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关键,有利于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文章探讨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并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措施,以期培养更多的合格计算机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立足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是否协调,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定位、中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关系到能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更关系到我国职教人才的自身发展,以及能否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高水平职教人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问题是课程衔接,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管众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69-169,146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辅助基础或是铺垫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多年的传统的教学现状和教学内容的陈旧,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滞后性;所以本文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相融通,教学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连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高职课程的特点、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对高职学生和企业单位的深入调查,探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应如何设置.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艺术类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高职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4)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校企合作模式有效运用到专业发展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在高职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应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师要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科学地将企业文化与教学理念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行企业绩效管理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确保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能够有效推进高职课程的改革,促进核心素养教学。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阐述更新教学理念,顺应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能够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IT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学生就业所需的实践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和计算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徽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灵活解决职业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而高职学生就业岗位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文试从我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设置的现状着手,提出项目式教学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的提高进行分析,阐述了课程必须以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如何运用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恩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高职教育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衔接对高职教育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有积极影响、对高职学生数学数学思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以采用数学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背景、数学教学内容应满足专业应用的需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部分专业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工具应用能力的策略促进高职教育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衔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2)
我国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训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本文在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后,进一步分析引入微课的必要性,构建基于微课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有利于推进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育是基础,中职阶段的课程是高职阶段课程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依据,提出了中高职衔接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最近几年的就业与升学考试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3模式)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和对部分实施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院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意义,并对某些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统筹性规划,并提出创新课程衔接模式的途径,以提高不同层次中高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其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是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内容,通过调研、文献分析等方式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都有很大区别。《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我院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王晶 《科技风》2023,(16):8-10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核心,也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衔接的技术难点,近年来,关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不计其数,针对园艺专业课程衔接的文献也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些文献中理论层面探讨居多,而可行性实施方面偏少,尤其是在涉及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程时,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几乎寥寥无几。本文就以中高职共同开设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在中高职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企业调研、教师访谈等方式,开展岗位需求分析和课程目标定位分析,最终确定中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框架,这不但对中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衔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还对中高职其他专业共同开设课程的有效衔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寻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效融合可带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从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专业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贤 《科协论坛》2008,(4):148-148
本文依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地位及特殊性,根据其特殊性并结合高职院校学制短、学时少及后续课程设置的新要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进行计算机电路基础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程的设置应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9)
当前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学生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衔接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以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