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认真总结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岸业界交流、合作,使中华文化传承两岸,弘扬世界,应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邀请,由中国版协牵头,组织大陆出版界及相关产业,组成大陆赴台参访团,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刊综合报道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牵头主办的"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动"于9月20日在台北隆重开幕。这是两岸出版交流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合报道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牵头主办的“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动”于9月20日在台北隆重开幕。这是两岸出版交流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记者 安琪)两岸交流已有17个年头,在两岸出版协会的努力下,不仅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作为两岸交流的切入点持续召开了十届,而且还为两岸年轻出版精英提供了深入交流学习的机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于2002年与2003年分别就扩大并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及加入WTO后两岸出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方式进行了研讨。而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计划将于今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届时国台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两岸年青的出版菁英将以加强两岸交流互动,促进华文出版为主题,就选题策划主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产业     
本刊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将在出版合作和多元化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出版合作与台湾出版界出版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与台湾同行的出版合作主要包括:1.共同购买版权,共同翻译…  相似文献   

7.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2):94-94
由台湾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研讨会”于2001年1月9~10日在台南市成功大学召开。来自台湾和祖国大陆的2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组织的祖国大陆代表团共1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主题是:海峡两岸数据库与信息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分主题是:两岸中文资讯系统的交流与服务;两岸中文资讯系统的交流与服务;两岸工商、产业、学术资料库和数据库的交流与应用;中文资讯和信息交流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为团长的访台代表团一行4人,于2002年1月10日至19日访问了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等有关出版机构。 访台期间,代表团与台湾图书出版协会进行了多次商谈,双方共同举办了“两岸出版座谈会”,考察了新学友、世界书局、五南文化事业机构、锦绣文化企业、台湾印刷工业同业公会、博客来网络书局等有关出版机构,并与上述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香港出版总会、澳门出版协会一起,在两岸四地的出版交流与互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严格来说,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是一个桥梁,本身没有经营商业行为. 从今天来看,两岸的出版交流和其他行业是绝对不一样的.它是属于文化层面的交流,而且在其他行业还没有踏上大陆之前的1988年,出版交流就已经开始.在十七年来的两岸出版交流中,美国长青书局刘冰先生、香港出版总会会长陈万雄博士和我,可以说从来没有缺席过.  相似文献   

10.
戴轩 《现代出版》2008,(2):48-48
为加强两岸大学出版界交流,促进版权贸易,由10家大学出版社12人组成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于2008年1月21日~30日赴台湾作访问交流。在1月23日举行的“两岸大学出版与学术传播研讨会”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董事长杨荣川、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秘书长张丰荣先后致辞,热烈欢迎大陆大学出版社同仁.期待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两岸大学出版业的发展。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将于9月组织大陆出版发行及相关产业界人士赴台,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第九届祖国大陆书展也将同时在台湾举办。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所出版的图书也逐渐采用简体字版的形式,而台湾出版的图书还继续沿用繁体字。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来两种版本在发行上不能互通。自198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作者同等的版权保护。近几年版权贸易开始成为海峡两岸间出版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隔绝40多年,大陆与台湾的出版社在作业习惯上已大相径庭。目前基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交流还不对等,这就使得两岸版权贸易工作困难而又复杂,版权贸  相似文献   

13.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期间,台湾出版界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等组成近百人的参访团前往参观交流,据华品文创总经理王承惠介绍,目前两岸版权交流大部分已有固定合作的出版社,现场针对两岸的版权交易其实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期间,台湾出版界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等组成近百人的参访团前往参观交流,据华品文创总经理王承惠介绍,目前两岸版权交流大部分已有固定合作的出版社,现场针对两岸的版权交易其实并不多,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史学》2007,(12):64
由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台湾地区大陆简体字图书业界联谊会、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7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厦门举办。这是继2005年7月和2006年9月分别在厦门市和台北市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后,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海峡两岸图书出版发行界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又一次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记者 缪立平)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即将于2006年9月19日至28日在台湾举行.交易会招展工作会议6月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波、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及福建相关领导出席了招展工作会.去年7月底,厦门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开启了海峡两岸图书交流的新篇章,交易会以两岸图书展示、征订、现场采购为主要内容,实现了台湾图书在展会现场销售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出版纪事──1996年9月8月31日由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两岸图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100余人出席会议。9月1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与日本农业图书协会、日本东贩股份公司联合举办的中日...  相似文献   

18.
’94大陆图书展,于3月29日至4月4日在台北市中央图书馆举行。共展出大陆181家出版社的1.7万种(2.6万册)各类图书。这是大陆图书首次在台湾公开展览。展出后全部图书将捐赠台北中央图书馆。开幕式由两岸图书展览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肇衍主持,’94大陆图书展览访问团团长陈为江、台湾中央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秘书长黄石城,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武奎煜应邀致词。 由大陆90家出版社负责人组成的访问团一行99人赴台参加大陆书展,这是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承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项目之一,也是大陆出版界赴台进行交流活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1月17日至24日,应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邀请,由局领导贲道红带队的江苏省档案局档案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六人赴台湾,就口述历史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和两岸民国档案研究成果交流、宗教档案的保管保护等展开了交流和考察,进一步加深了两岸同行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海峡两岸档案界的学术交流,增强了两岸历史档案文化的相互沟通。一、交流考察基本情况考察团在台期间,先后访问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中台禅寺。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刘冰 《出版史料》2008,(3):25-27
日前台湾林静芸小姐发了一个电子邮件给我,说台湾出版协会陈恩泉理事长找我,邀请我参加“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二十周年”活动。我当即回电“乐于参加”。二十年前我一头乌黑的头发,现在已是白头宫女,与其由不清楚当时举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经过的“作家”道听途说一番,还不如我这个亲身参与者来话说从头,为开创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补上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