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唐代诗人秦韬玉在其《贫女》诗中吟出“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名句,“为人作嫁”便被广泛引用,大概由于编辑和贫女“压金线”而“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性质太相似了,编辑便常被人称为“为人作嫁”之人。一些编辑也因“年年压金线”而产生“苦恨”心理,自叹“为人作嫁”几时休!笔者当编辑也有十来年时间了,体验过个中滋味却只想说一句:莫恨年年压金线,甘为他人作嫁衣。  相似文献   

2.
本书将立足点放在诗传上,而不仅仅是诗歌本身。读者可以读到用诗歌般语言呈现的诗人小传,小传的字里行间又解析了诗人在不同时段所创作的代表性诗歌,一方面使读者对诗歌的鉴赏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诗人的所思所想展现了唐代的文化与历史发展。两册书共收录十篇诗人诗传,从盛唐的李白,安史之乱期间的杜甫、岑参、王维等,到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再至晚唐的杜牧、李商隐,勾勒出了一条唐代诗坛乃至大唐历史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3.
赖伟明 《大观周刊》2012,(51):32-3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之泱泱大国.诗人群星灿烂。卡{=甫以其“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骚人”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最耀眼的明星。杜甫的诗“浑涵汗茫,干汇万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体大思精,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则被前人赞之为“古今诗人第一”“集大成者”.享有“涛圣”之誉。  相似文献   

4.
“轻薄为文”四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的开头两句是:“王杨卢骆当时作,轻薄为文洒未作。”“为文”,就是作文,就是我们说的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人很轻率地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杜甫看不惯他们,所以写诗对这些人予以批评。当年杜甫写诗批评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但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其子孙绵绵,直到今天。涤荡“轻薄为文”之风采编手记…  相似文献   

5.
蒋磊 《新闻界》2001,(4):42-42
“轻薄为文”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开头两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为文”,就是指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作者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轻浮文人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而且当时浮艳之风盛行,因此杜甫写下《戏为六绝句》,予以了针锋相对地批判。且不管当年杜甫写诗批判效果如何,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至今尚存影响,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其一,讲大话。作者写作时信口…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趣味     
唐诗是如何“发表的” 唐代那么多诗人的浩瀚诗篇,当时是如何“发表”的呢? 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是唐代诗人习惯的诗歌“发表园地”。从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里可见一斑。 即席赋咏:卢纶、韩翃、钱起等“大历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王公贵戚的宴席赋咏,朗诵自己的应制唱和之作,因此而声名大振。  相似文献   

7.
王镜宇  熊劲松 《声屏世界》2021,(4):22-23,52
唐代诗人杜甫用纪实的诗行记录一代之历史,将叙事功能引进诗歌,大大强化诗歌叙事、载史、刻画人物的艺术表现功能,为诗歌的叙事化首开先河,同时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对新闻入诗进行了可贵的尝试.杜甫是一个新闻记者型的诗人,他在长期的诗歌实践和诗歌传播中采用的新闻体裁与样式丰富多彩,他善于寓理入事,对新闻入诗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即使...  相似文献   

8.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诗人杜甫的这种刻意追求的精神,古往今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确也写出了一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作。无疑,从精编新闻的角度来看,编辑也应有这种追求精神。有时为了制作一个不落俗套的标题,编辑真是煞费苦心,每当制作出一个新颖出色的标题,编辑自有“一吟双泪流”之感。然而,制作新闻标题毕竟不同于作诗,如果标题时在追求“惊人”上向前多迈一小步,“惊人”往往就会变成“蒙人”,从而收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请看1989年9月发表在《四平日报》  相似文献   

9.
美国汉学家弗劳伦斯·艾斯库的《杜甫:诗人的自传》是现代西方第一部关于杜甫的传记作品,它以诗为传,体例独特,其独特的翻译诗歌的方法和风格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杜甫传记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0.
幸玉珊 《大观周刊》2011,(43):14-14
本文以清代诗人杜诏、杜庭珠的唐诗选本《中晚唐诗叩弹集》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晚唐诗叩弹集》的选诗特色,揭示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唐代诗人贾岛因痴迷于改诗句而留下了“推敲”的佳话。他刻意求工,注意诗句的锤炼,以苦吟著称,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之语。这种精神对我们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需要提倡的。特别是消息这种体裁,要求用最简洁、是概括的文字表现事实。如果时间允许,应当养成对每句话、每个词认真推敲的习惯。仔细修改  相似文献   

