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汽车侧碰中的主要承载和吸能部件帽形加强板为例,通过引入成形因素前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成形工艺引起的厚度变化和残余应变对其碰撞性能的影响,并与平均碰撞力的经验公式及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汽车结构碰撞仿真中应考虑成形工艺因素引起的影响,厚度不均与塑性硬化均不可忽略,以提高碰撞分析的精度,得到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陆毅初 《大众科技》2016,(11):36-37
通过对目前某车型纵梁加强板存在的碰撞性能不佳,制造工艺性差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纵梁内腔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纵梁加强板结构强度、碰撞性能及制造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经典力学法为基础,研究了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主要分析了一维正面碰撞机理、推算步骤及参数选取。对车与车碰撞前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塑性变形量与有效碰撞速度间的关系,根据国外经验,总结出正面碰撞事故有效碰撞速度计算公式,并整理出一套计算一维正面碰撞瞬时速度的流程图。依照流程图,对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做了具体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以汽车一维正面碰撞事故模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图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出事故车碰撞接触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对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是一件复杂的繁琐的事情,常常为了满足汽车正面碰撞性能而反复的优化下车身的架构设计,导致整个车身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适应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市场上成熟、典型的车型进行研究,分析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规律和下车身架构设计的核心理念,总结出一种通用而可靠的方法作为前期设计的借鉴,以便快速的做好下车身的架构设计,满足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并且节省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5.
移动变形壁障(MDB)是实车侧面碰撞试验时用来撞击车辆的标准试验工具.移动变形壁障前部的吸能块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其性能对试验结果起主要影响.文中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了轿车侧碰移动变形壁障的CAD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所建立的移动变形壁障模型进行了前处理.最后使用Ls-dyna对模型进行求解,将仿真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模型满足标准的要求,验证了模型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某车型设计了一款防撞梁,基于汽车轻量化理念,防撞梁材料采用铝合金。以GB17354-1998为标准,在Hypermesh中建立了防撞梁的有限元模型,调用LS-DYNA进行碰撞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得出防撞梁低速碰撞的变形及位移情况,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整个保险杠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作为消费品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安全保护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被动防护系统中的吸能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并简单分析了其防护吸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对吊杆进行调平。主要工作是在自重作用下,计算拱桥主拱、横梁等各控制截面地内力及全桥变形情况,并确定横梁、纵梁预应力大小。吊杆调平是通过调节吊杆预应力的大小来控制横梁吊点处在竖向位移的大小,使在重力及预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横梁及桥面能回到原设计标高。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7)
介绍了一种新型地铁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各吸能模块的结构及吸能原理。按EN 15227:2008中C-I类车辆碰撞要求对吸能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前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过程中车内相应乘坐位置的乘员胸部和腹部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某车型的前车门防撞杆结构、车门内护板扶手造型和安全带动作策略进行了优化,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在实车上对优化方案进行碰撞验证,有效地解决了该车型侧面碰撞过程中前排假人肋骨受伤的情况,从而全面提升了该车型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为后续新车型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车-车碰撞事故,本文基于现场的车辆停止位置、角度、碰撞后轨迹、车体碰撞位置等现场可勘测信息,对侧面碰撞中一次碰撞的碰撞前速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能量守恒法,结合动量定理,计算机仿真,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模型,并引入能量方法的不确定度理论对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进行求解,根据实际事故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算,得到的变形能及车辆碰撞速度在数值上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及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汽车车架纵梁仍然还是采用压力机进行冲孔弯曲,这种生产方式设备成本高,而且只适合单一车型的生产。伴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车型需求,汽车纵梁数控冲孔技术应运而生。数控冲孔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新设备初期导轨安装,使用中设备地基下沉、基础钢轨时效性扭曲变形,都需要对机床导轨的精度加以调整,因此超长直线导轨精度调试方法在此得到了重点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PAJERO IO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的结构介绍,阐述了吸能转向管柱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所起到的保护作用,并详细分析了转向管柱的各项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FDS和FORTRAN77语言程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组合梁的热-力耦合分析,建立了组合梁的受火分析和热-力性能模型,并对两层组合梁在火场中的温度场、剪切力、弯矩、变形和位移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发现:单室火灾中,梁上部一般为正面受火区域;而最大位移一般出现在正面受火结构的中部位置;对于两层框架结构,其热损伤危险点易出现在火场的邻近区域或对角区域。  相似文献   

15.
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人们将更多地关注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静态和动态指标。本文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变速器安装软垫总成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和模态计算分析。经过分析得出汽车在碰撞时变速器安装软垫应力应变最大,得到其固有频率,为后面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碰撞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共振特性对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标定存在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某车型的正面碰撞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通过Nastran求解器进行了动刚度分析,最终在实车上通过了测试验证,顺利解决了该车型因正碰传感器安装位置存在共振而导致安全气囊系统无法进行正常标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安全气囊ACU主要用于碰撞信号探测、点火信号的管理、气囊指示灯管理、内部和外部诊断的管理、与外部环境通讯管理、碰撞信号输出的管理。因此对汽车安全气囊ACU的安装位置有严格的要求,如因此处共振特性不合格影响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后果会很严重,因此在安全气囊系统开发前期将会对车辆ACU安装位置进行相应的分析。本文探讨某商用车在开发前期ACU安装位置共振特性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安装点特性,结合实际测量结果最终改进该处结构满足共振要求。  相似文献   

18.
某特大斜拉桥前支点挂篮空间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特大斜拉桥前支点挂篮的结构设计,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前支点挂篮结构进行了空间仿真分析,在不同工况下,研究了挂篮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同时基于分析结果及研究结论可供其他工程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桩码头是最普遍的码头结构型式之一,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和水深较大的工程区域。中以长江某码头的实际资料为原型,运用现有常用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阐明了高桩码头基桩的受力变形情况,这对高桩码头基桩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碰撞是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正面碰撞占33.09%。为了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节约大笔的开销,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于前碰撞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