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全部认识之大成,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科学构想的本质诉求,是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探求、奠基和创新发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的法治理论;核心内涵是依法治国;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和谐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群众利益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内容.文章就如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探索阶段,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体现党执政为民,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是贯穿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一根红线。深入研究和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雪萍 《教育与职业》2008,3(17):127-129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追求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探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言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的法治理论;核心内涵是依法治国;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求神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体育运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社会是鱼和水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彼此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和谐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群众利益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内容。文章就如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