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认识奠基生命的语文教育本质,教学创新才能大气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心中只有时时拥有这种认识与意识,课前的预设与课中的引导才可能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教学活动也才可能有促动生命拔节的精彩。比如《落花生》这一课,教者众众,形式多多,或组织即席辩论,或运用课外相关资料辅助激情,学生最后也得到了有关认识,但总觉教师“传授结论”的意识太强。语文学习过程中多元的收获无法享受。如: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创新变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没有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对语文教育方式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语文教育本体与策略的深刻领悟,语文教学的创新就可能衍变为花样的翻新、小技巧的复制,无法从整体层面对话语文,思考语文,创新语文教学。一、认识奠基生命的语文教育本质,教学创新才能大气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心中只有时时拥有这种认识与意识,课前的预设与课中的引导才可能…  相似文献   

3.
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必须循于生命,遵循生命的特点和规律,在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中,通过生命的体验,而达于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就学生而言,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既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个性的一种展现。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显然,教育不仅是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及其生命品质的提升。语文教育尤为如此,因为语文的高贵在于让生命诗意的栖居,语文学习本质上应是学生生命的体验,是学生理解生命内涵、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引导和教育,可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爱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而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关系到人的精神构建,在语文教学中着眼于生命教育,是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渗透追求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涵:认识生命,感受与获取生命内涵、存在及其延伸;体验生命,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赢得情感与价值;完善生命,开启生命智慧,不断超越自我,达至精神自由。而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则是文本教学,即通过文本教学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当前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淡漠现状出发,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论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提倡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这是语文教育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桂红 《成才之路》2010,(30):31-31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也需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但要完成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对生命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深度挖掘素材,适当开展相关活动,引领学生融情入境地体验,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认识、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树立生命意识,他们自然就会生出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5-10
生命教育包含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及精神生命教育三个维度。生命教育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这就是"生命对话"。对于生物学教育而言,无论对象还是内容都是自然生命本身,生物学教育是始于人与自然生命的对话,这种"求真"的过程就是"对话生命"。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育是包含关系,生命教育包含生物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更应是始终走向“尊重生命”的教育。从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中可总结出语文教学走向“尊重生命”的路径,即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展开对话,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生命的魅力,提升精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性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文化意蕴,新课标从文化本位的高度认识语文的文化教育本质,在人文指引下的语文教育应当充分关注人的文化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标视野下语文教学的新的使命和新的内容。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专题教学为切点,倡导生命主题教学,主张生命教育要走和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语文审美化教育有利于语文教学过程实现优化,有助于学生心理减压并健康发展,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应重构语文审美教育的课程理念,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语文教学的“体悟“学习,构建语文审美教育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15.
广义的生命教育即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并指导学生认识生命,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是语文学科中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具体表现为有特定意义和固定审美特征的典型意象,它包含了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要的是唤醒学生的爱心,培养生命的意识,建立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在。我更愿意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课文,实践课文。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语第八册第10课《惊弓之鸟》,早已深入人心。这个典故可谓百读不厌,耐人寻味。课文除了留给人们一定的教育意义外,实际上还蕴含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精神)和文本价值。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所忽视和欠缺的——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精神进行的内化、孕育、生长和赋予生命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  相似文献   

20.
中专语文教学内容中,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过程。根据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窗》一课的教学实践,从文中使用的“抬”字入手,针对情感教育的作用及目的引申,得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的启迪与渗透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