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3的农作物因受各种病、虫与杂草的危害而损失掉。神奇的基因使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对付病虫害的方法。基因不但能够打败害虫,而且能使植物免疫,免遭病毒的侵扰。基因打败害虫我们通过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改良,使植物产生抗虫的能力。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寻找到了一种能杀虫的基因,叫Bt毒蛋白基因。把这种基因通过一定的载体导入棉花植株的细胞中去,这样棉花植株的细胞就能产生杀虫的毒蛋白。当棉铃虫的幼虫吃了这些植物的叶子,便被毒死,从而起到抗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津军 《百科知识》2003,(11):39-39
味觉对大部分植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科学家已经发现,植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的基因,使得它们的根须具有“品尝”土壤的功能,比如一种叫做ANBI的基因,可以使它们的根部品尝土壤,通过监测硝酸盐帮助根找出硝酸盐最多的地方,让根优先伸向这些营养物质最为丰富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冬雪 《百科知识》2014,(18):8-10
正把一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原来并不含这种基因的生物体内是基因的拼接和重组,也就是转基因,这种技术是基因工程的一种形式。目前的转基因主要分为对植物基因和对动物基因的转移两大类。本文描述的是植物转基因。转移植物基因的两种方法一种或多种外源性基因是如何转入另一种植物(作物)体内的呢?可以用一种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例如,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家庭成员,除了血缘的紧密纽带关系外,还有经济和其他的关系把家庭成员固定在一起,家庭成员不会轻易分离,同时一个家庭也不会让陌生人进入。一旦有另一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睡眠之谜让人着迷。科学家先是找到了引发植物睡眠的运动细胞,继然又发现了植物体内的睡眠物质和觉醒物质。有趣的是,每一种植物体内的这种物质,对其他植物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3,26(12):6-7
德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去除活性的病毒作为载体将外来基因植入猪胚胎体内,成功培育出体内各组织因表现植入基因特性而发出绿光的幼猪。这一成果被认为对今后有目的地培养供人体所用的移植器官具有重要意义。慕尼黑大学科学家亚历山大·普法伊费尔与埃克哈德·沃尔夫等人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7.
生物冶金     
科学家发现,有些植物和动物具有把土壤中或海洋中浓度很少的金属逐渐在体内集中起来的特性,其浓度比土壤中的金属浓度提高几十倍,甚至上千倍。这种可以把外界环境的微量物质,吸收到体内而浓缩的特性,叫做生物富集。人们就利用这些动植物把那些分散的稀贵金属或其他珍贵元素密集起来,提取出来,这就是新兴起的一种冶金技术——生物冶金。这种采炼金属的新技术,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8-28
德国科学家日前通过使用去除病毒活性的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外来基因而后将其植入猪胚胎体内的方法,成功的培育出了体内各组织因表现植入基因特性而发出绿光的幼猪。科学家说,这一成果对于今后有目的的培养出供人体所用的移植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亚历山大·普法伊费尔与埃克哈德·沃尔夫等人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通讯》(EMBO REPORTS)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在猪胚胎尚是单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10.
黄斌 《科学中国人》1997,(10):38-40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10余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大田。科学家们预言,植物的基因工程必将带来农业领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是一种植物硷,是由秋水仙属的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纯秋水仙素是一种无色的针状结晶体,熔点为155℃。自1937年科学家们发现秋水仙素能促使植物细胞里的染色体加倍的作用以后,许多科学家就热中于利用秋水仙素来进行多倍体的育种工作。我们知道植物体由小长大,主要是由细胞分裂得来的。  相似文献   

12.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0-31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过去在猕猴体内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与相应的人类基因只相差一个碱基对,理论上可以通过改造艾滋病患者的这个基因来对其进行治疗。去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猕猴体内一种名为Trim5α的基因,可以控制产生一种蛋白质,抵抗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多种逆转录病毒;人类的Trim5α基因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复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  相似文献   

14.
金小娜 《金秋科苑》2009,(11):36-37
克隆红色荧光猫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自然界中,身体自然发光现象非常奇特,只有极个别的几种动物可以实现身体自然发光,通常它们在荧光照射下,会呈现梦幻股的荧光色彩。近年来,科学家对于动物的荧光特性产生了兴趣,进而基于绿色荧光蛋白原理,将该蛋白植入许多实验动植物体内,不仅使这些实验动物和植物的外形增添一份神秘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揭示一些医学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金小娜 《今日科苑》2009,(11):36-37
克隆红色荧光猫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自然界中,身体自然发光现象非常奇特,只有极个别的几种动物可以实现身体自然发光,通常它们在荧光照射下,会呈现梦幻股的荧光色彩。近年来,科学家对于动物的荧光特性产生了兴趣,进而基于绿色荧光蛋白原理,将该蛋白植入许多实验动植物体内,不仅使这些实验动物和植物的外形增添一份神秘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揭示一些医学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用四个字在生物体内写了一篇冗长枯燥的文章,但人们在上面发现了神奇的基因,这篇文章开始变得像诗歌一般优美,而现在,科学家们又发现这首诗的含义远不止字面上的描绘,在每个语句之中,还另有乾坤。  相似文献   

17.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1-31
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基因疗法缓解了实验鼠的老年痴呆症症状,他们因此认为,基因疗法将来也许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老年痴呆症。在实验中,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使实验鼠患上老年痴呆症,然后向鼠体内植入可以产生阿朴脂蛋白E2的基因。结果表明,接受阿朴脂蛋白E2基因疗法的实验鼠,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人和各种动物,植物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生命形态。但是在大自然植物世界里,却有着许多奇幻莫测、令人费解的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人们对待植物的传统观念有许多错误。  相似文献   

19.
寻找基因分工的过程 进化在分子层次上是怎么发生的,这是科学家们一直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知道,进化的内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而变异又是由基因突变来完成的。于是科学家们猜想,在分子水平上进化应该是这样一种过程:基因在自我复制的时候产生变异;变异使得生物体原初的功能分化,原先只需一个基因完成的功能,在变异之后需要几个变异基因联合起来才能完成了;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从事基因测序研究的主要专家之一克雷格·文特尔博士今年1月24日在加州阿纳海姆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说,科学家们认为有可能在10年之内制造出人造生命。科学家们运用分析最简单的独立生存生物获得的知识,通过正确的顺序组装基因,可以制造出一种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