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艳文 《中国钓鱼》2018,(12):32-33
东北地区到了深秋,山区层林尽染、落叶缤纷,而夏季游入溪流避暑的鳜鱼大多聚集到一起,随着漂浮的落叶游向下游深水区。此时,成为一年中溪流钓鳜鱼的最后黄金时段。鳜鱼,也称桂鱼、鳌花鱼、胖鳜等。尖头,眼上侧位,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鱼鳞细小,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下颌稍突出。  相似文献   

2.
鳜鱼,又称桂鱼、季花鱼、鳌花鱼、花脊鱼、翘嘴鳜等,属鳍科。鳜鱼味道鲜美,肉嫩无小刺,是比较好的一种淡水鱼类。 鳜鱼习惯在有乱石堆、树桩、木排、桥墩的水域内活动,鳜鱼自卫力很强,只要一有触动,被钓  相似文献   

3.
鳜鱼,也称桂鱼、鳖花鱼、胖鳜等。尖眼上侧位,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鱼鱗细小,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下颌稍突出。鱼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这种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喜欢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活,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深处为多。也常栖息于河道交叉处或水深2~4米的水域,底质为硬泥、沙泥的水域或桥基、码头、乱石滩附近。在静水中往往贴底,流水中浮起。它有逆水溯流游动的习性,冬季栖息在水底较深的洞穴中,较少活动。  相似文献   

4.
鳜鱼     
王长工 《钓鱼》2013,(9):20-20
亦称“桂鱼”“季花鱼”,东北地区一般称为“鳌花鱼”,“三花五罗”中的“三花”之一,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鲈形目,鲭科,鳜亚科,鳜属。我国常见的鳜鱼有翘嘴鳜和大眼鳜等。体侧扁,背部隆起,色黄或淡绿,有黑色.垂直条斑和小斑块。  相似文献   

5.
鳜鱼种种     
鳜鱼是我国特产淡水鱼。鳜鱼的经济价值较大,移殖世界各国,甚受欢迎,两洋人称之为“中华鱼”,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产。 鳜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从现有资料来看,我国鳜鱼共有7个品种。 一、鳜 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 地方名:翘嘴、嘴爪、阔背鳜、桂鱼、桂花鱼、胖鳜、季花鱼等。  相似文献   

6.
三、鳜鱼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季花鱼。鳍科。为底栖凶猛肉食性鱼类,生长迅速,肉质鲜嫩少刺。是上等的食用鱼。自古便是人们主要的垂钓对象鱼种之一。 下面就垂钓鳜鱼的基本方法及钓具、钓饵、钓点、时间等方面的一些常识和基本技术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一、钓竿的选择 鳜鱼性凶猛,力大且贪食,故大多选用中、硬调竿。  相似文献   

7.
江中鳄 《垂钓》2011,(12):34-35
鳜鱼亦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在我国大多数江河湖泊中都能寻找到它的踪迹。鳜鱼味美、肉鲜,且以凶猛、狡猾而著称,因此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猎物。古人诗句亦有云——  相似文献   

8.
趣话鳜鱼     
鳜鱼俗称鳌花,民间也称桂花鱼,它与黄河鲤鱼、松花江的四鳃鲈鱼、兴凯湖的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被列为鳌花、鳊花、鲫花、法罗、铜罗、哲罗、雅罗、胡罗等"三花五罗"之首。此种鱼虽产量不多,但分布甚广,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各河流、湖泊水域中都有出产,独以松花江出产的鳌花鱼最佳,黑龙江、乌苏里江次之。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名诗《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鳌花,可见在我国古代就深受人们喜欢。鳌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刚从鱼卵中孵出的鱼苗就能以其它的鱼苗为食,成鱼捕食的对象主要是些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定龙 《钓鱼》2011,(11):20-21
第二十一招:江河湖库钓鳜鱼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遍身黄绿色花纹,非常漂亮,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们喜爱在水质好的水域活动,平时埋伏在岸边不远的石缝处,靠猎食小鱼小虾和螺类为生,水浑时和夜间也出穴觅食。  相似文献   

10.
钓鳜五招     
赵玉堂 《钓鱼》2005,(16):44-44
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此鱼背鳍发达,有硬棘12根,鱼体遍布细小的鳞片,背部黄绿色,体侧为黄褐色,且间有不规则的花斑,腹部淡黄色,性凶猛,属食肉性凶猛淡水鱼类,喜栖于静水或缓流水域,以小鱼、小虾和其它水生动物:勾食,捕食的方式以视觉发现猎物,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口咬住猎物。它能一口吞入相当于自身体长1/2的食物,喜栖息在水下有洞穴、乱石、悬崖、枯枝的水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路亚运动的发展,国内本土路亚对象鱼逐步被开发,其中翘嘴、鳜鱼、马口、黑鱼为主要路亚对象鱼。在本文中,我与广大路亚爱好者分享一下关于路鳜鱼的操作办法和找鱼方法。在国内,鳜鱼的种种类有很多,如我们常见的翘嘴鳜、斑鳜,也有我们不常见的,比如大眼鳜、柳州鳜、长体鳜等。尽管种类很多,但鳜鱼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同为底栖伏击型鱼类(不同种类的鳜鱼存在些许区别)。  相似文献   

