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这个思路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细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最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l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向全党全国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这为积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凌阳 《职业圈》2012,(24):26-26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情,决定了中国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工作.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铁美 《职业圈》2014,(6):113-113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而群众文化又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这一伟大决策为我国文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深入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满了油”、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6.
孟勇 《现代企业文化》2013,(33):133-133
石油公司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精神气质和行为准则能够被广大的工作人员所接受和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行为价值。我们称之为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它是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是现代企业文化在石油行业的延伸,而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建设则是实现石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它不仅有助于石油公司内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提升石油公司声誉.为石油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让石油公司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于福江 《职业圈》2011,(32):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8.
舒星 《职业圈》2012,(26):21-2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水口发电集团公司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省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员工.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传播工程和落地工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精髓和主线。为打造本质安全的一流智能发电集团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9.
张云龙 《职业圈》2013,(1):16-16
第一个采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电力开发模式;第一个配套引进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和环保技术,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国产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第一个获得“中国一流电力公司”荣誉称号——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能国际”)自成立以来,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以“三色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强企”的新路子。12月18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12全国企业文化(华能国际)现场会,授予华能国际“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相似文献   

10.
颜江涛 《职业圈》2013,(23):34-3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党员、干部成为争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始终不渝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相似文献   

11.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企业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已经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保证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但要如何做到义利兼顾,并且引导人们见利思义、以义取利。义利合一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义利合一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乔志猛 《职业圈》2011,(36):17-18
一、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首先体现为它促使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正确发展方向。我们的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企业这个特定领域的特殊表现。我们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既是一个经济细胞,又是一个社会单位,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苏平广 《职业圈》2014,(5):57-58
企业媒体立足企业、贴近企业、服务企业,具有它的独特优势。企业媒体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发挥好企业媒体在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创建和谐工作环境、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任务中的功能,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吕诗洁 《职业圈》2012,(11):121-121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市场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然而,从现状来看.中国银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几乎仍处于洪荒时代。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经济的杨厶部门,我国银行业理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领跑作用,然而,事实上却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伍者。  相似文献   

15.
杨永利 《职业圈》2013,(30):10-1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内容恢弘,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方法和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蓝图。同时,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而这就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使其以文化为媒介在住宅小区管理的不同阶段播种文明之花,来建设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6.
郭洋 《现代企业文化》2013,(33):11-11,13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是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慈善事业的稳步发展.慈善文化建设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如何去推进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构慈善文化,发展慈善文化。  相似文献   

17.
常州市燃气热力总公司是常州城市公用服务性企业,隶属常州市城乡建设局,主要担负着城市天然气的销售服务工作。企业先后获得建设部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中坚持描绘愿景目标,确立学习模式,形成学习动力,达到四个创新,不断自我超越,有效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强化服务文化的建设,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达到用户满意,促进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企业服务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优质服务工作要坚持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为核心,以电力客户为重点,以"三公调度"为纽带,以社会发展为依托,以企业内部的"服务意识"培养为基础,全面建设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宁  牛涛 《职业圈》2013,(8):14-14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怎么样将文化和以人为本结合在一起是党和国家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家亦如此,企业更要百倍的重视“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是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