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文修辞应用于广告中可以增强语言节奏感和审美观,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广告英语翻译中回文修辞的认知语境图式,分析认知语境图式的可转换性和不可转换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源语境图式进行意象假等值转换,通过采用映射法、移植法和链接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2.
移位修辞法是一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段。由于它新颖生动,简洁明快,无论是刻画人物还是写景抒情,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但因其搭配随意,变幻莫测,难以掌握,尤其是其翻译。本试着从移位修辞法中转类形容词与它所修饰的名词间的三种语义关系入手,着重就其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归纳。  相似文献   

3.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题是新闻英语中独具一格的组成部分。本从大量实例入手,分析英语新闻标题中比喻、双关等修辞现象,试图探讨并总结英语新闻标题汉译注意要点。汉译目的是尽量减少翻译后语义和化方面的损失,以利于中国读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这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  相似文献   

5.
破折号是书面语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它具有认知性和情感性的功能。破折号在一定语境中,可以取得文字符号无法表达的修辞效果,大大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例对英语破折号的几个主要方面的修辞作用作一些探索,旨在加深对破折号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修辞鉴赏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大量英语修辞的实例分析。介绍了英语修辞的特点,分析了英语修辞的手段及其翻译技巧,从英语修辞的功能方面对英语修辞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分析语言表现技巧的能力,提高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文章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常出现由and连接的并列成份结构.其修辞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从而造成理解和翻译的错误.文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理解and结构所构成句法上的各种修辞变格,并按照其内在的修辞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喜真 《考试周刊》2011,(17):100-102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方式,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它不仅存在于文学文体中像小说、诗歌、散文等,而且存在于专门论述知识的客观、严谨的文体当中,比如科技文体。作为科技文体中的一种——机械英语也不例外,接下来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机械英语词汇中的隐喻思维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形貌修辞是一种旨在利用字体字形、排列方式、标点符号、图形图表等手段来提高作品视觉效果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多有应用。本文以霍译《红楼梦》为例,从字体字形、排列方式和标点符号三个方面论述了形貌修辞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霍译《红楼梦》中的形貌修辞体现出很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具体语境中的认知凸显度十分明显,为其译文的总体文学性和艺术性贡献了一份力量。形貌修辞在文学翻译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译者要善于根据题旨情境对之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译文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术语"认知图式"是指关于某个对象的模型化概念知识结构。认知语言学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和创造是一个"旧具体实例→抽象认知图式→新具体实例"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日语中的和制外来语简缩词、和制外来语复合词与和制外来语派生词的形态理据就是造词者脑中的一个个认知图式,这些认知图式均提取自日语和英语中本已存在的具体语言实例。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认知心理分析和与成人文学作品中比喻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幼儿文学作品中比喻喻体的择语特点、比喻似同点的特点及其认知心理阐释。阐述了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幼儿才能理解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比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教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考察《庄子》一书的人性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就《庄子》所蕴涵的教学思想进行梳理,详尽论述了以“道”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和回归自然人性,以“得道”为最终教育目标,以“不言之教”为主要教学方式。最后对局限性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母语与第二语言语感关系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为传统的语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图式理论对语感的生成及发展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将语感看做人们在接触大量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结构,并可以作为认知理解新的言语信息的基础。文章运用图式及原型理论的原理对母语与第二语言语感的关系从认知角度进行阐释,指出母语的语感图式是典型的,占据语感范畴的中心地位,而第二语言的语感图式是非典型的、模糊的、边缘的,并由此对外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图书失窃现象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及社会各类图书馆,窃书者利用管理上的疏漏,以及诚信用书给读者提供的便利条件,将公有图书据为己有。窃书是文化犯罪,与窃物的本质是一样,不能简单以"自私"而论。以"自私"为切入点,可透视出"自私"的心理构成及"自私"中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窃书动机是由自私构成因素诸关系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其中更包含大量的隐喻。意象图式是隐喻的认知基础,是人类经验中将抽象关系与具体意象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因此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诗经》中的一些隐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图式被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是一种心理结构,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图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文章探讨了表象表征、概念表征与图式的关系,通过比较归纳得出:表象与概念,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认知心理表征形式,均可以被图式表征.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英语学习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聚焦于汉英表量结构中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拟对身体名量词进行重新分类,以考察汉英身体名量词的共性和个性,并作出认知阐释.在对大量的汉英身体名词语料进行分析后,根据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归纳出四大类身体名量词:摹状类、焦点突显类、容器图式类和丈量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相应的映射类型:外形特征的映射、整体-部分图式的映射、容器图式的映射,距离的映射.其中前三者为汉英所共有,距离的映射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外形特征映射——面积-数量的映射.具有空间义的身体名词与名词之间语义上的搭配主要是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的转换等认知方式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图式理论认为,认知图式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认知基础。职业技能图式是中职学生的职业生存的前提,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多元化职业智能中的最基本职业能力。执行控制图式的形成,标志着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知识对内思考和对外办事,能够有效地应对即时出现的任务,它是多元职业智能的核心要素。认知图式、动作技能图式和方法能力图式的形成,标志着学生具备了多元化职业智能。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在当代的隐喻研究中,它意谓“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术,也是一种必要的认知策略。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运用英、法、汉语语料,对基本隐喻概念衍出的方位隐喻词语“ON/SUR/上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中、西不同文化对该词语意义产生和拓展的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