求巩固,不求迁移;只重知识,不重能力。课外作业的“三重三轻”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作业“自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无疑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呢?我们学校三(1)实验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情况 :某学生因作业太多而挑灯夜战 ,某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某学生因作业出错而受惩罚 ,甚至有的学生因作业多而逃学、离家出走。分析小学生的作业 ,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1 .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 ,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更有甚者 ,给家长留作业 ,请家长仿“××试卷”照猫画虎。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及探索型、开放型的题目。2 .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一留作业就是让学生机械地做、算 ,很少布置举实例…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存在以下三种不良倾向:一是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及探索性、开放型的题目.二是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留作业就是让学生做题、计算、演算,很少布置举实例,动手操作的作业.三是重课下轻课上。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往的作业都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重数量、轻质量,某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很少出现变式题及探索性、开放性的题目;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留作业就是让学生做题,很少布置举例、动手操作的作业;重课下、轻课上,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这种"三重""三轻"的倾向久而久之使学生难免感到厌烦,做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新课程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总之,要让学生快乐地作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尝试着实施多元化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作业对学生来说,能帮助巩固已学的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几轻几重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正确解决。一是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二是重作业数量,轻作业质量;三是重参考书上练习题,轻课本后练习题;四是重难、深题,轻基础题;正是重课外作业,轻课堂作业;六是重主科作业,轻副科作业。过多的书面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过难过深的题目不仅浪费了学生的课外时间,还极易引起学生去钻牛角尖;重视参考书上的习题,极易误导学生舍弃“大纲”钻入…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作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重复单调地练习。应用题一做就是十几道,计算题一算就是几张纸,很少出现变式题、一题多解题、多题一解题及探索型、开放型题目;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一留作业就是让学生做、做、做,算、算、算,很少布置举实例,动手操作的作业;重课外轻课  相似文献   

7.
作业提供了学生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它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来说,作业也是教学“五认真”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因而布置适量的作业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几轻几重的现象,正步入以下六个误区: 1.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布置作业便让学生头也不抬地写、写、写,或让学生抄生字、抄课文,或让学生做题目、做试卷,很少留朗读、复述、背诵之类的口头作业;有的即使留了口头作业,检查也远没有查书面作业那样认真、细致。久而久之学生对口头作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书面作业。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一点课外作业是必要的。然而,翻开小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我们不难发现,要么是机械的抄写充斥了作业本,要么是各种训练手册填满了书包。作业的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过程,重份量而轻质量搞得学生苦不堪言,使学生觉得学语文难,学语文烦,从而渐渐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要想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就要摒弃目前课外作业中的种种弊端,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上着重强调以下的几点:一、讲究趣味性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首先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写的训练的主要手段。目前课堂教学重说轻写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堂课的时间基本上花在老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上,多数课堂作业都留到最后,成了课外作业,不仅教师得不到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吉林教育》2000,(11):21-21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小学生课外作业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1、重数量轻质量。2、重书面轻实践。3、重形式轻内容。这三重三轻的倾向,无疑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报载校园里流行的“新歌谣”发人深省:“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我,……是我还是我。”看来,  相似文献   

11.
张茹环 《现代教学》2016,(Z1):50-51
作业的合理布置与反馈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英语学科作业的布置而言,目前主要存在问题体现于:有些教师盲目追求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结果使得很多学生因作业做不完或不会做,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和厌恶心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减负的含义,主观上走到数量与难度的另一极端;有些教师存在重布置轻反馈的现象,导致学生作业得不到及时的检查与有效的反馈。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育》2006,(10):54-54
新华网哈尔滨9月15日电(记李国红)从本学期开始,哈尔滨市区700多所小学、初中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实行“自助餐”式作业改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程度任选一种作业。哈尔滨市电碳小学教师王雯雯告诉记.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不刚,学校倡导老师留不同的作业。“多年来老师留课外作业都是全班一样,大都搞题海战术。现在老师可以把班级的20多名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浙江平湖县实验小学蒋国杰撰文认为:必须用“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实现的途径主要是:一要保证语文学习时间。时下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课外作业繁多,缺少属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具体做到“三要”、“三不”:要做课外阅读作业,要做课外摘抄作业,要做语文实践作业;不做机械作业,不做无效作业,不做重复作  相似文献   

14.
刚教书时,我也留作业,检查作业,批改作业。 1979年3月,有一天我和学生讨论怎样教语文更适合学生的实际,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不写您留的作业行吗?”“为什么不写?”“您留的这些题我都会做了,再写不就是体力劳动了吗?由于忙着做这些体力劳动,自己真正不会的题却没时间写。”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请同学们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那时刚教中学语文一年多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我们对江苏南通、淮阴、连云港、盐城四市的八所农村初中一、二、三年级9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作业数量多。学生日均课堂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2;初二,2.5;初三,2.7。学生日均课外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7;初二,3;初三,3.3。有些老师不但布置大量作业,而且在学生做错作业时要加倍罚做。 2.题目难度大。许多学生感到作业难而无法完成。学生中  相似文献   

16.
学生厌学原因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学,是学生中常见的现象,根据表现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有些学生只是偶尔对某门学科或某位老师产生不满的心理和情绪,从而讨厌上某一次课,或讨厌做某一门作业,这是轻度厌学;有些学生经常对某门学科或某位老师、某个学校产生厌烦,从而导致上课睡觉,不写作业,甚至旷课,有时还伴有一些诸如头痛之类的生理反应,这是中度厌学;有些学生则一提到学习就头痛、厌烦并伴有呕吐现象,对与学习有关的一切表现出极度的愤慨乃至仇恨,仇恨书本,仇恨学校,仇恨处处与他为“敌”的老师,仇恨“逼”他读书的父母,这是重度厌学。在这三种程度中,前两种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7.
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它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来说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而布置适量的作业不仅是应该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笔者在经常下乡检查教学时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几轻几重的现象:一是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二是重作业数量轻作业质量,三是重课外作业轻课堂作业,四是重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轻课本后的练习题,五是重难题轻基础题,六是重语文、数学作业的布置轻副科作业的布置。如此布置…  相似文献   

18.
留作业的艺术宿松县柳溪中学许向阳当前,数学教学中的组织作业存在三种倾向:一、重数量轻质量。有的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重复单调的练习。代数一做就是十几题,几何一证就是一大堆,很少出现变试题、一题多解题、多题一解题。二、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除非不...  相似文献   

19.
<正>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能及时巩固与消化学过的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及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主动性和树立信心。所以,老师适量地,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做些课外作业是必要的,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的课外作业通常反映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有无创造性。完成作业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还显示了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因此,课外作业是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它是教学的“反馈”。作业是学生对教  相似文献   

20.
谈课后作业     
本文以数学课为例对目前关于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以及一些老师对课外作业的误区做了浅层次的分析,对为什么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评价作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