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山华 《科教文汇》2009,(1):105-106
对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中国师承教育传统和西方教育理论上都有所体现,但是在东西方相遇的教育现状中却出现了“技能性”错位。如何对“技能性”价值取向矫而不过,这是当下艺术教育“人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禹  安允充  郝超 《科教文汇》2023,(23):170-173
党的二十大对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双创”教育逐步推广,中学“双创”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语文学科作为中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学科,应当与“双创”教育相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内植“双创”基因。文章在分析语文学科与“双创”教育间耦合性的基础上,探索“双创”教育融入中学语文学科的意义和路径,以期推动“双创”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著名批判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在对传统非人性化和压迫性教育理念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教育理论以及与之对应的“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猛烈抨击了把学生当做“无意识的储存容器”的“储蓄式”教育理念,强调在师生合作的环境中激发学生主动形成行动与反思的能力。“对话式”教学思想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是我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具体方式,即“宿导”制,阐述了“宿导”制的运作原理,初步总结了“宿导”制运行以来的成效,对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宿导”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姜天堃 《科教文汇》2009,(4):110-110
“和”与“仁”一样是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以身作则”等都体现了“和”这一思想。素质教育在现代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和谐课堂”从现代教育方法上更好地诠释了孔子的“和”思想与其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到“三爱”教育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三爱”教育的高度重视.“三爱”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我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以提高大学生“三爱”自我教育意识、制定自我教育规划,加强自我教育实践和自我评价为基础的“三爱”自我教育模式,有助于大学生“三爱”教育工作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鲍仁国 《内江科技》2011,32(2):84-84,93
“愉快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之中,真正体现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文章从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程家文 《科教文汇》2009,(34):113-113
近年来国内关于“人本教育”的研究目益火热起来,研究成果开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从“主体原则”,“平等原则”和“发展原则”三个方面,谈谈人本教育对对外汉语文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钱丽 《科教文汇》2008,(19):6-6
“教育赌博”对神圣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挑战,显现出与社会发展、国家教育政策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和家庭教育投资非理性。本文主要探讨“教育赌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刘显成 《今日科苑》2006,(11):104-104
时下教育界流行“感恩教育”。但是“感恩教育”有对“恩”的理解过于简单的缺陷。导致其华而不实的深层原因存在于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建议教育界用“恩义教育”取代“感恩教育”的提法。  相似文献   

11.
周升 《科教文汇》2014,(3):126-127
文章阐释了生命化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将其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快乐体育”教育理念,“运动技术”教育理念作了简要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清源  滕飞 《科教文汇》2021,(11):37-38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三全育人”做出了科学安排,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要求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做到科学设计和有效落实。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三全育人”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项“慢”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持久的关注,耐心地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功利主义的目的使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教育逐渐成为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造就“智能机器”人和提供“人力资本”的工具。教育不仅成为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工具,也是个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许“学习后进生”存在是一种尴尬,家长“恨铁不成钢”,老师头疼,拖拉平均分等等。将等待教育理念融入对“学习后进生”的教育,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生命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发现生命宝藏。  相似文献   

14.
杜启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215+11-215,11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幼儿园教育越加多元起来,但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幼儿园和家长的最主要教育方式,令幼小身躯每天都疲惫不堪,却忽视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为此对绥化市幼儿园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发现大多幼儿园缺少礼仪教育课程。并浅析了绥化市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及如何进行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现代教育问题,思考未来教育路向,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生态化”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基本路向。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见识,致力于优化地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发展的时代性矛盾和人类与“体外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教育理念,通过对“本体自然”与“体外自然”的适应和超越,推动世界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三年“做中学”的实验研究,科学教育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然而,在接受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中的“越位”现象。文章在对教师“越位”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越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克服“越位”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法。为了使这一项目更好地开展,文章还从信息资源支持和社会教育资源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宋欢 《科教文汇》2014,(13):155-156
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与系统性特征认识不充分,或者说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延伸了教育的链条,将职业道德教育由“校园”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充分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基地建设同时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充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与技术操作互相促进,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何烛明 《科教文汇》2007,(12S):54-5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崛起。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力求从普通本科艺术教育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培养出“技”、“艺”兼备的现代设计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唯技术化”与“去技术化”两种思潮,该如何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引起对“新课程需不需要惩戒教育”争论的根本原因是支持方与反对方对其内涵的理解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就是“惩戒教育”中是否含有“体罚教育”的因素。本文界定的“惩戒教育”不合有‘‘体罚教育’’的因素,中小学教师可以艺术而正确地使用“惩戒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王霞 《科教文汇》2020,(13):50-52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极大地改善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对分课堂”教学法所体现的关注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倡导以学生的主动性思考来促进思政课学习等方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和“学思并重”等教育理念颇为相似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