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认为,在古代社会,教育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并不密切,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却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古代的社会生产不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劳动者不需要专门的教育培训。相反,现代生产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管理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才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因而科学技术和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支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经济领域中的林林总总的非正义现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经济领域中的正义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的焦点。生产正义则是正义在生产领域的体现,它指的是生产活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生产正义是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生产正义是生产目的、劳动者、劳动者和生产结果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效率、社会公益、平等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劳动创造人,也同时创造了人类社会。习近平人民至上的劳动观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创造性运用“两种生产”理论,在充分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和历史主动性基础上,强调发挥人民的劳动创造性,以人民的劳动实践促进劳动者自身发展。习近平立足唯物史观,将劳动者内涵落脚到“真正的人”,从人的角度理解“两种生产”理论。他从“两种生产”内部关系进行分析,强调劳动对人本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改善劳动条件,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人服务;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重视激发劳动的活力和劳动者内生动力,将劳动实践与“两种生产”最终指向人,以劳动者的创造性实践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公有制社会,如何让劳动者关心公有的生产资料,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公有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将公共所有权划分为基本所有权和发展所有权,按人力资本的投入,使劳动者享有发展所有权,从而调动起劳动者关心生产资料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从来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方式也是物质生产方 式与精神方式的有机统一。同理,作为反映社会生产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也是对社会物 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概括。人类社会就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 作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有机结合,在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三者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知识经济社会,对社会,发展起支配地位的不是物质生产,而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精神生产。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由物质生产平台向精神生产平台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有机结合,在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三者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知识经济社会,对社会发展起支配地位的不是物质生产,而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精神生产。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由物质生产平台向精神生产平台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产是他人生命的生产和自己生命的生产,自然生命的生产和社会生命的生产的统一;社会生命的生产是人的生命生产的本质,是科学地理解人的生产的关键。人的生产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的生产的历史延续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的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和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全面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忽视安全生产。国家安监总局用一组惊人的数字,向社会通报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万亿元,同时也有13.6万人死于安全事故,1亿CDP死亡1个人,全国人口有13.2亿人,也就是说,去年1万居民中就有1人死于安全事故。去年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约达全国GDP的2个百分点,全国人民辛辛苦苦才让GDP上升了8.9个百分点,结果让事故一发生,2个百分点就没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30年:过程、特征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经历了剧烈分化、持续快速分化和在分化中开始整合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呈现出工业劳动者数量超过农业劳动者数量、与非公经济相联系的阶层发展迅速、社会全面流动态势、"两栖人"现象消亡与反复并存、阶层间经济差距拉大等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提速这一因素的强化,阶层分化仍将以较高的速度继续,但阶层整合会更突出一些,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整体上将逐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标志。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居首要地位,起主导作用。社会生产力能否形成、发展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是否进行生产,怎样进行生产。是什么因素促使劳动者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呢?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激励产生的。要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就必须对其进行激励。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求,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段内在的动力,朝着可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就好像为沙漠中的口渴者设置一个可望而又可…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似乎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教育产业观念:教育是一种潜生产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产业。但教育生产,不是一般的物质生产,向社会贡献的也不是货币和利润,而是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正步人一个以知识(或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劳动者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整合所产生的价值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地是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与自然的矛盾。扩大再生产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扩大再生产必须走内涵式道路。人的生产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的。精神生产是推动社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阿基米德点”。科教兴国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它的产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矛盾。教育的活动作用于人,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发展,因之又是人的自身发展要求。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教育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综合起来,担当着实现这两重需要的使命,从而规定了它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命题,揭示了教育的最一般本质。这就是教育社会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辨析     
本文探讨生产力问题,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已被广泛地使用,但理论上对生产力的阐释却是不科学的,由此造成的理论盲点是:社会生产被片面地理解为物质资料的生产;知识分子长期被排斥在生产力首要因素——劳动者之外;生产力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出现了错位;社会主义失去了建设精神文明的生产力根基。在实践上,直接导致了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和“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生产力作了新的阐释,为人们观察、思考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从客体角度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物质生产与社会精神生产之间,不仅有质的联系还有量的关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和社会精神生产方式与水平密不可分,生产方式越是先进越能促进社会发展加速度的提升;物质生产方式不仅直接决定了物质生产水平上限,也同时决定了作为与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方式与精神生产水平的上限.人类社会发展与两大生产质与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是质,生产水平是量),本文对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物理模型建构,不仅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两者矛盾运动过程,梳理了学界多年来对此问题研究的成果,也为实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因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实践表明,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状况,对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积极性,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般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生产劳动的兴趣与爱好,为取得较好生产成果的愿望。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主人翁姿态,以及劳动者基于在思想上对自己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区位1.考点扫描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