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校园教学中,很多学科需要实验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提升。目前的学校实验室基本上都以人工方式来管理,这样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现在是数字化信息时代,高校实验室应该采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方法扩展管理的范围,让实验室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利用率。也能从另一方面降低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的投入资金,让高校的科研和教学能够长久的进行下去。下文记述高校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也为高校的相关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取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8)
作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既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科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强大支撑,因而其建设与管理在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推动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展开。首先,本文对高校实验室的"双一流"建设推进作用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其不仅是高校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且也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接着,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角度切入,重点阐述了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内容;最后,又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包括"模块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及"开放共享"管理模式在内的三大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科研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制约了实验室管理效率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在分析当前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高校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表明该模式可以合理整合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进  赵丽华  侯永平 《大众科技》2014,(10):223-224
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信息化将作为今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文章通过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以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的建设为例,从制度建设与安全准入系统建设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模式入手,全面阐述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与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探索与开发过程,由此构建全方位的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模式,以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数字信息化管理是我国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高校传统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仪器设备闲置闭塞、利用率低以及实验信息反馈不及时、效率低下等现状,提出了高校优质实验资源共享、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并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师永志  唐朝永 《科技风》2023,(21):167-169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逐渐深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更新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尤其对管理维护和使用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在整体规划、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融入智慧理念、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运用5G技术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在智能化、开放共享、安全、人才管理方面的保障机制,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丹 《科教文汇》2014,(7):77-77,81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进程的加快,实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手机二维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本文探讨了基于手机二维码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将极大提高日常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进程的加快,实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手机二维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本文探讨了基于手机二维码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将极大提高日常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传统的实验室人工管理模式己经不能适应现代办学和教学的需要,全面开放型的管理模式是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引入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高等学校培养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实验室作用能够积极发挥出来,且确保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新形势环境下,现有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进行创新管理。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创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需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的场所,进行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实验室的职能,完善实验室的管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实验室信息化化管理提供了可能。主要从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目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实践、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三方面进行阐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希望为研究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带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革新,各行业领域发展前景光明,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互联网+"自出现以来逐步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以校园实验室建设为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其逐步向信息化过渡,市场前景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技术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既要保障信息化技术在实高校实验室应用中的优越性,同时要建设合理的管理模式,以达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据此提出了地方高校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四条实验室建设,以供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校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据此提出了地方高校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四条实验室建设,以供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结合高校开展实验室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了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实验室的人员、设备、仪器、教学、耗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的实验教学及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创新高校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有利于学生高效掌握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信息化管理方式是完善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信息人才短缺、大数据管理意识缺乏、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由冷天玖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一书,以互联网时代为研究背景,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建构提出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5)
目前各高校都已经开始建设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对实验室系统所要满足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设项目,同时也对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和所涉及的管理项目进行具体阐述,为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对实验室管理进行了相关探索,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提供了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1)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逐渐加快,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也在日渐完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由于兼具多种功能,因此成为高校使用频率最高的实验室之一。本研究以许昌学院公共计算机实验室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入手,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来思考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日常运行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符合发展实际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处于转型发展中地方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层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通过信息化建设,梳理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的人、财、物,实现中心空间统一布局、仪器统一配置、人员统一管理、经费统一预算、课程统一安排,确保资源有效配置。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验室满足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性、精细化需要所进行的一次深入探索与实践,为开拓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