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秀兰 《考试周刊》2015,(15):159-160
构件发生轴向拉压、剪切与挤压、扭转与弯曲等变形时,均可采用截面法研究其内力,即将构件假想地沿某一横截面切开,去掉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同时在该截面上用内力表示去掉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建立保留部分的静力平衡方程,求出内力。按照上述步骤求解构件变形时的内力,解题过程较繁琐、麻烦,可以将其简化,先找出内力的正向,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利用口诀"相反为正"快速准确地求解。  相似文献   

2.
在配电网中装设有源滤波装置是抑制谐波有效的方法。文章运用改进型的遗传算法对有源滤波装置在配电网中的配置进行优化,提出最优个体保留与最大遗传代数相结合的终止进化准则,即必须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最优解经过后面的多次迭代后仍为最优。最后通过一经典算例验证,改进型遗传算法既满足了抑制谐波的要求,又将投资费用控制在尽量小,应用于配电网有源装置优化配置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复杂产品系统规划分解、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MDO中学科的数学描述方法;根据学科优化模型和系统整体优化模型,结合库恩—塔克极值理论,提出并证明了MDO中学科最优解直接组合成为系统整体最优解的3个条件,丰富了复杂产品系统的优化理论,分析了现实中系统整体最优解很难由学科最优解直接组合而得到的原因,得到了整体优化与学科优化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寻找复杂产品系统的整体优解。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平板—异形柱结构的适用范围、结构选型、材料选择、截面尺寸的确定和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平板—异形柱结构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要求,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轴向拉压变形内力》一节,是材料力学教学部分的重点难点内容。搞清楚内力的概念及计算,对本章节及后续章节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内力的概念内力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材料力学四种基本变形时都要对内力进行分析。讲解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物体因外力而变形,材料内部颗粒之间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内力。2、内力是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形式成对出现的。3、不同的外力产生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时的内力称为轴为。4、内力随外力增加而增加,但有一定程充,到达某一极限时就会引起构件破坏,因而内力与构件强度是密切相关的。5、材料力学中内力不同于理论力学中内力的概念。前者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后者则是在讨论物体系统的平衡时,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于物体系统这个整体来说,是内力,但对于某一个物体来说,就属于外力了。二、截面法的运用截面法是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普遍的、基本的方法,各章中均会运用到,因而是重点。用截面法求内力按截开、代替、平衡三个步骤进行。其中第二个步骤即代替的具体过程是: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弃去另一部分,将弃去部分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以截面上的内力(力或力偶)来代替,画出其受...  相似文献   

6.
针对带多项式不等式约束和多项式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求全局最优解的方法:首先将其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然后按K-T条件将其化为解方程组问题,再利用软件包Wsolve求出方程组的解,从而获得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解这类优化问题时,是简明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结构力学计算的内容,通常包括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两个方面。在结构的静力问题中,内力和位移必须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物理条件、几何条件)。对于静定结构来说,平衡条件是解结构反力和内力的唯一条件,而超静定结构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问题才能获得全部解答。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超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存在。正因如此,超静定结构抵抗突然破坏的防护能力、内力状态以及结构的刚度、稳定性等都要比静定结构有所改善和提高,所以超静定结构在实际的土木工程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的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N-M的相关曲线基础上,找出了给定截面尺寸、配筋和材料强度的偏压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所承担的数种Mu、Nu组合变化关系,并得出了当同一截面承受多种N、M内力组合时其最不利内力组合方式的确定方法及偏压构件在截面设计时设计图表的绘制,为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6,(2):78-81
以张掖市部分不同结构形式的在建混凝土结构为调研对象,通过向地方建筑质量监测部门和材料实验室进行数据调研,并结合现场实测等多种手段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力基本参数调研.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在不确定因素下混凝土强度、钢筋性能和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与国家标准规范的差异.调研分析表明:张掖市被调研混凝土结构可靠度指标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且其混凝土强度、钢筋性能和构件几何尺寸等各项要求都符合国家基本标准,施工企业资质水平的提高对混凝土结构的抗力和可靠度提升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几何参数的隐性因素,其几何参数的变异大小和有效控制跟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有着决定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预制装配式房屋是我国建筑发展的方向,楼梯是房屋中重要的垂直交通构件,如何进行楼梯位置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预制装配式房屋楼梯不同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结构位移、内力的影响,从而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学生在学习力学知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尤其是运用隔离体法进行受力分析。如:1、在受力分析中臆造或重复某些力,2、在受力和分析中遗漏掉某些力;3、随意估计静摩擦力和计算静摩擦力,通过详细的举例逐一提出了纠正的方法并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12.
制定《反垄断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我国垄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其具体规范。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是行政垄断以及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但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应以经济垄断为主,兼顾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垄断控制制度应采“行为主义为主,结构主义为辅”的原则。为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必须设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多选择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这种途径,这是基于对老乡或亲友的信任以及降低职业搜寻成本而作出的决策。深入分析发现,厂商的招聘方式、培训方式以及对农民工权益的侵害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或强化了农村劳动力选择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进城就业。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及分工深化理论,而传统的实证分析方法在数据分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基于安徽省1952-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分析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分离问题,且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产品的无形特点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具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文化对德育的外部影响机制和内部影响机制。外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建构的影响;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的信息传导、选择、重组等实现。内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进而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预设、建构、导向、规范等实现。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促进德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社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的背景下,社区交通安全建设需要具有懂交通管理知识、会交通管理技能的社区管理人才。本文在分析社区交通安全形势的基础上,说明社区管理机构是社区交通安全建设社会化的主力,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设“社区交通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车玉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2,24
在《亚细亚的孤儿》中生活着一组神态各异的日本人群像,他们或可爱,或可恶;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惆怅失意,而以往对《亚细亚的孤儿》人物形象的分析却集中于中国不同知识分子或胡氏家族代表人物的典型分析,本文试图以日本人为焦点,对《亚》中日本人形象做一整理,以期完整对该小说人物群的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量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客观上改善和提升了乡村生活的质量。但另一方面,青壮年的外出,使得村庄传统被迅速破坏和丢弃,村庄的生产和生活呈现衰败状态,毫无生机。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因素扮演重要作用,老年人传统地位下降;女性负担加重,家庭婚育观念发生改变;村务活动流于形式,村庄生活了无生气;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村民行为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ARM处理器下C语言执行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在嵌入式环境下对程序运行速度进行合理优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进行科学运算或其它复杂算法的情况。文中介绍了ARM处理器下C语言的一般优化方法,对比分析了影响程序执行效率的原因,并给出了对应的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变形,加工精度不易保证等问题,通过分析车削薄壁零件过程变形产生的原因,从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为解决车削薄壁零件的变形问题提供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