12.
细细品读毛泽东的诗词,我们感觉到作者的诗风与“建安风骨”似有较为密切的姻缘关系,尤其对魏武帝曹操,作者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诗人和政治家,作者十分推崇曹操的四言乐府诗《短歌行》,尤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四句,作者对其更是感慨万千。作者对《短歌行》的偏爱不是没有道理的。诗中那一无掩饰和恶死贪生的表白,那开诚布公的及时行乐的宣扬,潜藏着诗人何等的悲伤和苦痛啊!内容上“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生活倒影和思想上追恋生命的哲理探求,使那看似消沉的“人生朝露曲”呈现一种悲怆与沉郁的美学品格。曹操的《短歌行》因人生短促而导出的创建功业之冲动,时不我待之焦灼的情感,在悲怆、沉郁的基调上拓展了建安诗歌的音域。对照《步出夏门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方面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方面是对人生的  相似文献   

13.
一、“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诗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四杰”之一的____写的《____》中的名句. 二、盛唐“田园派”诗人主要有两个作家,即:____、____.“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____代诗人____对____的诗和画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知道作诗和写论文不同,是指其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这里要说的是有的学者或诗人,由于某种原因,同一个作者对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在他所作的诗里会与他在文章中的评价标准出现分歧,也有的属于尽人皆知的史实,但在诗歌里却作了另一种描述。在这种情势下,只有互相参证,不据单一的说法为准,才不致弄错。 即以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为例,诗人自己也认为”一篇《长恨》有风情”是他的得意之作。诗中的杨玉环谁都知道是唐玄宗李隆基“父纳子妻”强夺了儿子寿王之妻而成为杨贵妃的。但白居易要“为尊者讳”,在《长恨歌》的开头部分有意回避这段不光采的历史,他写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白居易的做法可以理解。而有的学者本身是历史学家,对于有的史实本即知之甚稔,但在作诗时也出现了另一番咏叹。《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在其《欧阳文忠公集》中存有一  相似文献   

15.
唐朝绘画中的仕女,独领艺术风骚,经过初唐、盛唐、中晚唐几个阶段的发展,拥有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展现出唐朝的时代精神。以下本文就从《唐代仕女》雕塑看唐朝时期艺术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6.
台湾胡颂平编纂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内容:某要人自诩风雅,喜欢作诗,他把陶渊明的“饮酒诗”逐首唱和,又把杜甫的“咏史”诗依韵唱和,可见其自我感觉之好。他把诗集送给胡适“求教”,谁知年轻时就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原则的胡适,到了晚年更较真,真的“赐教”于此公。胡适之先生对此公有如下一段谈话: 先生说:如集里《和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第一首的头两句“君子固穷耳,天道循环之。”开始就不通。接下来“日月有常轨,寒暑岂定时?”寒暑自然是定时的,怎能  相似文献   

17.
唐朝绘画中的仕女,独领艺术风骚,经过初唐、盛唐、中晚唐几个阶段的发展,拥有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展现出唐朝的时代精神。以下本文就从《唐代仕女》雕塑看唐朝时期艺术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8.
唐代社会酒文化发达,与之相应,饮酒诗较之前代有重要的发展,唐代饮酒诗呈现出多样的审美形态,既有王绩的诗酒隐逸、风流自赏,也有李白诉说理想追求、鄙薄功名利禄的"盛唐醉态",还有杜甫饮酒诗忧国忧民、忧愤苦闷的现实情怀。  相似文献   

19.
景立华 《青年记者》2007,(12):53-53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更以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深入读者的灵魂。新闻标题利用仿拟,巧妙融入诗词名句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目光,撼动读者的心灵。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中国老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  相似文献   

20.
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岁为僧,名无本,幽都(今北京市)人。“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成五个字,撚断数茎须。”素有“苦吟诗人”之桂冠;又有“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锻炼,有“推敲”大师之美称。今存《长江集》十卷,存诗380首,附诗25首又10句。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