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中,有的教师把“生活数学教学观”仅仅理解为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问题,即生活问题数学化,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问题,导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和用脱离,无法创造性地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并培养学生善于用生活的眼光发现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学习有生活味的数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受教学的趣味与作用,重点是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5.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辩证的,也是有机统一的。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确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笔试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我们应当把现实生活当作学生认知水平的活水,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森珍 《广西教育》2007,(11A):38-38
小学数学应用题往往是生活问题的再现,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如果能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使他们体会到应用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教材,选择生活中与教材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素材,加工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生活即...  相似文献   

9.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也在我们身边。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平时对“比”的具体接触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民在许多方面还受着许多不公正待遇,要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首先应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近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已经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民的健康。另外,乱收费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政府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亦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11.
刘思伟 《西藏教育》2008,(12):10-11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命题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开放性问题、生活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图表信息问题等纷纷登场,给人以耳目一新。下面就开放性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吴兴全 《甘肃教育》2006,(10A):43-43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在初中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商品的销售问题,而不少同学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往往对此束手无策.初中数学中商品销售问题归纳起来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学课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下边,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红霞 《学苑教育》2012,(20):68-69
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融入知识体系,主动去探讨知识。有效的问题情景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授数学知识也应让数学回归生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到问题情景之中。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本文将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结合理论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及指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让政治课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6.
销售问题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应弄清以下概念:  相似文献   

17.
翟运胜 《江苏教育》2006,(9B):28-29
现在有一些教学设计把股票交易、房地产、资源开发等情境引入数学,看似联系了生活,但实际上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这些基本上是成人的生活,而非孩子的生活,这些情境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而让学生陷入了繁杂的信息之中,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阻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生活问题并不等同于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情境也不等同于生活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并不是越真实越好。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服务于生活,这说明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为了落实贯彻这一精神,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来中考应用题出现了许多决策性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入学以后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关系到他们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和顺利成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急待重视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奕生 《初中生》2007,(3):28-30
日常生活离不开是有理数,与有理数相关的问题自然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现以2006年中考题为例,把生活中的有理数问题归纳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