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讨论了早期《今天》派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怀疑意识,分析了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指出了它在早期《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认为没有怀疑意识的出现,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产生,就不会有个人的生长,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早期《今天派》诗歌对英雄意识的张扬这一突出的创作倾向。并具体分析了英雄意识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英雄意识在《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以及最终趋于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早期《今天派》诗歌对英雄意识的张扬这一突出的创作倾向。并且体分析了英雄意识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英雄意识在《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以及最终趋于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国朝文派”语出元好问所编金诗总集《中州集》,当下学者一般将它理解为诗歌流派,而实际上它应是与诗歌相对的文章流派。国朝文派又名中州文派、唐宋文派。“国朝”主要体现其国家属性,“中州”主要体现其地域特征,“唐宋”主要体现其正统意识。  相似文献   

5.
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给中国新诗带来了第一次大的冲击波,许多现代派诗人受到它的影响。诗人卞之琳写于30年代早期的诗歌明显带有《荒原》的影子,无论是思想意识,审美观照还是艺术手法都深得《荒原》的熏染。西方的影响结合中国诗歌传统,促使卞之琳写出具有中国味的现代派诗歌佳作,为中国现代诗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冯发云 《培训与研究》2007,24(11):20-21
新批评理论以文本为关注焦点,采用细读式方法论,长于诗歌分析。由于它与玄学派诗歌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类似,使得玄学派诗歌与新批评思维叠加在一起。在新批评的视野中玄学派诗歌富含张力与反讽、意象与曲喻、戏剧性与伪逻辑等特点,这在《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中得到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7.
流派是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大概念。它的提出,一向被认为是文学成熟的一大标志。尽管自古及今也有些人如浙西词派的厉鹗、新月派的徐志摩等反对提倡文学流派意识,但是流派的产生始终都是文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一个流派的成立,概不外乎三大要素:流派统系、宗主或盟主以及流派风格(参看陈文新《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在中国诗歌流派有意  相似文献   

8.
对于同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而表现出文人对此的不同心态。李商隐与王安石都有一首名为《贾生》的咏史诗,二人对这一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认同与否定的取向,揭示李商隐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怀疑心态,从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到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再到对历史传统的怀疑,并由此产生深刻的哲理性思辨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若联系时代背景来看,这种怀疑心态不只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他所处的整个晚唐社会的,是晚唐文人群体意识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不幸的民族,但是在今天却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什么?是靠教育培养出强大的民族群体。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向老师问问题了没有?”可见他们的问题意识较强。我们的前人也早有此熟识,“学则须疑”就提出了学习中要有问题意识。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就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怀疑精神与做学问之间的辨证关系,这里的怀疑精神就是问题意识。而现在我们家长大为关注的是“你考试考了多少分?”不仪仅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考分也显得过于热情,而淡化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李慧 《文教资料》2013,(5):12-14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由于早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使诗歌言之有物而不失幽默感,同时也达到了他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诗歌的新颖性,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中艾略特运用的奇思妙喻及其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尚书·舜典》说:“诗言志。”《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情,随所接触的事物而生感,不期然而然地要唱出来,这就是诗歌的起源。所以诗歌的产生为时最早,是在生人之初,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诗歌。但那时还没有文字,自然是口头创作。诗歌一产生就绵延不绝,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开始发达而又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鲜明标志的应推《三百篇》即《诗经》。自此以后,没有哪一个时代没有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嘉时代性灵派遂宁籍诗人张问陶写了大量的诗歌向往遂宁、讴歌遂宁、怀念遂宁 ,这些诗歌成为《船山诗草》中熠熠生辉的华章。这些诗情真意切 ,充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清新空灵 ,别具韵致 ,不仅对古代遂州有认识作用 ,而且在今天也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戴望舒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其诗歌中有深刻的宗教内蕴,尤其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影响深刻。《寂寞》、《乐园鸟》等诗歌中明显地体现出了其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追寻及体悟。  相似文献   

14.
艾略特的诗歌被奉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早期诗歌以他的成名作《普鲁弗洛克情歌》为代表,展现了艾略特对诗歌创作的敏锐把握和天赋。艾略特在这首诗中向读者传达了"非个性化"理论的观念,为英美新批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寿凤玲 《时代教育》2007,(8Z):150-150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一般认为“朦胧诗”是从1978年北岛等人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有舒婷、顾城、扬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侯育永 《作文大王》2023,(Z2):86-89
<正>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写诗了,于是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情感火花的绽放,是思维的创造,也是浓缩的小作文。本期,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诗歌吧!有一档节目因诗歌而火,它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的诗歌产生得比较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了。这个节目唤醒了我们心底的那份诗意。  相似文献   

17.
"上园派"是20世纪8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诗歌理论群落之一,是继"传统派"、"崛起派"之后形成的具有中间道路特征的诗学流派。它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和《诗刊》的诗歌观念、《诗刊》举行的一些诗歌活动、《诗刊》的有关编辑人员等有着密切关系,是文学期刊推动文学观念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诗刊》这个阵地将这些诗论家集中在一起,又通过这个阵地将他们的诗学主张推向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夏,当以“今天”派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诗歌第一次浪潮退潮之际,在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上下这一曲尺形地区,一种完全不同于“朦胧诗”的新的诗风开始兴起。它提供了以“南方生活流”诗为代表的新时期诗歌第二次浪潮的最初信息。 作为一个新的诗群,比起“今天”派诗群来,“南方生活流”诗群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有重要基地,比如浙江、四川、江苏、上海,但不象“今天”派有北京那样的地区核心;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乾嘉时代性灵派遂宁籍诗人张问陶写了大量的诗歌向往遂宁、讴歌遂宁、怀念遂宁,这些诗歌成为《船山诗草》中熠熠生辉的华章。这些诗情真意切,充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清新空灵,别具韵致,不仅对古代遂州有认识作用,而且在今天也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把先民们对于时间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自然物候、时间词等方式表现出来,展现了先民们对时间客观和主观的感受,对生命的感知。这些时间意识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诗人们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时间意识又有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