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庆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161-162
在光伏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使其不能以最大效率转化为电能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是指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控制改变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方法使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小规模的系统中经常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提高系统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
光伏发电效率较低,电池组的输出特性受气候、天气变化的影响大,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定位技术的光伏发电最大跟踪点定位测试方法研究。利用光强传感器和激光方位传感器对太阳的移动轨迹进行光电跟踪;引入基于灰度重心和边缘拟合的激光定位算法,确定光斑的精确位置;最后基于最优梯度法,选定光伏系统目标函数正确的梯度方向,并进行每一步迭代寻优,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的精确跟踪和定位。结果表明,提出的激光定位测试方法具有更高系统稳定性和定位精度,同时光伏阵列也能够获得更高的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构建一种新型电导增量法,针对传统MPPT方法的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运用提出的新型电导增量算法,在PASCAD中搭建仿真,与传统方法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多种条件下提出方法的实效性,既能满足光伏阵列跟踪最大功率点时对时间的要求,又可以提高跟踪时的准确性。由此可缩短跟踪的时间,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立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光伏电池特性,采用扰动观测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追踪,同时建立后级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不同光照强度的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阵列和逆变器之间的连线繁多、电池阵列和逆变器之间没有很高程度的保护这一现状,进行了光伏汇流箱的设计。在光伏汇流箱的硬件设计中主电路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中枢,由电流电压检测电路、CAN总线通讯电路及控制LCD显示、键盘等电路的控制芯片组成,实现了单片机对太阳能电板的电压、电流及环境温度的采集。此外,进行了对光伏汇流箱通讯协议的制定及防雷设计。  相似文献   

6.
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与辐照度和温度有关,为使得输出功率达到最大,需要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本文对常用的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而提出了将定电压法与定步长扰动观测法结合的改进算法。从仿真结果看,该算法能较快速和准确地跟踪达到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PVSYSYT的光伏设计以及阴影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文章以北京某偏远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环境状况,设计一套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对系统的光伏阵列倾角、光伏电池板、蓄电池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和选择。分析介绍了光伏阴影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运用专业的光伏系统软件PVSYSYT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对光伏系统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模拟太阳能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建立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跟踪算法,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优良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2)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器在光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给定的条件下,它们可最大化PV阵列的输出功率。对每种技术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估,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多个最大值,收敛速度,易于实现,在宽输出功率范围内的效率以及实现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光伏电池的功率输出与光照强度和温度有关,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就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点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电池的效率达到最大。本文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同时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相应的仿真。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
近年来全球各国普遍出现能源危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使得新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其体积小、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大型光伏发电站电缆的改造、光伏阵列优化、逆变器结构与控制优化和最大功率点(MPPT)控制优化方面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建筑光伏并网发电,就是将太阳能光伏阵列与建筑物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与公共电网联接起来组成并网发电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是未来建筑光伏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本文介绍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的特点、拓扑方式和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的设计原则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分析广州新电视塔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结构特点与难点,针对曲面复杂、超大型光伏组件、环状垂直立面的光伏幕墙,在光伏电池的选择、光伏玻璃组件安全、阵列分区、电路设计、维护作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对光伏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光伏输出的因素。对扰动观察法(PerturbObserve简称PO)在光伏最大功率跟踪(MPPT)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比较改进前后的扰动观察法对光伏最大功率的跟踪特性。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将改进前的扰动观察法和改进后的扰动观察法应用到光伏的最大功率跟踪,可以得出改进的扰动观察法跟踪光伏的最大功率速度更加快速和准确。  相似文献   

15.
高原高寒地区离网光伏电站故障率较高,针对察布乡离网光伏电站的组件方阵、蓄电池组、控制器、逆变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了设计与选型。依据阿里地区察布乡地理气候条件和具体工程实施情况确定了光伏阵列的安装角度和阵列间距。通过理论计算参数,实现了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文婷 《青海科技》2010,17(1):25-27
本文论述了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中光伏阵列支架安装形式选择以及阵列最佳倾角、间距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杨原 《西藏科技》2013,(1):24+33
根据多种太阳光伏阵列自动跟踪系统应用示范,比较各种系统的发电提高效率及性价比,为推广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洁净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优点,而光伏发电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太阳能校园车棚进行了探讨,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太阳能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把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给直流负载供电或经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供电,当太阳能光照强度较弱,切入市电直接进行供电,以实现给自行车充电,报警等功能。主要对本文重点对buck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完成蓄电池的充电的过程进行了设计。本太阳能绿色车棚充分地利用了自给自足的特性,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和环保理念的推广,同时符合国家节约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太阳能建筑的光能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光能是非线性能源,导致难以进行稳定持续的供电,因此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利用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光能的非线性特性,造成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技术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跟踪控制方法。采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方法的相关系数。建立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模型,利用最大功率特征系数的阀值对模型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建筑中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进行精确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太阳能建筑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跟踪控制,能够获取稳定的功率输出,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光伏电池如何进行铺设才能达到最优的问题,通过对大同市典型气象年气象数据的分析,确定出小屋最优的铺设方案。按照小屋的建设要求,采用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确定小屋的各外表面的铺设组件阵列和铺设方案并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根据已求出的最优组件序列确定顶面的符合约束条件的最大顶面面积,再结合小屋顶面发电能力最大的特点,将非线性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优化模型,最终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出各项指标。不难看出,优化设计后的小屋投资回报年限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