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有四次钢琴独奏曲的欣赏,<牧童短笛>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该曲属标题性音乐,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是贺绿汀老先生以"牧童短笛"这一农村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题材,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微调式和民间竹笛的音调,运用复调的手法创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它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参赛并获奖的钢琴作品,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黄河教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离骚》作品,富有戏剧性,是大量扬琴独奏曲中独具特色、手法新颖的作品。作品除了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演奏基础之外,更加注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以情为根,感悟与心,从而增加扬琴音乐的内涵和深度。本文围绕扬琴独奏曲《离骚》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6):130-132
当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沿用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内容、完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理应担负起教学民族化的重任。在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宣传、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传播环境,借用民族符号、传播主体等选择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开办"民族钢琴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动中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诺恩吉亚幻想曲》是天津音乐学院王树生教授创作的一首大型手风琴独奏曲。作者在创作中以新颖独特、形式自由的手法,赋予了作品以极具生命力的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本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以推动本民族手风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早晨》是著名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创作的一首融合南北音乐风格、特点的竹笛独奏曲,该曲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笛子爱好者喜爱,至今历演不衰,笔者根据自己演奏以及教学中的体会,对笛曲《早晨》的风格特点、音乐表现以及演奏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对笛子爱好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曲祥,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是山东笛派的奠基人.多年来,他以山东民间音乐为根基,融合南北竹笛演奏之长,借鉴西方音乐理念和国外音乐元素,在竹笛演奏、创作、教学和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山东笛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竹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莫尔吉胡代表作,它是由中国蒙古族作曲家创作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集,也是钢琴独奏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一次重大实践。目前,中国蒙古民族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作数量不多,钢琴的民族化尚处在初始阶段。莫尔吉胡是中国蒙古民族音乐界钢琴民族化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提琴进入中国后,小提琴家与作曲家逐渐借鉴西方小提琴音乐创作手法与手段、结合中国人审美爱好与音乐审美习惯出发。探索小提琴音乐性民族元素的有效融入,将民族音乐创作材料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特色旋律有效融合改编。创作了众多中国音乐审美特质的小提琴作品,也使小提琴音乐更加符合国人审美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我国音乐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民族新音乐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的应用,希冀促进中国小提琴创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9.
《阳关三叠》是黎英海先生将原古琴曲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本在概括介绍原诗创作背景与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曲的创作特点,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并着力于中西方音乐思维与审美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03年景建树老师创作的竹笛协奏曲《三节》,是把二人台音乐以交响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作品。素材取自黄河晋陕峡谷河曲一带二人台和山曲。作品《三节》在音乐内容、演奏技巧技术的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填补了许多竹笛二人台元素音乐创作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云南回忆》堪称一部优秀的中阮作品,它是中阮独奏曲中第一首协奏曲,拥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在继承创新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被誉为中阮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改革的典范之作.文章尝试从音乐意境、演奏技巧等维度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谭小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引入中国并加以实践的先驱。谭在短短的37年生涯中,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十分精致。他的创作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中,应用西方现代的兴氏作曲技法体系,其作品既富有民族韵味,又富有现代色彩,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优秀范例。室内乐是他创作的一个主要部分,本文从音乐风格方面对他现已出版的三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使我们今后在进行多声音乐的分析和创作时,能够正确把握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积极自觉地发展本民族的多声音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变奏曲式是西方曲式学中一种结构形式,它以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通过"变"所演绎出来的多姿多色的外部形态、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趣而受到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青睐.近些年来,我国钢琴作曲家运用变奏曲式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族神韵,中国气派的好作品.文章从分析研究几首钢琴变奏曲入手,探讨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一些特点、思维方式,以期对钢琴变奏曲的创作有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竹笛艺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浸润下,不断获得新的演奏活力与创作潜力,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提供了大量优秀内容。本文就将从地域流派对竹笛艺术的影响,与南北两派音乐风格对竹笛艺术发展的影响这几个角度,分析中民间音乐与竹笛艺术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笛这一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6.
陈培勋的《旱天雷》等五首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借助西方音乐语言,从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习惯和审美爱好出发,在标题音乐内容的民族基本格调、调式调性贯穿的"粤调性"、音色技法的民族性以及和声织体的尝试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改编和创作出具有中国音乐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其作品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感情,有着鲜明的民族音乐特性,使广东钢琴音乐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姜瑾文 《文教资料》2010,(16):83-84
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自问世以来,就成为钢琴教学中优秀的教材,同时也成为钢琴演奏家竞相演奏的经典曲目。它以其清新的艺术格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性赢得了中外听众的喜爱,是真正中国化的钢琴作品,运用西方乐器、西方创作技法,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和元素,使整部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抒发中国人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要进行中国作品的教学,就必须合理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这是塑造准确的艺术形象和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椰威杰出的音乐家格里格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怀着无限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将自己的创作活动完全地融入了民族的音乐事业,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充满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所特有的个性与气质.他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立了独特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的创作无疑在西方民族音乐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目前,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至今已经长达30年之久,而它能够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主题清晰、构思明确且乐曲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被誉为"弹拨乐首座"之称。琵琶作为我国古典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发展不可估量,在弹奏过程中,不仅技巧丰富多变,同时音色也较为细腻,是一项超高水准的艺术演奏形式。而作曲家们在运用民族曲调时,也会适当地融入西洋作曲技法,既传承了传统琵琶的优势,又创新了新的技术作品,实现创新与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财富,为创作开辟了新篇章。本文通过结合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先生于1989年创作了古筝独奏曲《幻想曲》。将西方音乐创作许多技巧与西南民歌、民族、舞蹈等元素结合起来。为现代筝曲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