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悄然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因此驾驶员队伍也不断地日益壮大。机动车驾驶属运输业中特殊的工种,它在带给我们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因此,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提高道路行车安全,就需要驾驶员具备更好的素质。本文主要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驾驶技术及心理素质方面展开论述,去帮助更多的驾驶员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汽车在行车途中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驾驶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态度、风险感知与危险性驾驶行为的关系,采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抽样调查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校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架构;模型表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风险性驾驶行为主要受交通安全态度的影响;驾驶安全知识、风险感知主要通过影响安全态度影响驾驶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驾驶知识培训是降低危险性驾驶行为发生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随着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司机朋友对于驾驶工作也提高了重视。所谓的驾驶员主要是指机动车的驾驶员,同时也是安全的掌握者。其中驾驶员的素质对于行车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驾驶员要想做到技术的最优需要专业的教练员对其进行指导,因此,教练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也较为突出。因此,主要对优秀的驾校教练员应该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驾校教练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是机动车的驾驶者,是安全的"舵手",他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安全行车的质量。作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健康稳健的性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驾驶习惯,还要具备过硬的驾驶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启蒙老师,教练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对驾驶员一生中的驾驶行为和行车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教练员在驾驶训练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行车安全、不出事故,并且要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以及提高安全驾驶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列车中,由于高技术的引入,驾驶员要充分地了解其列车上所有的机械和控制系统是很用难的,而且,对这些设备的日常监测工作也自动转到所谓"黑匣子"里去完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帮助驾驶员操纵列车安全、正点地运行,#在紧急情况卜快速准确地响应和处理故障?从认识心理学和工程学的观"点出发,除装备具有高智能的信息显示系统外,还应研究开发适时紧急处理系统,使提供给驾驶员的信息更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记忆的特性,以使驾驶员迅速而准确地响应.4、驾驶员的工作负荷脑力活动是决定脑力作业性质和负荷的主要因素.高速列车…  相似文献   

7.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中应当坚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实用的原则,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和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实际需求,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结,确保在矿井突发紧急情况下遇险人员能够安全避险。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驾驶队伍的日益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驾驶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驾驶人员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因此,所反映出的驾驶员职业道德修养已成为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当前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基本现状;二是机动车驾驶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些不良表现;三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多在加剧道路堵塞的同时,也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培养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作为一名教练员,作者在日常的执教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切磋,共同提升我国的机动车驾驶员技术,保障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交通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汽车交通事故频发。汽车交通安全除了与客观因素有关之外,还与驾驶员的个人心理特征有很大关系。驾驶员的个人心理特征,不仅会影响其对汽车的控制,还会对驾驶安全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驾驶员心理特征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机动车的驾驶安全?这不仅是个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科研机构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车辆的可操控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驾驶员更容易地控制车辆的行驶,同时,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随着移动电话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开车的时候,随时可能会接听电话。那么,这种行为到底会对驾驶安全造成多大的影响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人类大脑很难同时处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大脑对听觉信息的直接关注,使得对视觉信息的处理量减少了。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人在打手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疲劳驾驶和危险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和dlib人脸识别库,分别从人脸朝向、位置、眼睛开合度、眨眼频率、驾驶员手持物品定位,分析物品形态、物品大小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利用YOLOv5算法实时地计算出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和危险驾驶的行为,若存在则通过系统及时给出相应的安全提示。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现行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危险驾驶罪包括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本文将结合具体条文,对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略述己见,以求教于方家。一、关于道路的认定危险驾驶罪规定的行为只能是发生在道路上的,因此“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产品是一种可在机动车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禁止车辆启动、行驶的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通过安全带卡扣与插座的接触,控制机动车的启动系统、点火系统或供油系统,卡扣与插座之间的接触,属于一对一设计,仅有一个卡扣可使该装置工作,实现最大程度上限制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必须系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汽车驾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客观形势,从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面临的常见安全隐患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分析了常见的汽车安全隐患,研究了对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希望给汽车驾驶员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首先从驾驶员检查工作不到位、驾驶员不能保证安全车距、驾驶员驾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汽车安全隐患,其次,从加强对道路交通的设施建设工作、加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安全驾驶宣传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汽车驾驶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运用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对驾驶员安全驾驶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机动车辆的管理,重视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检测,成为整个社会,特别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也为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一、制定适合国情的安全检测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车辆状况、道路条件差别很大,驾驶员、检测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交通管理、汽车产业政策各不相同,鉴于目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中的问题重重,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机动  相似文献   

17.
教练员是培养驾驶员的主要力量,教练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会对驾驶员日后的驾车安全和质量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在教授学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驾驶的安全,同时还要培养驾驶学员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驾驶的水平。主要分析了教练员职责与行车安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系统的设计旨在提高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的自动处理能力,它集汽车测速,车距测量,紧急情况报警与自动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度智能化、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控制距离远的的特点,特别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超声波作为测距及测速的模块。当汽车进入非安全距离时,系统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减速处理并提示驾驶员要小心,而当车再次缩小进入紧急危险区时,系统则会自动报警并紧急刹车以免发生事故。本系统利用Keilc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并通过小车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很好达到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姚建伟 《科技风》2014,(7):234-234
汽车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交通事故的频发、多发,甚至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已经给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已然成为当前交通管理领域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预防和减少公共交通事故,促进公共交通安全、稳定、健康的发展,汽车驾驶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驾驶员素质与安全驾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的相关措施,以期能为汽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各种车辆的需求不断提高,使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机动车已有数量2.4亿余辆,驾驶机动车的人数达到了2.6亿,而且驾驶人数以每年2647万的速度在增长。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不断上涨,导致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但驾驶员的内在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如何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