12.
漕湖鱼情     
张炎冰 《钓鱼》2006,(11):40-41
漕湖的鱼有3类.一类是特种水产品,主要有鳜鱼、黄颡、甲鱼、鳗鲡和河蟹,其中一部分是野生的.是随长江、太湖水流由幼苗进入湖区后育肥的;一类是野生鱼种,主要有鲤鱼、鲫鱼、花[鱼骨](鸡郎鱼)、棒花鱼、鳖条、翘嘴鲌、达氏鲌、尖头红鲌、鳑鮍皮等;还有就是放养的青、草、鲢、鳙、鲫。  相似文献   

13.
陈东旭 《中国钓鱼》2005,(10):16-16
花(鱼骨),在我地俗称吉花,又称吉勾,杂食性中小型淡水鱼类,在松花江中广有分布。松花江岸边的钓友都非常喜欢垂钓吉花鱼,其原因之一是,吉花鱼在松花江中常年可以垂钓,钓期长达六个多月,足松花江中垂钓时间较长的鱼种之一.增加了钓友们的野钓情趣。二是吉花鱼体延长侧偏,吻尖突口下位,游动迅速,吞食凶猛,咬钩挣扎力强,极具刺激性。再就是吉花同鳊花、鳌花是淡水鱼中名贵的三花。吉花鱼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是酒席上的美味佳肴,深受宾朋好友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那谁 《垂钓》2014,(6):58-59
麦曲及澜沧江流域盛产无鳞鱼,主要有花鱼和土鱼。两种鱼长得差不多,只是花鱼颜色白一些,有黑色斑纹;不过二者的味道相去甚远,花鱼没有土鱼那种泥腥味,又白又嫩,极其鲜美。  相似文献   

15.
鸭绿江水质优良,江中所产的鳌花鱼个大肉细,极其鲜美。清朝时,被指定为朝庭贡鱼。鳌花鱼极为凶猛,鳍有毒,喜在乱石中栖息觅食。该鱼因体上有花斑,又被称之为花鲫子鱼。这种鱼虽然贪食,却极为狡猾,轻意不肯吞饵。这就要求钓者必须具备站功,直站得腰酸腿痛。一次,我与几位钓友到鸭绿江钓鳌花。我们在乱石上站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钓到一条鳌花鱼。正当我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一位钓友一声惊叫,手提竿起,一条约500克的鳌花鱼被提出水面。我们都为他高兴,喜极而跳,也不顾江水深浅跳在水里直扑腾。上岸后,我们感觉双腿沉重如铅,小腿以下不但被江…  相似文献   

1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每读到张志和的这两句千古绝唱,就怀念本地已多年不见的鳜鱼。我们这里有青山,有绿水,也有白鹭,就是少了鳜鱼。但是自从去年始,本地钓者频频在薄山湖钓上了鳜鱼,而且个头不小。就笔者所知,钓友陈毛毛的儿子陈强在去年8月钓上的一尾  相似文献   

17.
路亚钓鳜鱼     
鳜鱼,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鱼为埋伏袭击式捕食,在我国有广泛分布,是本土路亚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鳜鱼一般藏身在乱石、陡坡等水底有障碍的地方,伏击路过的猎物,所以我们选择作钓鳜鱼的标点也以这种障碍区域为重点来搜索,比如:桥墩旁、石头缝、峭壁下、大坝下、岸边的障碍区等。  相似文献   

18.
江南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鳜鱼摄食的高峰期。垂钓鳜鱼不难,但选点十分重要,倘若选不好钓点,则很难有好的钓获。 自古以来,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佳话,这不仅提示后人,桃花开时正是江南春雨绵绵,雨水较多,河水上涨的季节,亦称“桃花汛期”;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流水口是垂钓鳜鱼的最佳钓点。因而,在桃花汛  相似文献   

19.
鳜鱼,也称桂鱼,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鱼,“它细鳞巨口,状似松江之鲈”..外型漂亮,体黄绿色,有鲜明的黑斑,肉质细嫩鲜美,是宴席上的上等佳肴。也是钓鱼人喜爱的垂钓鱼种。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介绍在鱼塘垂钓鳜鱼的方法。鳜鱼为肉食性鱼类,爱吃活物,摄食凶猛,常蹲守一隅瞄准过往的猎物发起突袭,快捷迅猛。鳜鱼主要以鱼、虾、蛙等动物为食。鳜鱼是底栖鱼,一般小鱼成群,大鱼多“独来独往”,但常雌雄成对游弋。鳜鱼在白天多伏在水底,夜间则到浅水区觅食,多以早、晚要好钓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