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华山报》的一名通讯员。现今我愈来愈感到,《新闻知识》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与《新闻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平素喜爱写作,但由于始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加之涉猎的知识面又窄,尽管也是不停地写,不断地投稿,可总是无有成果,叩不开这理想之门。我厂宣传部非常注重基层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给近百名通讯员都订阅了《新闻知识》。这使我如获至宝,从中汲去了大量营养,丰富了我的写作知识。通过学习,从新闻写作的理论到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采访,都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我的新闻写作产生了飞跃,不仅在《华山报》上稿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增强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青岛市四方区委宣传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各单位为本单位的通讯员订阅《新闻知识》杂志,以勉励广大通讯员写出更好的稿件。在今年1月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近百名到会的通讯员都领到了一本今年第一期《新闻知识》杂志,他们兴奋地说:“感谢区委宣传部为我们找到了一位新老师”。  相似文献   

3.
我是陕西省永寿县监军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个业余通讯员。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一本《新闻知识》杂志。 自此,我定期到县广播局的朋友那儿借阅《新闻知识》杂志,从中汲取“营养”。很快,《新闻知识》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并且最喜爱阅读“通讯员之友”栏目的文章,对通讯员们的成功经验都作了详细的笔记。并发誓,今生当不了一名记者,但必须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文章不写半句空。通过经常借阅《新闻知识》,使我既获得了新闻业务知识,又提高了写稿能力,增强了对新闻素材鉴别的敏感性,形成了较强的新闻意识。 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我努力撰写新闻稿件,巳  相似文献   

4.
初学写稿,因为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觉得什么都重要,就把采访到的材料稍微加工整理,投寄给报刊、电台,结果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为此,我也曾对写新闻稿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没关系”,所以屡投不中。恰在这时,一位老通讯员向我介绍了《新闻知识》杂志,并送给我一本阅读。当我拿到这本杂志后,真是爱不释手,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本杂志办得好,它设有二十多个栏目,尤其是《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采写体会》、《我与新闻知识》及《通讯员之友》等栏目,更是贴近我们通讯员,就好象新闻老师给通讯员上课一样,效果非常好。 在《新闻知识》的帮助和指导下,近几年来,我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不但经常为厂广播站写稿,还结合本厂实际,向报刊、电台投寄了许多新闻稿件,每年的“征文”稿件总有几篇获奖,我采写的《那山、那水、那情》一稿,被《三峡潮》一书收录,获得优秀奖。与此同时,我还被《陕西工人报》、《军工报》、《铜川日报》、《铜川人民广播电台》、《现代文化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5.
1990年10月,我在《陕西农民报》举办的首期通讯员学习班上,报社的老师给我们每位学员赠送了两本当年的《新闻知识》杂志。那时的我,见到这种大型新闻学月刊时,就象久旱的禾苗遇到了甘露似的,迫不及待地从头至尾认真地通读了一遍。读罢,由衷地发出了感叹:这不正是我苦于投师却无门的老师吗?!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在乡镇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10多年了。历届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关心支持《新闻爱好者》的征订与发行,给我们通讯员每年都订阅了《新闻爱好者》。我从第一次阅读《新闻爱好者》开始就喜欢上她了,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是她使我走上成功之路,使我由一名农民通讯员转正为乡政府的一名国家干部。在这里,我代表广大基层通讯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新闻爱好者》。《新闻爱好者》知识性强,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栏目都适合通讯员的口味,真可谓“知识库”。她给新闻工作者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增长了知识,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是西北新闻刊授学院的学员,两年来,在刊院不见面的老师——《新闻知识》的精心栽培、扶持下,写作水平有一定提高,所写的稿件有近百篇被《人民武警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西安法制报》聘我为特约通讯员,去年我写的《腿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记者,这是我从去年5月正式结识《新闻三昧》后走过的路。我要首先向《新闻三昧》道声“谢谢”。去年5月以前,我对自己的出路和新闻爱好产生困惑。是《新闻三昧》刊登的通讯员成才故事感染了我,我把自己的心声、体会写成文后寄给《新闻三昧》。刊发后,我有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上的不快、人生中的失意随风而逝。在《新闻三昧》老师的扶植下,我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基层通讯困境面面观》还荣获该刊1999年度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讯员,自费订阅了好几家新闻期刊;有北京的《新闻与写作》。陕西的《新知识》河南的《新闻爱好者》,江闻苏的《新闻通讯》、辽宁的《记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就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通过认真学习,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学到不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撰稿水平年年有所提高、值得欣慰的是,自己多次被《南通日报》、《南通工人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新闻知识》内容丰富、信息量多、版面新、式样活,发行及时,非常适合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学习。因此,笔者建议,通讯员要踊跃订阅这本刊物,并应积极向自己熟悉的文友、笔友积极宣传,争取他们也来自费订阅一份通讯员自己的刊物——《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2.
我与《新闻知识》打交道已三年多了。认识她后,每期必读,尤其新闻知识讲座、业务研究和各类体裁的采写经验,还有各地优秀通讯员的经验交流,更加引入爱读,使我受益匪浅。我的豆腐块文章及新闻报道,先后在地、省和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我上学时就钟爱文学.向往“记者”,上十年的闭门造车,一切良苦用心付之东流。经文化馆一位老师的指导与介绍,我与《新闻知识》交上朋友。认识她,我这个小人物在工友眼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记者”。当年我在《中国电视报》上就发了2篇稿,《汉中日报》7篇,《中原铁道报)、安康铁道报》共19篇。《新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但缺乏新闻写作知识和应有的勇气和力量。自卑和害怕心理,使我在写作中缩手缩脚。但当我拿起《新闻爱好者》,身上就好象增添了一种特殊力量。每期我都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仔细琢磨。新闻知识、写作入门、好新闻评介、和通讯员谈心以及通讯员园地等栏目,使我知识大增,眼界大开,增强了写作的勇气,也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搞宣传工作不到两年的厂宣传干事。一九八四年十月至一九八五年十月,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的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了一百五十多篇,先后被省电台、省机械报、市广播站聘请为特约记者和《中国机械报》特约通讯员。回顾一年多来的业余新闻写作,我深深体会到,《新闻知识》是我的引路人。一九八四年十月,西北新闻刊授学院成立,给自学青年送来了佳音,我有幸成为首届学员,深为自豪。踏入了这间没有围墙的校门之后,激发了我学习新闻写作的热情。我除了按刊院寄来的教材课本自学以外,对《新闻知识》更是爱不释手,它不仅是我的辅导老师,也是供我获取新闻知识的源泉。每期《新闻知识》到来,我都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对于较好的文章,还要细心阅读二、三遍,同时做好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知识》在华县受到了广大通讯员的喜爱,在1988年,全县数十名骨干通讯员不约而同的都订了《新闻知识》,县委通讯组还给年度优秀通讯员奖订了30份全年《新闻知识》,通讯员高兴的说:“这奖品发到了咱心上。”县委通讯组每年都把《新闻知识》的发行与学习组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年经费非常困难、不少报刊减订2/3的情况下,《新闻知识》在华县的发行量却在增长。县乡30多名民政工作通讯员达到了人手一份。一些乡镇领导、部门领导也订了《新闻知识》。这些不通搞  相似文献   

