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  相似文献   

2.
居民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主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才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强劲活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增强村民参与意识等居民参与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提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综合分析等方法,在分析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区被确定为武汉市社区敦育实验区。区委、区政府为之提出了总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政府统筹、部门整合、中心示范、多校网络、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全员覆盖”的社区教育体系,提高全体社区公民素质,促进社区发展。总的工作思路是:以近十年取得的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来推动和实施社区教育,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深化和完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建试点,以点推面,点面结合,全员覆盖。总的工作方法是:分类指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一切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的资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是指社区教育组织或社区教育工作者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将社区内外可用于社区教育的各种资源加以聚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宣武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为发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决定了其发展社区教育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对宣武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情况的调查,提炼出宣武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基本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学习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广泛开展起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与学习的环境,实现教育与区域文化的密切结合,基于区域文化的社区教育已经具备实现与群众文化活动、区域人文环境和商业性文化活动的相融合的条件和机遇。以基于区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为课题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丰市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民学历水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并力求在电大教育与社区学院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是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是社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终身教育。成人中专学校是社区的一个成员,它是社区教育的载体和龙头,对社区教育起着推动作用。一、成人中专能提高社区成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成人中专学校具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完备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是社区和教育的有机结合,自人类社会产生那天起就产生了。只是古代的社区教育是以非形式化、非组织化为基本特征的,属广义的社区教育活动,而现代社区教育则是一种区域的有组织的教育,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活动,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运动的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在国际上,由非形式化、非组织化的自发形式走向形式化、组织化的自觉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从2000年进入实验阶段以来,不少省市的电大积极参与,为当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广东省虽然经济发展领先全国,但是农村社区教育却较为滞后,各市县电大的参与也很不够。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的农村社区教育为分析模本,思考电大该如何服务于当地农村社区教育,提出的若干策略以期为电大服务于经济发展较好、城市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市民群体在社区认同方面存在诸多障碍的原因,一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建设速度过快,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许多新市民缺乏城市生活的体验,在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显得极不适应。因此,政府部门要提升农村转移人口对社区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扶植建立新市民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尽快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引导新市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改进新市民社区教育培训模式,使每个人都能在社区内得到客观实际或精神慰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涪陵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农村社区阵地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服务等做法,逐步形成了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各类服务项目相配套的社区化服务体系。涪陵区还存在农村社区没有摆脱现行行政村的制约、农村社区各类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有待整合、农村社区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进农村社区的包容性和开放型、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运行长效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社区教育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受地域和经济的制约,农村社区教育在信息资源整合、职业技术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基层电大作为地区终身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历教育、网络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方面都具备了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条件。基层电大要挖掘当地农村居民学习需求,探索和研究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发挥电大的优势,办好农村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并不平衡,社区教育在助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与地方社区教育本身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本文主要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重从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农村社区教育网络的完善,以及发展"互联网+"农村社区教育三方面来发展壮大农村社区教育,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可主要从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人才储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政策支持;家庭养老作为目前农村最重要的养老力量,具有广泛存在的空间和合理性;老年人自给自足也能保障晚年生活。但是这些力量也都有自己鞭长莫及之处,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自主管理力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由村集体或村民自创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力量,综合分析各种农村社区养老要素及个案来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将在今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汉南区是武汉市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郊区农村。近几年,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教委立足区情,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社区教育,努力将自发的、经验性的郊区农村社区教育向自觉的、规范化的农村社区教育推进。主要作法如下:一、明确任务,坚持“三结合”形式,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1.坚持普通教育与启动社区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的普教体系,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融入社会,要求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而启动社区教育,则要求学校向社区开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因此,全区各中学、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要把学习引入社区,引入到市民身边,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和学习型城区建设的主动性,不断提升社区成员素养,在市民终身教育和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以石景山区社区专职教师制度为切入点,对制度的背景、内容、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促进制度的实施,促使教师能够在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区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教育已经列入党和国家教育重大发展战略决策之中,作为社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载体的学习型组织,在城乡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及作用的发挥在农村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充分认识其积极作用,明确学习型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创建的对策,是当前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程度关系乡村振兴的推进力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江苏省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许多成效,并对农村的产业、文化、乡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在组织管理、资源配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亟需改进。文章对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夯实中坚力量、加强基层群众参与度的对策,以期通过社区教育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