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内蒙古东鸟珠穆沁旗、青海海晏县和广西西林县三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基本趋势上来阐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公用经费不足、师资外流、普遍负债等问题。为此,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而且投入应区别对待,并积极化解义务教育负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湖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文章从湖南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表征入手,对制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海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是全省普及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立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采取有效对策,逐步解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民族文化水准和劳动者素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要借鉴国外发展义务教育扶持制度的有益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扶持制度.  相似文献   

5.
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境民族地区多为贫困地区.但与一般贫困地区相比,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民族教育专款种类众多与数量偏小的矛盾异常突出,民族“三免”政策设计欠合理、民族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成本偏高等方面。考察国外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相关教育政策,其建立“教育特区”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对边境民族地区应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适当实施“义务教育券”拨款方武,并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超常规地促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受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和流动政策力度等因素的制约,产生的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在鼓励教师自觉流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制度和办学条件做保障,才能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统筹规划 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担负着普及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7年11月26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以升学预备教育为其主要模式,学校教育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地方适应性,为此,应改革中小学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确立渗透型办学主模式的地位,并逐步向综合型过渡,以提高其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石,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充足、合理的资金投入.为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费预算、划拨、管理和评估机制.梳理现阶段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的各项机制,致力于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为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谭明春 《培训与研究》2007,24(3):60-61,64
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的系列整体。它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了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性的表现,对正确分析和处理西部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问题,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先发展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需要学生资助优惠政策的保障。在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资助情况下,贫困生就学过程中由于学习资源和条件的匮乏引起的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维护贫困群体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资助投入。构成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辍学和失学风险的各项成本负担正是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实际资助需求的现实反映。根据这些需求和民族特点构建专门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对发展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一种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由于经济困难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使得他们只能承受最多不超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济机会也就相对较少;较少的经济机会反过来又影响其教育投入。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经济机会,从而调动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其后詹克斯对教育券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主张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而1990年的"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则是美国民众将教育券理论运用到教育实际的率先实践。美国教育券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深入挖掘教育券理论的价值,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以及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费的操作策略,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Jinting Wu 《Compare》2012,42(4):621-645
Despite the state’s unrelenting efforts to enforce compulsory basic education, schooling in rural ethnic China remains an elusive ideal that leads to massive dropout and prepares many only for factory sweatshops. Based on 16 month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isjuncture between the official education policy known as the Two Basics Project (TBP) and the lived practices and beliefs observed in two rural ethnic communities. It investigates how students’ disenchantment and withdrawal from school challenges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a fragile universalist attempt at social progress. Instead of merely examining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policy failure, the analysis questions the very ‘progressive’ ideals and teleological visions at work in China’s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and challenges binaries such as literacy/illiteracy, cultured/uncultured, modernity/traditionalism.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肇始于民国时期。在近10年的研究中,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专(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等三类上。该地区教育的历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学教育、社学教育、义学教育等方面。而在该流域民族教育的现实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注重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且更加重视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以为,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研究不够、不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袁希涛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通过长期研究外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义务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对义务教育内涵的阐发、对义务教育入学年限和学龄期的理解、构建推进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应有的学校类型,这些教育思想迄今仍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合肥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与教师中开展的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确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各项评价因素,为构建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发现,广西中部某市H区义务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生均教育投入偏少、教育资源供给未能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不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需充分认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教育资源校际间的分布差距;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创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