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材料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具体知识点——《大宪章》、《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明晰英国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主线:由无限王权到有限王权——由国王主权到议会主权。  相似文献   

2.
英国职业培训的历史与现状张向东,卞奎,陈明欣一、英国职业培训的沿革一般讲来,英国的职业培训发生于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徒工制度。其方式被形象地描述为“学我的样子做”(copyme)(见莱格著的《英国成人教育》P36),发生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英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到了50年代,这种制度已日臻完善,英国已成为一个社会福利国家。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托马斯·潘恩社会福利思想的具体体现。18世纪90年代,潘恩在其著作《人权论》中已指出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闻     
《今日历史》2010年04月《卡莱尔的国王》托马斯·卡莱尔无疑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著名的文豪,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占据了舵手的位置。或针砭时弊,或借古讽今,或细细记述精神的再生之  相似文献   

5.
教学资料     
《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穴MagnaChart雪,俗称自由大宪章,是1215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八百年来,英国国王与诸侯贵族们的关系是:国王把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赐给贵族,贵族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税;国王策划战争,贵族提供人和钱,进行大战或征重税以前国王必须和贵族商量。13世纪初,英格兰国王约翰在对法兰西的长期征战中失利。1204年输掉在法兰西北部的土地诺曼底和安茹。为夺回这两块土地,英王要和法王菲力普二世决战,为此征税征兵,使诸侯贵族的负担加重。1215年贵族起兵占领伦敦,和英王谈判,6月15日,在离…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国国王的财政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英国,根据封君封臣制度,作为全国最高封建主的国王享有一系列财政特权,包括郡包租、特别协助金、继承金、监护权和婚姻权、王室森林区收入等,它们每年都为国王带来大量的收入。从13世纪后期起,随着动产税和关税的征收,税收在国王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王逐渐放弃了一些财政特权,但是国王的一些财政特权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被有条件地废除。  相似文献   

7.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2,(8):64-64,F0003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问题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1637年,这个问题开始把英国逐步拉进剧烈冲突的革命时期。这一年,查理一世声称“没有主教,就没有国王”,命令英格兰教会接受英国国教的祈祷书,放弃自其16世纪确立的长老教信仰,引发英格兰的反抗,各地开始签署《国民圣约》,并组织军队,于1639年进攻英格兰。查理...  相似文献   

8.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以清教为旗帜,发动了划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清教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有一种说法,把英国革命说成是“清教革命”。“清教”一词在16世纪70年代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历史上,但作为一个运动它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1592年亨利八世出于世俗目的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虽规定教会从属于国王而非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并未改变。后来,爱德华六世、伊丽萨白一世虽继续对英国宗教进行改革,但国教仍然保留  相似文献   

10.
《真理之镜》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寻求离婚过程中刊行的一本小册子,本文以该文本为中心,探究在国王组织学者为离婚理由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转向。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真理之镜》受到普通法学者圣·哲曼关于议会权力论述的影响,从之前论辩的神学和教会法中心转向了法学理论,由此引向了英国与罗马教廷的决裂和国家总体制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①孙中山先生曾概括性地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②本文就中国科举制度对法。英。美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作一论述。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科举制的评论18世纪…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8页有这样一则材料:“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习》2005,(10):41-43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权利法案》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做过这样的解释: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  相似文献   

14.
英国的宗教改革见证了亨利八世君主形象的巨大变化。《至尊法案》颁布以后,亨利八世及其大臣聘请了一批绘画艺术家来创作作品,以宣传国王的王权至尊。这些画作除了强调国王的王权外,还体现了亨利八世对于国家的一些构想。与此同时,这些画作还反映了当时政治现实和文化潮流。对于这些材料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对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政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COLIN FIRTH     
《海外英语》2011,(5):8-9
科林·费斯,凭借《国王的演讲》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出身于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使得科林·费斯浑身散发着儒雅的英国绅士气息。他也因此而出演了无数典型英国式电影,如《傲慢与偏见》《英国病人》《莎翁情史》等。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历史,可以说是奠立人类现代文明的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件事影响着整个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进程,使工业化与民主化成为19世纪的历史主潮流。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称得起是当时世界划时代巨变的标志,它开创了现代文明的新时代,促使全球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一、工业化的开端──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绝非只是一场单纯的技术革命,恩格斯在1844年曾经这样写过:“英国自上一世纪中叶以…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是中英间第一次正面冲突,但中英间的交往却早在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就开始了.其间,英国国王曾先后四次遣使来华,但四次通使的目的均未达到,竟成了后来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诱因之一。远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1565—1603年),东方中国的富庶,就已成了冒险家东来“寻宝”的动力,这在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温莎地方的风流娘儿们》等剧作中多有披露。尤其是1587年1592年的英葡亚速儿海战中,在英国截获的墨西哥、葡萄牙商船上,“载满了对华贸易的秘密物品”(吕苏译:《鸦片东渐史》,第65页),“价值将超过200万比索”(朱杰勤:《中西文化交通史译粹》,第203页),这更激发了英国人对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著名人文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中说 :“羊是温驯的动物 ,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 ,羊能吃人。”材料二18世纪英国圈地情况表 :1.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A.封建地租贬值B.羊毛需求急增C.新贵族的出现D.资本积累需要2.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 ,分析英国牧羊业迅速发展的气候条件。3.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 ,简述形成“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的背景并对圈地运动作一简要评价。4.大量圈地法令颁布的政治前提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经济变革?5.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政治学什么…  相似文献   

19.
秦杰 《历史学习》2006,(4):37-38
近日,在辅导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权利法案》理解为英国的宪法,仔细探询起来,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权利法案》本身就有“法案”二字,极易给学生以误导;其二是教材中将其内容概括为“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似乎其法律地位至高无上;其三,教材中还说,“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既然是一部“法案”,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英国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因此学生便认为《权利法案》就是英国的宪法了。其实,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也就是说,它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只是由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的宪法体系。英国宪法这种特  相似文献   

20.
<正>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以煽起内战罪和叛国罪等罪名送上了最高法院的被告席。这次大审判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对国王的审判。一开始,查理一世在法庭上维持着国王的派头,如用拒绝脱帽来表达对法庭的藐视,在公诉人发言时用手杖敲他的肩膀阻止他说话。然而,尽管查理一世始终否认法庭对他有裁判权,审判过程漫长而曲折,法庭仍搜集到32名证人作证,指认他犯下了相关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