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教材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标要求,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文章以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内容为例,对2001版、2022版两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比较,首先比较三版课程标准对平行四边形内容要求的变化,其次比较两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内容的知识体系和呈现形式,对两版教材中平行四边形内容的编排、内容呈现形式进行思考,发现教材发展变化: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知识间隔缩短,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注重与实际相联系;习题形式多样化、灵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光的传播"这一节,人教社版的新旧两种教材(新教材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版本,旧教材指九年级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下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大致相同,都围绕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速等方面编写.但是它们对有些细节的处理、知识的获取过程等在安排上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2011年版课标修订后的苏教版新教材,结构更加优化,内容更加丰盈,编排更加科学。下面以《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单元为例,谈谈教材内容的变化及相关的教学建议。一、教材内容的变化1.合理整合使结构更优化2011年版课标强调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提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新教材把旧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移至本单元,把"数的运算"和"解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紧扣新课标(2011年版课标),便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化,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继承了原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光的传播”这一节,人教社版的新旧两种教材(新教材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版本,旧教材指九年级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下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大致相同,都围绕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速等方面编写。但是它们对有些细节的处理、知识的获取过程等在安排上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的我们,有机会较早接触课标教科书,关于“圆”的内容教材编写,最早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实施新课改的两种版本(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它们对圆的有关内容处理风格迥然不同,各有千秋.以下从课标、教材编写、内容设置、习题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抓住它们的共性,挖掘它们的个性,供教材日臻完善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2011版课标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数学基本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现以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教材"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的编排为例,略谈数学活动设计。一是引入概念的数学活动设计。三种版本的教材编排,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活动设计有两种侧重方式:一是现实生活体验,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以"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相似文献   

8.
正只有把准教材变化的实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本文对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变化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一、内容变化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一年级新生年龄特征,在教材编排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1.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单设"准备课"单元准备单元的内容由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第一单  相似文献   

9.
研究者以统计活动过程为主要依据,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分析,了解了“统计与概率”内容在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的编排情况“,统计与概率”内容在统计活动过程上的呈现度和学生参与度的情况,以及教材上“概率”内容的编排情况等.分析发现,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的编排较好地贴合了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知识目标明确却有些局限;统计活动过程的教材呈现度和学生参与度一般,轻视数据收集和表示;统计与概率分开编排,以“用频率估计概率”简单融合收尾.因此,教材编写与实施应兼顾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重视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统计推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比较"苯"在IB与人教版教材中"苯"的编排体系、内容编排、栏目设置这三方面,对比分析两版教材编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新一轮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版本教材在编排体系、素材选择、编写体例、呈现形式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特点,为教师备课、研读教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方式.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种教材"平行与垂直"内容编排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可以促进教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发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对于教材编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想深入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需从其后蕴藏的课标要求入手.本文通过对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有关"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一节...  相似文献   

13.
以中韩两国的主流教材(即中国人教A版、韩国未来N版)为例,以文本研究法为主要方法,采用材料容量、学习领域、材料背景、编写体例、呈现方式等指标,定量对比分析人教A版与未来N版两种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呈现形式及其效果,努力建构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韩国未来N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容量是中国人教A版教材的1.6倍,两种教材都是代数领域的阅读材料所占比重最大,但在材料背景、编写体例、呈现方式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未来N版教材"彰显数学文化力"的编写特色,我国高中教学课程标准应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的媒介,树立"体现数学文化力"的"阅读材料"编写理念,加强"阅读材料"的丰富性、整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国Prentice hall教材与我国浙教版课标教材中的"圆周角定理"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主要从知识点引入、知识点呈现、知识点落实等三个方面比较中美几何教材的异同点,得到以下启示:教材编排应具有连贯性,且以学生为本;教材设计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并理解知识系统化、公理化的特点;浙教版课标教材习题可适当增加数量并分层呈现;教材设计应体现因材施教;教材设计应注重联系实际,提供更多、更丰富、更贴近于生活的现实素材,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深入研究教材的变化脉络,有利于我们清晰地领会编者意图,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发挥2011版课标配套教材的编写价值,把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一、概览教材变化从名称上看,本册教材最明显的变化是两个小单元"一升一落"。2011版课标把"分类"作为"统计与概率"的组成部分,因此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专门安排了"分类与整理"单元,包含了原先位于本册中的"统计"内容。原来一年级下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组织一次教材分析联合研讨活动,我们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进行了一次全面而认真的学习。教科书九个单元(含总复习)在内容编排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穿插安排、有机结合,既注意了与前面各册内容的衔接,又充分考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更是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这样的整体编排,是教材编写专家们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与传统教材(指老人教版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必修数学5(以苏教版和人教 A 版教材为例,以下简称课标教材)在这一章的内容安排、编写思路、教学目标与要求上都有较大变化.本文对这些变化作以分析,并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1 课标教材的若干变化分析1.1 课程理念的变化传统教材对不等式比较关注理论阐述、推导和不等式的解法.课标教材则淡化了不等式的纯理论阐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正式颁布,2012年秋季初中各版本的化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变动.上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也在广泛征求一线教研员和教师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力求更贴近课标、贴近学生.本文将通过上教版新旧教材的对比做一些分析,并对如何使用新教材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教材有多种版本,笔者发现,人教版、华师大版、北师大版、苏科版等版的教材对“数的开方”与“勾股定理”这两部分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编写方式,呈现方式又各有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各地学校又对其作了教学法加工.下面笔者就其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编写方式的优劣与教学的有效性,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反思,给出“勾股定理”与“数的开方”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北师版)的教材为研究对象,以二次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的内容为例,对两个版本的版面设计、知识引入、素材选取、定义呈现方式、习题设置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三点教材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