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州是一个宗族结构传统严密且沿续相当长久的地方。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曾经这样描述道:"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塚,不动一抔;千年之族,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徽州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批珍贵的徽州乡土文献逐渐被发现、搜集和整理出版。安徽省图书馆(以下简称"皖图")收藏的明末徽州府歙县知县傅岩著录的《歙纪》就是这些众多徽州乡土文献中极其珍贵的一部。一、《歙纪》的版本、作者及其校刻《歙纪》傅岩撰,明崇祯新安(即"徽州"。下同)吴氏刻本。全书共十卷(其中卷三有目无文),线装四册。每半页八行,每行十六字(其中卷一每半页五行,每行八字)。白口,单鱼  相似文献   

3.
大典本《徽州府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订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收录了一部《徽州府志》,其佚文已经辑佚出来收录在《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中。根据徽州府建置沿革、方志编修源流和佚文提供的线索,大典本《徽州府志》是明代洪武初年朱同编修的十卷本《新安志》。大典本《徽州府志》佚文存在着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4.
徽州自古以来就有"文献之国"、"文物之乡"之雅称,档案资源数量众多、种类多样。据此,本文分析了档案资源在徽州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档案资源发展徽州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两宋以下直至清光绪下诏废止书院改设学校止,徽州设书院二百余所。明代中期王学盛行,"郡有郡会邑有邑会乃至一族一家也莫不有会",当时很多的名家大儒在各书院承担教学,宣传学术思想,《新安理学先觉会言》就是新安理学学术活动在徽州六邑书院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研究新安理学发展态势的珍贵文献,而且也是有版本及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山市为明清的徽州府,辖歙、绩溪、休宁、婺源、黟、祁门六县,古称新安郡。四周环山,境内峰高岭峻,风景秀丽,是北方大族躲避战乱,文人侠士隐居的理想之地。也有中原人士来徽州任职,迷恋大好山水,留居不归。据明人程尚宽《新安名族志》载,从汉至宋,相继迁入徽州的有八十八个家族。各族迁入徽州,聚居在自己某一始祖或迁祖为中心的地域内,形成一村一姓的格局,同时以族姓名其世居之地,如本述要所录王姓之王干、许氏之许村、余氏之余岸。各氏族迁居徽州后,其后代对自己的宗祖甚为重视,撰有各  相似文献   

7.
徽商与徽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一向闻名遐迩。这不仅因为她拥有黄山之奇,齐云山之秀,新安江之美,还因为在这里曾经孕育出颇具特色的“新安文明”,或者说“徽州文化”。如果把徽州之有名山胜水,归之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那么,酿出“徽州文化”的环境、“酵母”又是什么呢? 一块既封闭而又“开放”的地域  相似文献   

8.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这组文书的发现、收藏,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过程,其价值也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历史上,徽州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和教育发达,向有“文献之邦”、“文物之海”的美誉。从清末民初开始,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书商就纷纷到徽州收购古籍。解放初期,屯溪作为古籍集散地,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古籍市场。1…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省档案界尤其是黄山市各级档案部门开始对徽州文化和徽州历史档案文化进行宣传和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安徽档案》作为我省唯一的档案专业刊物,办刊宗旨之一是"宣传安徽的历史和新貌","进行档案学术研究",因而自然少不了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省档案界尤其是黄山市各级档案部门开始对徽州文化和徽州历史档案文化进行宣传和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安徽档案》作为我省唯一的档案专业刊物,办刊宗旨之一是“宣传安徽的历史和新貌”、“进行档案学术研究”,因而自然少不了对徽州文化与徽州历史档案文化的宣传和研究。近些年来,《安徽档案》共刊发徽州文化宣传和徽州历史档案研究文章近90篇,既展现了古徽州地方文化别具一格的风采,又宣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徽州历史档案文化,还宣传了徽学,促进了徽学研究,《安徽档案》因此而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学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明永乐年间官方纂修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9部著作中有7部以元代新安经学著作为底本.新安经学著作因徽州、建安发达的刻书业而广泛流布,为“大全”取材提供了可能;而新安经学的“附录纂疏”体例则是“大全”纂修者取材新安经学的根本原因.新安经学的“纂疏”体例中保存有不少古注疏,这一特点遗传到了诸“大全”之中,对后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徽州素有"谱牒之海"的美誉。谱牒作为原始资料,可以反映社会历史实态。学界逐渐从不同角度研究徽州谱牒档案,既有对传统领域的承继,也有对新兴领域的探索,出现了对徽商、徽州教育、徽州宗族、徽州文化、家谱理论五大领域的研究。还有诸多领域尚未开垦,要加强分科研究,将谱牒档案数据化、数字化,使学科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3.
近期读了老同学王振忠发表在《中国档案》2005年11 期上的《我的徽州文书缘》一文,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王振中购买资料的经费很有限,但凭着对学问的钻研和对拥有资料的渴求,宁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有限的收入一次次去徽州等地“淘宝”。而档案馆作为官方机构在这方面却鲜有作为,并且在提供档案利用上也多有障碍。王文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值得档案工  相似文献   

14.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现将这组文书的形成背景、内容形式及其价值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近期读了老同学王振忠发表在《中国档案》2005年11期上的《我的徽州文书缘》一文,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王振中购买资料的经费很有限,但凭着对学问的钻研和对拥有资料的渴求,宁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有限的收入一次次去徽州等地“淘宝”。而档案馆作为官方机构在这方面却鲜有作为,并且在提供档案利用上也多有障碍。王文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值得档案工作者深思。笔者就档案馆在征集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误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为元代徽州家谱,藏安徽省博物馆。该书已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著录,但学界对其内容尚不甚了解。本文在此略作介绍,并就其编撰体例、史料价值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振忠 《中国档案》2005,(11):25-29
知道有王振忠这个人很早,大约有十年了。那是因为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他的一些学术随笔涉及徽州文书和其他史料,觉得这是一位不那么学究但很专业的学者。后来读到他的《斜晖脉脉水悠悠》(学术散文集),发现他不仅能写很专业的学术文章,还能把学术文章写得很好看,觉得这是一位有才情的学者。再后来看到他在《万象》上根据第一手的史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档案,描述和探究历史场景的文章,发现他对史料的利用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就又觉得这是一个充分认识和了解档案价值,会充分运用档案的学者。并隐隐感到他与档案应该有点故事。果然,经“调查”,了解到他个人收藏有一万余件徽州文书。于是,就有了记者对王振忠先生的造访和这篇约稿。  相似文献   

18.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现将这组文书的形成背景、内容形式及其价值作一简介。地处安徽省南部山区的黟、歙(含今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含今黄山市屯溪区)、祁门、绩溪县以及今划入江西省的婺源县为古代徽州主要地区。这一地区在秦、汉设歙、黟二县,汉末为新都郡,隋改立歙州,唐代后境内六县定型。北宋末年,平方腊起…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是近年来徽州文书搜集中的一个重要收获。介绍了其发现过程、编订背景、主要内容及编排结构,并着重从景德镇徽帮研究、景德镇城市史研究两方面探讨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8号令")、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的颁布执行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件大事。这两个令各有一份附件,其题名分别为:《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现就这两份附件在划分内容或文种相同的档案的保管期限时的差异做如下比较。一、第8和第10号令在划分内容或文种相同的档案之保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