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生之复杂和嬗变不居,让人深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是人生最难之事,我以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恰在于此——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应该说,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取向也在于此。在“应试”之风欲静不能的当今,这或许有点苛求历史老师们,但当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时,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在传统理念中碰撞,寻求突破和平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仍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历史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调,追求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对历史教学的定位、整合和拓展方面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历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追问人之为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
旅美学者薛涌曾将批判之箭射向高考作文命题:“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年轻人‘发现自己’。高考作文就应该鼓励孩子们写自己的人生,看看他们从自己已经有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生活越丰富、经历越广阔、对自己的‘发现’越深入的孩子,就越有资格进大学。如果下一代的精英只会龟缩在父母和老师准备的安乐窝中‘说安’(北京高考卷作文话题)、自嘲、品评俊男美女的广告和流行音乐,我们未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1]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为了准确诊断中学历史教学"‘人’缺席、‘价值’缺场、‘教育’缺位"的现象症结、探研解决良策,江苏省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从2011年起,立足"价值立意"和"学术视野",以时代性价值取向为视角,把历史教育目标置于当代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以"问史"论坛为平台,以教学实践为展台,通过援引史学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实现学术研究的下移、转化和通融,构建具有时代性价值取向的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养  相似文献   

5.
史俊 《山东教育》2012,(Z4):22-23
2012年4月25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刊文说:"‘如果你是孔融,会不会让梨?’最近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位学生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号。"这让人陷入两难:"‘让’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弘扬。但‘不让’是一个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出了‘自己心里话’,敢于表达真话又是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要让学生‘乐学’,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感到读书是一种快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教学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任鹏杰主编说:“历史教学。除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因此,“育人”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诉求,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内涵。确立历史课...  相似文献   

10.
丛鲁江 《中国教师》2009,(18):57-58
<正>在教育改革中,我校确立了"绿色教育",以及"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所谓"绿色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主张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坚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实现"绿色教育",必须正确处理规范与和谐、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读《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的一篇文章《语文:要突破"术"的桎梏》,文中摘录了于漪先生半个世纪的教育理念:要实现语文教学以"文"育"人",让学生真正的"悟""道"了,语文教学才会最终走向"以‘道’驭教"的春天. 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连他这样的大儒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都深感无奈,要实现于漪先生以"文"育"人","以‘道’驭教"的终极理想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质疑,让学生自主地去学,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突破了.  相似文献   

12.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固化"。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基于海德格尔的"让学"思想,提出"‘让学’课堂新常规",践行"轻负担、高质量、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让学’课堂新常规"以生为本,从"让热爱""让实践"两个层面改变了课堂价值取向,催生了新的教师行为,构建了新的课堂关系,形成了校本特色教育。"‘让学’课堂新常规"为教师课堂实践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在各学科的操作中,因学科特质形成不同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内著名教育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教授高度评价我省"百课万人",并给予深刻的解读。顾教授结合自己在上海青浦县主持20余年数学教育改革实验的人生经历,深有感触地说,"我喜欢到浙江来,浙江有很多创新经验。浙江教科院的‘百课万人’现场会,把青年教师从教学的‘边缘参与’推进到‘中心参与’。从课型、案例、课例研究入手,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让教师在课堂拼搏中走向成熟和追求卓越,‘百课万人’为名师的成长创设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高考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亮点"已然是考场作文的杀手锏,在作文实践中,怎样运用自己的慧心巧思,对文章"略施粉黛""巧改罗裙"?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多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教育》2012,(16):9
"艺术课程就是教师通过艺术课程的设计,以特定的教学步骤,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不同文化的经典艺术,并通过欣赏、描述、解释、分析、反思等活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爱’‘欢乐’‘痛苦’‘悲伤’等典型的人类情感。"——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滕守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6.
读了任鹏杰主编《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一文,百感交集,不由自主地写了如下文字,希望能得到同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依风小语:同学们想必还记得,本刊2008年第3期"时文英华"栏目选编了孙郁的《美国的语文书》一文,文中指出:"华夏文明几千年,教育的根底却是让人‘信’……美国的语文书也有这一共同点……不过还有一点不同,就是不都让人去‘信’,而是让人生‘疑’。"孙郁先生是读到了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之和谐”为其艺术教育的理想和最终目标,围绕“审美艺术教育”的内容,探讨其艺术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其深入民间的审美艺术教育,使美育的学术道路从此得到了延伸,并透出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美术教育涵义颇具争端的潮流中,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又具有很大的调和性,极具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教育方式,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主学习,让学生体会做老师也是不容易的,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和其教学方法,因此,我班开展了"今天我‘当’老师"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小学内,有学生说:"每一天走进学校,我都很快乐。因为当我想看书时,随处可以拿起一本书来品读;当我想找人倾诉时,这里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同学;当我想展示自己时,这里有‘大家讲坛’‘童话梦工厂’等很多平台……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所有的愿望!"有老师说:"我们学校倡导‘悦文化’,这不仅仅是一种价值体现,更是一种人生追求—乐观豁达、积极有为,我们工作得很快乐。这里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有家长说:"在这里,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释放。学校倡导家长以身育子,不推卸责任,并学会欣赏自己的教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