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学习路径,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文章强调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次,文章详细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的路径。具体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一)实现生活走向物理,创建易操作的物理课程项目;(二)从问题导向出发,以合作完成富含思考性的项目;(三)以知识迁移为起点,注重课程项目间知识相关性;(四)完善项目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得当,项目式学习将非常有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作品驱动而非问题驱动、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助于整合学科项目式学习目标,凸显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学科项目式学习内容,精炼学科核心知识体系。本文以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系统安全”单元为例,说明基于大概念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设计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永辉 《天津教育》2022,(19):117-119
<正>PBL(项目式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完成对和自身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项目来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属于对最佳的学习资源进行利用,在创新探索、吸收内化,以及体验实践中来对完整的知识进行获取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具体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对于年段不同学生的应用标准、设计主题的范围,以及设计学科的交叉领域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高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复杂且涵盖了教学策略的系统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建构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强调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数学说理能力是一种运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表达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可以从阅读到表达,提升说理的完整性、条理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培养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一、项目式学习与数学说理能力的理论基础(一)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概念与特点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项目式学习是教育理念革新的载体,应该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聚焦深度学习与全面育人的核心价值,关注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结。本研究以中国教育改革为经,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项目式学习“金标准”为纬,依据课程发展阶段理论,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层面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三六标准”模型:设计六要素(问题驱动、持续探究、学生参与、学科融合、产品导向和评价引领)、实施六要素(聚焦课标、建构文化、项目管理、搭建支架、评估学习和复盘反思)和评价六要素(知识度、真实度、实践度、协作度、参与度和感知度),以期为中国教师开展高质量项目式学习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媛 《教师》2024,(4):54-56
考虑到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文章结合中学化学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研究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化学物理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探索过程以项目式学习功能为出发点,以化学物理的跨学科融合可行性为参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重点阐述了教学指导时的项目确认、情境构建、师生关系定位以及项目的后续拓展等方面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为视角开展项目式学习,应从狭隘学科视野内突破,以更广阔的思路给学生提供知识及方法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第三学段可适当采用项目式学习。”并对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提出了总体要求:“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从以上表述来看,《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的定位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凸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在此背景下,项目式学习逐渐在学科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一种系统性、探究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完整、连贯的项目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在分析、探究一系列复杂任务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因此,笔者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从“整体把握,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为本,分析五年级学情”“立足课堂,开展项目式学习”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卫平 《成才之路》2024,(9):125-128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式,利用真实情境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形成认知模型,提升学科理解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文章基于文献的梳理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从项目准备、项目优化及项目实施三个维度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项目式学习应用进行探究,以更好地发挥项目式学习作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建立严谨的科学知识体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海澜 《教育科学》2003,19(5):30-33
本文认为,项目式学习首先应该是一种打破学科的逻辑结构而以项目来统整课程的课程模式。相应地,项目式学习也就是一种核心的教学策略及发展学生高级能力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学科的逻辑结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学科知识的项目式学习,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可行,当然首要的前提是把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项目式转化。转化的具体环节包括:分析学科的核心知识及其应用范围;把这些核心知识按照应用场合和领域,进行项目式组合;开发学习资源系统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步进行这种项目式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项目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单元知识整体设计下,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的特点,可将项目式学习整合在数学学科中.数学项目式学习通过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具体教学策略和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数学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吴宇洁 《教学月刊》2023,(Z2):99-103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具有真实性、挑战性、综合性、劣构性等特征。教师可基于对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内涵和特征的分析,采用关联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指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可视化表达,实现学科本质问题的转化等策略设计驱动性问题。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关联学科核心知识以确定项目素养目标,依托项目学习目标以匹配项目情境,确定项目驱动性问题导向,论证项目驱动性问题,表达项目驱动性问题这一路径,引导学生从知识表征、模型建构、知识应用等方面入手,实现学习进阶,建构核心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目主题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出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能够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项目式教学正是以现实意义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素养为能力素养。项目式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与当前我国对人才培养及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相一致。因此,项目式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双燕 《天津教育》2023,(26):76-78
<正>项目式学习(PBL)就是以培育学生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一定综合度的“项目”(综合任务),指导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法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历史认知、核心素养、学习效率等几个方面的意义。而且项目式学习法更注重对学生主体的关注,重视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目标导学、情感体验、思辨意识、独立思考、教学效果等角度思考如何借助项目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斌峰 《学苑教育》2023,(24):64-66
培养计算思维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聚焦开放式的项目学习主题、依托递进式的项目学习任务以及借助发展式的项目任务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效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抽象、概括、建模等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16.
项目式学习强调课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提供学生"生动"的学习体验,通过项目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清英")积极响应国家课改要求,不断探索项目式学习本土化的研究,致力于将项目式学习渗透到日常课堂,通过学科融合、课时调整、评价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建构项目式学习课程体系,一步步让项目式学习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29次提到“跨学科”、88次提到“主题活动”及“主题(式)学习”、36次提到“项目学习”及“项目式学习”,这表明课标对学科之间的关联、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作为数学课程四大领域之一的“综合与实践”,课标在该领域新增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内容。“数学连环画”是《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1中例52的内容,旨在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创作数学故事并以连环画的方式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学化 《天津教育》2023,(13):61-62
<正>核心素养导向的通用技术实践学习需要开展深度学习。学生通过深度参与技术问题探究、深度加工技术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能从新的信息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美国巴克教育研究院长期致力于项目式学习研究,认为学生在面向真实世界的项目学习中,可以收获深度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四、基于示例学习和条件建构一优化理论的示例演练教学法根据示例学习的研究思路和条件建构一优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朱新明等提出了示例演练教学法。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一教学法倡导以下三个观点:(1)将学科知识统一地表示为产生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2)使学习者通过主动的、自适应的学习,高效率地获取知识;(3)通过加强对产生式条件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熟练的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朱新明等总结出示例演练教学法的10条课程设计原则:原则1:将学科知识表示为产生式原则2:以“…  相似文献   

20.
夏永立 《江西教育》2024,(18):13-14
<正>学科融合是将不同的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交叉结合,教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协同教学,让学生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的应用创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一、学科融合教学的误区时下,许多教师热衷于跨学科教学,开展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但往往流于形式,步入了新的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