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学期,我校大力推广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将课间操时间延长到30分钟,保证了"大课间"的时间,并扩展活动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以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我们在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让学生开心地玩起来、如何对分散的"大课间"活动  相似文献   

2.
付出与收获     
<正>方案指导行为,亮点造就成功。本次活动大课间展示方案没有确定之前,所有人都非常迷茫困惑,不知努力的方向,直到分析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将大课间活动确定为入场自由跑、图形跑、素质操、分组练习、放松练习五个部分后,各项工作才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时间却显得非常紧张,通过此事我们应该认识到,尽早确定方案,方能指导各项行为。整个展示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利用大课间的每一分钟"和"各个环节无等待",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5.
我区教育局围绕中央精神根据区内各校特色文化品牌,植入体育因素,以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为抓手,实现了文体活动的交融发展、相互促动。我们在推广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全区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社会的较高评价,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为了充分利用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我区各校在"绿色、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以"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为目  相似文献   

6.
<正>在大课间活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受制于场地狭窄、班级学生多等情况,无形中给大课间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设计,最经济、最合理地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并科学地谋划学校"小天地",高效创设课间"大活动",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更是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0,(2):80-82
<正>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小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玩"得起劲、"玩"出名堂、"玩"得持久,充分体现目标引领在体育大课间中的独特作用,是合肥经开区学校近年来努力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007年以来的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不仅在时间上增加到25~30min,而且在名称、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子福 《体育风尚》2020,(1):215-215
小学教育虽然简单浅显,但它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今后的学习才会更加的轻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音乐体育等课程过于忽视,动不动就出现霸课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标中,将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放在了突出位置。本文从"在大课间活动中给学生灌输正确运动理念""在大课间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课间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讲述了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课间大活动是景莲小学专门安排30分钟让学生正常发育和得到彻底放松、休息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过去我们对课间大活动的目的认识不深刻,不够重视,使课间大活动过多流于形式,爱抓不抓,爱理不理,忽视了实际放松效果,造成学生在课间大活动中动作涣散、精神萎靡不振,且组织纪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一、品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成立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研定品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9,(6):24-2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1、2-2、3-3"改革理念,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体验大课间的乐趣,在快乐体育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课间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周杨 《校园足球》2020,(2):60-61
足球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锻炼体魄、强健身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有力举措。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巧妙地设计活动形式,让足球大课间活动充满趣味、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13.
操场面积小是许多城区小学课间活动的一大难题。我校是实验小学,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全区学生人数排第一,约3500多人。我校的操场是200m跑道,加上左右的硬化路面,操场可使用面积也不足4800m2,人均不到1.5m2,但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却开展的"有声有色",说她"有声"是因为在课间活动时每个学生都随音乐在唱歌,说她"有色"是因为我们整个活动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14.
2.进行科学的、民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我们一是健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负责人的职责,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民主管理进程。不但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他们自律自管的积极性,学生体协自始至终组织、指导和管理着整个大课间活动。全体教职工也都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之中,或渗透到学生中间去活动,或组成教工方队参加活动,和学生同台竞技,既营造了全民健身、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把全面的过程指导落实到…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深圳市景莲小学试行课问大活动,学校每天专门安排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彻底放松、休息。但过去我们对课间大活动的目的认识不深刻,不够重视,使课间大活动过多流于形式,爱抓不抓,爱理不理,忽视了实际放松效果,造成学生在课间大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校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约束了学生的活动,运动方式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所以打破传统课间活动方式,在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舞蹈、健美操、兔子舞、武术、游戏、球类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我们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9,(4):45-46
2006年在"阳光体育"、"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等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大课间得以推广,政府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编入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来抓,更把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情况作为学校与校长考核的一项内容,2006-2019年,十几年来,体育大课间得到极大发展,涌现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大课间的发展经历从展示性到实用性,从个人理解到共同认同,发展的道路充满着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苏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数学校都能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也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学校仍无法达到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苏州市中学大课间活动主要采用统一做操和统一跑步形式,活动形式单一,致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场地器材的短缺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等。苏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活动内容较大课间活动丰富,但缺乏较规范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适其能而动、量其体而做、激其趣而为",学校把具有实际内涵的健体目标贯穿到学生大课间活动体系之中。为了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活动按三个篇章内容进行,按时进行轮换(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