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要参加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找到了 我和另外几个朋友,已经选好了教材,也请高手指点了备课,想在我们学校"试上"(即彩排),还有3天才正式上课。朋友有事,当然要帮忙。我校六年级正好班级多,6个班,3天时间足够了,我们人缘还不错,6个班一个一个地说通了,大家都支持"上"!朋友深受感动和鼓舞,一节课下来,虚心请教,我的同事也积极献计献策:某地方用上这招可以向听  相似文献   

2.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站     
岳阳市一中:爱洒在藏族孩子的心窝窝日前,岳阳市一中校园灯火通明,欢歌笑语,186名藏族学生拉着新结识的汉族阿爸、阿妈的手,步入“藏汉学生手拉手”活动表彰暨动员大会会场,赢得了阵阵掌声,游牧等42名学生被授予“藏汉学生手拉手”活动先进个人。岳阳市一中在1985年开办了西藏班,目前已招收5个高中班、24个初中班。自藏族孩子入校第一天起,学校就把汉藏孩子的情感共融作为办好西藏班的头等大事。他们让汉族班和藏族班一一对应,结成一个又一个“对子班”、“朋友班”。2000年12月学校“爱心社”应运而生,并向社…  相似文献   

4.
匡慧娟 《中国德育》2007,2(2):75-76
五(6)班的H、L几个学生可是全校闻名,我还没接这个班的课就耳闻了他们不少“故事”。为能“镇住”他们,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节课他们都要让我格外费心,但我总算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5.
一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要换个地方去上课了,原因是他所在的学校要评选“示范初中”。根据评选条件,参评学校不得分快慢班、不得搞实验班、班额不得超过规定……为了给评选扫除障碍,只得临时将“垃圾班”、各班中差一点的学生和“多余”学生搬出校门,异地租几间教室,暂时集中起来进行授课,美其  相似文献   

6.
读者朋友,千万别以为我要写我们班的广播。我们班的“扩音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高等动物,学识虽说不上渊博,但也足以令我佩服,他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温老师。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11,(1):125-125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一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十八岁的事     
我18岁时,已是有3年军龄的老兵了。那一年从3个月的护训班毕业,上了一个月的护士班后.就开始排特护班。“特护”就是对病情相对重的病人进行特别护理。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节语早自习。那时还是冬天,天冷,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在门窗玻璃上贴了一句提示语:请随手关门。因为我要同时照顾两个班的学生的早读,所以要在两个教室巡视。十几分钟后,我又一次离开十六班往十五班走,刚走出几步,身后一声巨响,“嘭!”门关了。我在震惊之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绝对是故意“挑衅”!真是胆大包天!  相似文献   

10.
毕延威 《师道》2010,(5):44-45
前些天跟一朋友聊起,他告诉我说:“开学后写了6份计划.5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有备课,主学科教学要备5节以上,小学科教学至少也要备一节。”这样说来.农村基层教师开学之初确实够忙的。在农村小学,基本上是两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教育教学任务。这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乡镇情况。  相似文献   

11.
拔河比赛     
在学校,在街头,在教室,在集市……常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夜晚街头的霓虹闪烁,游乐场里的欢声笑语,集市里的讨价还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要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第八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加油!加油!”阵阵喝彩声回荡在操场上空。原来是四年级两个班在举行拔河比赛。“这次比赛我们班一定能赢。”“不一定。”“你看嘛,有唐巍在,我们班还能不赢?”我们班的拉拉队,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不错,我们四(3)班赢了预赛,可眼看这次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  相似文献   

12.
写给余习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小琴,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但是你不够勤奋;你有非常广泛的兴趣,但是你不能进一步发展;你甚至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你没有很好地利用你的优势。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希望你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孜孜以求,坚持到底,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展示你优秀的本色,为你的人生之路增添瑰丽的风采班指导教师雷元周【简评】这是一则规劝性的赠言,三个“你是(有、甚至有)……但是(但)……”分句构成的排比句式优缺点并提…  相似文献   

13.
纸飞机     
芯家对面又住进了一位新房客,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男孩和他妈妈。芯不是一个相貌美丽的女孩,甚至有些孤僻,因此,她在班里没有一个朋友,常受到别的同学欺负。她从未感到来这世上有多么幸福。芯一向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当然对新邻居也并没有在意。第二天,芯像往常一样乘车去上学,正巧在车上遇到了蒙。她并未觉察到异样。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听说今天有个新生要转入我们班了!”“听说是个帅哥哟!”“……”芯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听着别人的谈论。过了一会儿,班主任到了,果真,她身边站着一个瘦高的男孩,芯忽然觉得在哪…  相似文献   

