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12年央视广告开始推行呷艮酒令”使酒类电视广告资源越发紧张,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泸州老窖系列品牌的广告表现,探究白酒电视广告怎样展示产品外观。  相似文献   

2.
<正>泸州老窖四百年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国宝窖池",经专家考证鉴定后,认为该窖池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349,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且所出原酒品质极高,广受业内肯定,并为消费者视为珍品。但是相关疑问也因之而起,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对老窖窖池能够四百年不间断使用的连续性问题上。迄今为止,已发掘出窖池中仅有泸州老窖明代窖池依然维持生产,迄今四百余年,历久弥香,因  相似文献   

3.
《四川档案》2015,(3):33-33
5月7日,叙永县档案馆接待了一位名叫罗志明的利用者。他告诉档案馆工作人员,自己1955年5月出生,是泸州人,今年5月到退休年龄,1972年6月从泸州安置到叙永县原天堂公社当知青,1977年到原泸州蔬菜公司豆腐社工作,在办退休手续时才知道自己参保档案中缺少5年知青工龄的档案依据,在泸州市多方查找,也没查到。其间,曾有人建议他到叙永县档案馆试试。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春晚播出之后,大量批评之声指向了春晚节目中过多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小品《捐助》中的搜狐、搜狗、国窖1573、海南三亚旅游,刘谦魔术中喝了一口汇源果汁,小品《家有毕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晚报之间发展却极不平衡。有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集团或母报的负担。细究起来,虽然当地的经济土壤肥沃与否是根本原因,但整体办报资源、实力和观念与体制受限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使地市晚报获得新的发展。四川省《泸州晚报》自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泸州晚报》筹备之时,我由《泸州日报》调入《泸州晚报》并工作了一年多,对如何办好地市级晚报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健 《四川档案》2008,(4):16-17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泸州档案事业逐步恢复、发展、壮大起来,全市档案干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积极参与到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为泸州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泸州档案事业发展史上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1989年,章正超被调至泸州日报任总编辑。十年来,他与泸州日报并肩前行,一串脚印踩出一串歌,一串脚印留下一串苦与乐。泸州日报十年的巨大变化蕴含着全报社干部职工所倾注的心血,当然也有当家人章正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艰辛。笔者采访时,与这位躬耕人谈到“风采”一说,他幽默而苦涩地笑答:“当总编哪有啥子风采哟?总编是带着大家吃苦的头目。”苦学,打下扎实的学识功底七十年代初,章正超大学毕业后分在泸县县委机关做宣传工作。当时,县委宣传部调来两个大学文科毕业的中学教师,章正超向他们讨教,系统地阅读了文学概论、古…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祭祀方式,网络祭祀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对传统的一种割离与颠覆;有人认为,网络祭祀可以达到“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目的.网络祭祀的流行,是传统礼仪文化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泸州晚报在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长期办报实践的基础上,于9月19日正式创刊。泸州晚报的创刊结束了川南和川黔、川滇商贸“金三角”地区没有晚报的历史。泸州晚报人将以这份四开十二版的套色彩印报纸,为把泸州建成现代化大城市服务,并在编采人员的努力和读者的关爱下,逐步将该报向川黔、川滇地区辐射。由于原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并入泸州晚报,替代酒城星期刊的一张新型报纸“酒城商界”于9月21日正式创办。对开四版的“酒城商界”将成为长江第二城商埠的经商者开拓、发展的重要阵地。泸州晚报正式创刊$泸州日报社@杨乾刚  相似文献   

10.
赵林 《兰台世界》2012,(9):72-73
射柳是中国古代一种射箭活动。在不同朝代射柳的发展呈现出若干变化,具有祭祀、军事训练以及节日娱乐性质,甚至有炫耀国威的作用,在中国射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泸州出好酒,“风过泸州带酒香”。在这座微醺的城市里,我们来到泸州市档案馆,见到了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曾泽兰馆长。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酒香里成长的曾泽兰,性格火辣,行事干练,浓烈如酒,一口泸州话,蹦豆子似的干脆利落,说起档案工作,更是“喋喋不休”。就是她,近年来,用抓铁有痕的干劲带领泸州档案队伍创新发展,一路向前,档案事业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42):53-53
在酒都宜宾流传着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解放前,宣纸、景泰蓝、五粮液是当时战败的日本迫切希望带走的技术。曾有一位日本游客在参观五粮液老窖池的时候,脚底下沾上了些许窖泥,小心翼翼带回国后,日本科学家如获至宝。他们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五粮液窖泥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老窖",但至今都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3.
网上公墓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祭祀必须亲临祭祀现场的模式,将逝者的灵堂设置于网络的虚拟纪念馆中,以各种高仿真的模具方便人们的祭祀。  相似文献   

14.
光阴如电,似水流年,转瞬间又到了"清明节"。据统计,每逢"清明"这一天,北京市将有百万人祭祀亡人。显然,这是老百姓非常看中的一个节日,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念心中的父亲!谈起漫长的家事来,我非常清楚,父亲原名单永魁,字长臣,生于宣统元年,卒于1971年春夏之交,享年整整60岁。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出现了一群身着《泸州晚报》红色T恤的小朋友,他们正兴致勃勃地在中国科技馆参观。这一组镜头不仅引起了泸州市民的关注,也引起了央视同行的极大兴趣。第二天,央视西部频道的记者追到居庸关长城烽火台,对这个由200多名中小学生组成的采风团进行了采访,并在7月22日央视西部频道的《西部新闻》中专题介绍了《泸州晚报》小记者北京采风团。  相似文献   

16.
墓祭田即家族祖坟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耕地,是为祭祀而置的土地,又被称为赡坟田、墓田、祭田、蒸尝田等,是家族中的特殊共有财产。除安葬族人外,其收获之物专门充作祭祀祖先之用。墓祭田不可分割,只能一代代整体传继。两宋时期的一般宗族都有数量不等的墓祭田。墓祭田不可分割是为维系血缘同亲的观念,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墓祭田即家族祖坟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耕地,是为祭祀而置的土地,又被称为赡坟田、慕田、祭田、烝尝田等,是家族中的特殊共有财产.除安葬族人外,其收获之物专门充作祭祀祖先之用.墓祭田不可分割,只能一代代整体传继.两宋时期的一般宗族都有数量不等的墓祭田.墓祭田不可分割是为维系血缘同亲的观念,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莫一平,男,52岁,一级警督,泸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民警。2002年开始,莫一平便与公安档案管理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平凡而又繁杂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一干就是14年,将人生最精彩的14年奉献给了公安档案事业。14年来,他在岗位上刻苦钻研、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为泸州公安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市公安局档案室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成功步入省一级标准;泸州公安档案数字化建设走在全省公安系统前列,  相似文献   

19.
李霁 《兰台世界》2016,(17):148-149
祭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大型活动,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都很重视与热心。但有关古代百姓的祭祀风俗,古籍中记载较零散。南朝时宗懔编撰的民俗书籍《荆楚岁时记》以笔记形式记载了楚地祭祀活动,从中可以窥探楚人敬鬼神,重祭祀的习俗。  相似文献   

20.
<正>洞窝水电站——四川省第一座水电站,中国第二座水电站,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成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电站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地处龙溪河下游,距离泸州市城区10余公里。2017年10月30日,泸州市出台《关于建设泸州特色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工作方案》,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投入10亿元统筹打造"两院三馆一址"特色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将泸州建设成为辐射西南、享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