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发展性价值,是指基于"生态的价值"基础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主要表现在: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帮助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整体利益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与最终归宿.而灌输和接受是其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价值。它表现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生态价值的途径是宣传和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汲取优秀人文理念,关注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公共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两课”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优势,进行生态价值观渗透和生态意识的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要切实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然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解释功能,使其在引领生态思想、主导生态舆论、教化生态道德、锻造生态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人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解释功能得到充分释放的关键在于创新,要在宣传教育内容、对象、渠道、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合理有效的宣传解释体制机制,真正推动和谐生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生命的本真意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帮助人们调整思想和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郑哲 《教育与职业》2008,(15):109-110
加强对高职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奠定和谐的自然观、价值观,运用生态伦理认识、观察、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自然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社会意识,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其中蕴涵着传统生态意识。本文从儒道"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出发,通过对孔孟、老庄及荀子"天人"观的分析,揭示儒道"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对"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传统生态意识进行透视和阐释,从而分析现代生态意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借鉴和超越。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转换,实现从传统生态意识到现代生态意识的飞越,必须观照人类的终极关怀,树立人类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自然生态美育使入获得关注自然、尊重自然的感受和认识,树立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生态意识,并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自然生态美育作为生态美育的核心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实施生态美育的途径主要有:树立生态意识,欣赏生态美;提升精神境界,努力创造生态美。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教育”已愈来愈凸显其在高素质建设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最基本要求。适时地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可以为明天的全社会普及生态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因此,如何按照和谐社会对其建设者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人的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加强人的和谐意识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是要建立物质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精神和谐。以和谐为中心的生态美育,对促进入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加强生态美育,重视精神和谐,各方面要相互配合,积极培养人的和谐意识,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和谐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和谐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内容和方法上要突出和谐这一主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引导道德提升、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谐心理等社会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三种意识;应该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就造成了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目前生态危机严重的状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更新观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教育;要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要创新教育方法,推进高校生态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教育"已愈来愈凸显其在高素质建设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基础要求.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公共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先秦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生态思想的源头,从其生态思想中挖掘环保意识、消费意识、生命意识等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人们正确生态意识的树立与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对具有代表性的儒、道、墨三家的生态意识进行辩证吸收,能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向度,直接与社会公民的生态意识形成相关.社会公民生态意识的形成是由文化、法律、伦理、制度等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讨生态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既是理解国家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所作努力的重要向度,也是进一步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活经历的特殊性,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比较复杂,道德观念迷茫,亲情关系淡化,法制与权利意识薄弱。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共识,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政府、村(居)委会及教育机构要提高对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状况的研究,从改善民生做起,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教育”已愈来愈凸显其在高素质建设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重视小学生的生态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生态意识水平的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