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汉字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见证了历史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要求小学生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要求不仅仅是训练小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更能够培养小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农村学校中,很多小学生会出现写字易错的现象,这也导致了学生成绩不理想,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将分析农村小学生写字易错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历史悠长,汉字是我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因其形意之美受到世界的广泛赞誉。一个汉字可能包含着一段历史故事,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象形到繁体,再到近代的简体字的变化,这也是我国社会变更的产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特点。此外,汉字还能够作为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这是其他国家的字所不具备的特点,连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都练习汉字作为书法艺术。所以,我国的农村小学生更加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弘扬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9)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责任研究识字教学,并教学生写好汉字。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写字教学被忽视。特别是有些农村学校,写字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够重视;写字作业批阅简单化;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所以在农村学校,应该立足农村实际来优化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5.
叶晓利 《科教文汇》2009,(15):123-123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写字教学被忽视。特别是有些农村学校,写字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够重视;写字作业批阅简单化;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所以在农村学校,应该立足农村实际来优化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电脑打字在各行各业中基本取代了手写。人们习惯的改变对汉字的传播也形成了不良的冲击。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低年级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是他们喜欢汉字,自主学习汉字,最终达到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不断传承下去的目标。本文旨在分析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写字教学被忽视,使这项基本功的训练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有些农村学校,写字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够重视;写字作业批阅简单化;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所以在农村学校,很有必要研究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推动写字教学非常必要。本文以优化语文教学,创建写字教学模式作为分析主题,通过分析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融合的必然性,针对目前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缺失的原因,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与思考,进一步对语文教学与写字教学有效融合发展提出参考建议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孕育和发展我们人的一切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起点。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张云涛 《科教文汇》2020,(8):105-106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虽然是职业学校,但和其他学校一样,都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一名文化传承者和领路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不重视写字教学,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正视学生汉字写不好的现状,寻求应对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适应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罗国莹 《科教文汇》2012,(14):95-96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赋予了汉字极为丰富的内涵,早在西汉就有"字如其人"之说,意方见字如见人。当前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学生写字结构不正确、笔顺错乱等现象较为严重。基于对当前现状的分析,笔者提出了提高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写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写字不仅有利于巩固识字,也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字总体目标规定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分段目标对于识字写字的规定:一、二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三、四年级能正确的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2000个左右,并且临摹字帖.五、六年级用硬笔书写楷书2500个左右,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为此在小学一二年级识字和写字的关系极为密切,识字是知识,写字是技能.写字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写字要达到“六会”(会姿势、会笔画、会笔顺、会偏旁部首、会间架结构,会用),是巩固识字行之有效的方法.写字又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有效的行为.对于小学写字教学方法,根据这几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现在语文教学展示更多的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很难听到写字课。写字可以忽略吗?写字不重要吗?我们把关注点和重心往往都放在写作上,现在有那么多的流派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汉字教学何时能得到大家热情关注?汉字教学该升级了。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6,(6):155-156
写字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李莹 《知识窗》2012,(9X):23-23
<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坐姿、执笔姿势、写后的检查和修正等。其中,坐姿和执笔姿势的训练是贯穿写字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化,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书写是无法也是永远不可能被代替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书写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抓住启蒙教育的契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找准了目标,让目标步步细化,就一定会  相似文献   

19.
刘玉红 《知识窗》2013,(22):58-58
汉字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写好汉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以电脑打字代替学生的书写,更不能摒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那么,在小学写字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深思。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工整""美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正确"影响着所写内容的正确与否,"工整"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而"美观"又以"正确""工整"为前提,是在两者的基础上求速度、求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汉字的笔顺,学生用手跟着写,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特别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由此可见,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学生能受到美的熏陶,能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