14.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科,同学们都在上校外班,我怕自己不上成绩会落下……其实我挺喜欢打篮球,但我得上数学、语文和外语3个校外班,没时间学篮球。”小学五年级学生周明(化名)说这些话时显得很矛盾。周明刚上小学就开始上校外班。“开始时报了一个外语班,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妈妈带我去学习。当时还报了个美术班,也是周六、周日的课。到三年级时,妈妈给我报了数学奥赛班和语文作文辅导班,停了美术班。从此,我每天放我学习学后和周末都要忙着去上各种校外班。”周明说。“我们的期中、期末考试各科都有附加题,参加校外班后经常能答对,…  相似文献   

15.
196 8年的一天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 ,说是要进行 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个班 ,对这 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 ,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慌言” ,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 ,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 :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  相似文献   

16.
曾经,我们在学校是很有“名”的。因为有几个“之最”。学困生最多的班、淘气鬼最多的班、上专科课纪律最乱的班、成绩最差的班,还有最“穷”的班——每次收书费等费用都是全校最后一个交。关于最后一个之最,我是可以理解和体谅孩子的,他们也不想这样,可是谁让我们班也是拥有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最多的一个班呢?  相似文献   

17.
一次升旗仪式上,校长面对全校师生声嘶力竭地说:“上级的检查团将要来我校检查,为了迎接检查,同学们衣着要……语言要……行为要……”校长说了一大串“要”。轮到班主任时,他又换了一个方式:“同学们不要打打闹闹,不要说说笑笑,不要追追打打,不要跑跑跳跳……”他又来了一大串“不要”。经领导们一说,我们本来还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现在却都呆头呆脑,死死板板。温良听话,但失去了生气。查出有问题的,当然要扣分,因为它直接影响各班评选“先进班集体”的成败。因此,各班老师对这次检查都极为重视。有的老师要求:全班学生必须…  相似文献   

18.
本学年,我接了一个由6个班的部分学生组合成的新班。这样的班级,学生们心气浮动是 在 所难免的,怎样使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对老班的眷恋,更快适应新环境呢?我设计 了这样的“三部曲”:一、到“新家”看看开学那天,我早早来到学校,在操场上集合齐来自6个班的同学,面对他们或怯怯、或敌 视 的目光,我微笑着说:“同学们,我是你们的郭老师,从今天起,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家 园,首先,老师带大家到咱‘新家’去看看!”来到教室门口,我抢先一步打开录音机,顿 时教室里传出了热情的迎宾曲。伴着美妙的旋律,他们走进教室,眼…  相似文献   

19.
上篇不吃西红柿皮的妈妈这一次单眼皮叔叔要和小朋友们聊聊“朋友”。我啊,在小朋友们几百篇的来稿中间找有关“朋友”的文章,可奇怪的是,单眼皮叔叔只找到了两篇写同学们之间的友情的,难道小朋友们上了小学之后,没有交上很好的小伙伴吗?为什么在你们的文章里面看不到呢?你们可以写信来解答单眼皮叔叔的疑问吗?叔叔手边这一篇有关同学之间友情的文章啊,是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二(3)班陈嘉伟小朋友写的《快乐的生日》,讲他的好朋友徐山山从家里带了两个双层蛋糕到学校过生日的事情,老师刚把蛋糕发下来,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相似文献   

20.
“累”     
评论老师,是我们班所有女生的一大“爱好”。提起Teacher“累”,我更是有一肚子说不完的话。Teacher“累”本姓雷,在我们学校一个人挑着教三个班英语的重担。有一段时间,学校缺英语老师,他一个人竟然教了五个班!因此,本来就“玉树临风”的他更是日益“憔悴”,简直要气死赵飞燕。每天下课,他总是唉声叹气地靠在皮椅上大发感慨:“好累哟。”老师们无不同情地说:“你呀,真是太累了。”于是大家都称他为Teacher“累”。Teacher“累”不太关心自己的衣着打扮,常常是一条宽大的蓝不蓝、黑不黑的长裤,一件略显瘦小的外套,也不扣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