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们知道数学综合题可看作由数学基本题组合而成,解答综合题的过程就是把它逐步分解为基本题的过程,同样,一个平面几何综合问题所对应的图形可看作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把它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就是几何综合问题的主要解答过程。由此可知,掌握基本图形对解答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拟对运用平面几何基本图形解答平面几何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做一粗浅介绍。  相似文献   

2.
讲述了用运动、动态的观点来解初中平面几何题,它可以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点旋转一个角度以后,使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体现了一种几何变换的数学思想,从而达到简捷明快的解题目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平面几何证题过程中的三种基本思维模式.它是几何教学中揭示与呈现证明思维过程的有效方式,对改革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数学是高职高专重要的基础课,既要为以后的专业提供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素质。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方法过多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推导、计算能力的训练,而忽略了对数学思想的讲授,导致学生虽能较好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但一涉及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中学数学主要是侧重计算和技巧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要多从用数学入手,多引入实际例子,特别是数学建模的例子,实际上,许多数学建模赛题就是课本上内容的推广。本文从高职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用一些著名的实例(特别是数学建模的赛题),给出我们是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即有趣又有用。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一是在知识交汇处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二是在方法多元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敉l生;三是在数学应用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是在开放探究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五是在变式引申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六是在易错易混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实验是近年来数学教学改革推出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这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校进行了《数学实验》的实践环节的探索,教学目标是学会MATLAB7数学软件的简单使用,通过引入数学软件并绘图,计算微积分题和数学建模几个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软件提高数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时使用数学软件的意识。从课后学生反映来看,实验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一般说来,学习平面几何学生都要经过四道关卡,即:概念关,图形关,语言关和推理关。而概念关,图形关过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平面几何学习的优劣。在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后,如果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只是被动地接受问题中表面的繁杂的信息,而不知观察的目的何在,任务何在,或者注意到次要部分,而忽略了主要部分的感知和隐藏部分的探索,被问题中的种种障碍所困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若善于找出一些不太复杂而又有意义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横的剖析,纵的延伸,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豁然开朗,达到学会一例,驾驭一批的境界。在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几何》课本中,就有一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图形,我们称之为基本图形。在证题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就会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中,辨认出,或者构造出这些基本图形,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根据基本图形的性质,择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迅速地找到证题思路和证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奈斯把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学的应用问题,它反映非数学领域(或现实)特征的问题情景,同时它可以包含一定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果;另一类是纯数学问题,它完全建立在纯数学领域上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题入手,追溯了数学学习的意义,着重阐述了数学的价值,认为理解和认识数学价值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意义,进而才能讨论应该怎样教数学.作者另就了解到的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数学建模课程具有重大意义,它赢得了师生的青睐。但当前数学建模对于大专师范院校来说尚属于新生课程,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尚不完善,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使用数学建模赛题"众筹房屋规划的方案研究"进行实验,测试出大专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情况,并且分析得出大专师范生数学建模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