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应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为此,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批注。所谓"批注",就是将这种个体体验通过符号、文字的方式画在、写在文中空白处。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批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语文成效。一、授之以法,学会批注,静待"花"开虽说批注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小学生限于自身水平,对批注阅读不得要领,难免信手涂鸦。因此,教师要提供范例,教给学生批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实施,很多教师都把批注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与此同时,教材也开始有意识地为批注式阅读提供平台,在编写和设计上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引经据典,让学生了解批注阅读的方法、技巧;稳步开展,让学生熟练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形成批注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使学生爱上阅读?我觉得运用批注式阅读,不失为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探究的好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  相似文献   

4.
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圈点批注法就是"动笔墨"读书的一种常用方法。新课程提倡个性化解读,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问题,首先阐释了圈点批注式学习法以及批注式教学法的含义;其次,结合课堂实例,阐释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并自主运用圈点批注式学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展开讨论,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占很大的比重,因此学会阅读是中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或者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进行标记,从而进行阅读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重点阐明了批注式阅读的含义、批注式阅读对于中学生的积极作用及教师如何教授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技巧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学生名著阅读效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指导中,教会学生采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首先阐释了批注式读书法以及批注式教学法的含义;其次,结合课堂实例,阐释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并自主运用批注式读书法,提高名著阅读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运用批注式读书法给学生阅读名著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批注式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师生课堂"对抗"的异化现象。对此,要对寻踪觅源,找出异化的原因;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体验,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批注式阅读产生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批注式阅读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进行"批注式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的批注方法。阅读过程是读者多种阅读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批注式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批注式阅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使得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文章从传授批注方法,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深刻体会文本,激发学生内心共鸣;灵活运用批注,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金波老师《婷婷的树》是我们整本书批注式阅读的第一次尝试。一、"请你跟我一起来!"导读推进课上,老师展示了自己阅读《婷婷  相似文献   

12.
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个性化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合理运用预习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能够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批注式阅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使得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文章从传授批注方法,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深刻体会文本,激发学生内心共鸣;灵活运用批注,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需读书,需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呢?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交流批注,整体感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共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通过批注的方式对书籍中每一个篇章有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批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交流自己的阅读认知。批  相似文献   

15.
批注式阅读能够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为了保证批注式阅读的高效,教学中应做到:把握好批注时机,让批注式阅读回归文本主旨;鼓励有效质疑,让批注式阅读紧扣文本重点;注重巧妙引领,让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所谓批注阅读法,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感、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行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近年来,我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实践着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批注,不仅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能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展开多次解读,从而获得写作技巧和精神养料。以批注为依托的阅读课堂,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阅读批注一是要在课堂上留足阅读的时间,做真实的批注;二是要给予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让批注有章可循;三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批注,使得阅读活动更加深入有效。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深度对话。阅读批注则是生本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批注,不仅可以有效整合读与写,还能提升阅读实效。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预习阅读批注;围绕文本重点,进行品析阅读批注;围绕文本情感,进行反思阅读批注。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批注式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对课文内容作出批注,对有疑问或者比较喜欢的地方做出标记。批注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抓住学习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20.
张会敏 《江西教育》2022,(44):61-62
批注不但是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体现,而且是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印证。运用批注的方法展开阅读,既有助于学生深入有效地理解文本,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提出,激活经验,唤醒批注认知;凭借经验,尝试实践批注;借助示范,深化批注理解;明确方向,形成批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