16.
人常说:师者,教知识;友者,帮工作.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新闻爱好者》是良师益友. 我担任《水电工地报》总编辑工作,虽然已有一定本事,但是光靠这点本事是远远不够的.人的知识是要不断更新的,特别是在改革的新时期,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想适时采编具有时代性的好新闻,就必须拜老师,交朋友.我甘心情愿拜了《新闻爱好者》这个老师,交了这个朋友. 我的老师知识真够渊博的——新闻理论,教我提高理论水平;新闻经验,输送给我“养分”;写作知识,使我精编、细作更开心窍:“通讯员园地”,提供给我培训通讯队伍的范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了《新闻爱好者》1988年第5期《探讨总编的学问》一文,开阔了我的视  相似文献   

17.
元月初,我莫名其妙地收到编辑部寄来的一份《新闻知识》(后来才得知是县电台为骨干通讯员赠订的)。我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翻阅起这本杂志来。翻着翻着,被她吸引住了,竞错过了吃午饭时间。此后,我每月初都能按时收到《新闻知识》,并且每次都是从头至尾无一遗漏地阅读。个别篇目反复玩味。说实在话,我对其他刊物,大多翻翻篇目,拣重点的才浏览一下。《新闻知识》成了我离不开的朋友。我特別喜欢阅读“通讯员经验谈”。自己虽已写稿多年,但有时投稿不中便产生搁笔的念头。当读了与我有同样境遇的通讯员的经验时,被他们那种“不辍笔耕”贵在坚持的精神所感动。是啊,就是记者也难保每投必中,何况我们这些业余通讯员。没有爱心、恒心、信心,就不能成为优秀通讯员。于是,我又拿起了笔。通讯员的采写体会,为我提供了经验。可以使我在采写时少走弯路。几年来,我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70篇。现在,稿件命中率在90%以上,这都得益于《新闻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通讯报道的。全年,只在县广播站发表了四篇稿子,省级新闻单位就别想。经老通讯员介绍:要想搞好通讯报道,首先要熟悉新闻业务知识,向‘哑巴’老师求教。于是,我就订阅了一九八四年度《新闻通讯》,其中《新闻业务研究》、《采访札记》、《通讯员生活》等专栏,办的生动活泼,有比有  相似文献   

19.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20.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