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多少次步入课堂,聆听名师授课。我惊叹于名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举重若轻的课堂调控能力,痴迷于名师游刃有余的教学技巧,陶醉于名师启人心智的语言艺术。名师的课堂处处体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坚持名师的根基在课堂、名师的培养在课堂、名师的舞台在课堂、名师的效应在课堂的培训理念和课题引领、聚焦课堂、实践研讨、专业提升的培训原则,努力把名师培养基地办成学习的共同体、实践研究的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成为学员学习交流实践研究的平台和演绎学习收获展示教学特色与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1,(3):62-62
我们坚持"名师的根基在课堂、名师的培养在课堂、名师的舞台在课堂、名师的效应在课堂"的培训理念和"课题引领、聚焦课堂、实践研讨、专业提升"的培训原则,努力把名师培养基地办成学习的共同体、实践研究的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成为学员学习交流实践研究的平台和演绎学习收获展示教学特色与  相似文献   

4.
“名师是大树”,他们的高度使得他们成为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示范性力量。名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名师的课堂是被模仿的对象。不过,大多数教师都发现,学得名师一招一式容易.学得名师教学智慧和精髓难。名师教学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怎样才能透视名师开满鲜花的课堂,不断学习名师的优秀经验乃至精髓。从而最终改善、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在第七周举行了名特优教师的示范课。名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名师的课堂从来都是被模仿的对象,但大多数模仿过名师课堂的老师总是很沮丧。哪怕他们采用和名师课堂完全相同的课堂形式甚至是课堂语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课堂并没有生机,更不用说达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名师课堂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名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鲜明的个性化追求,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学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近年来推出了“课堂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供广大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该活动注重揭示数学教学本质,展示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树立课堂教学示范;学名师教学,模仿名师上课,把“名师效应”迁移到普通课堂,传播“名师课堂”正能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常上示范课或研究课的教师展示出来的精彩课堂,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名师每一阶段"熬"出来的课堂代表作,都是名师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我们要悉心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熬"的精髓,在分享与体验名师课堂的精彩中,积攒成长的力量与方法,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经常上示范课或研究课的教师展示出来的精彩课堂,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名师每一阶段“熬”出来的课堂代表作,都是名师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我们要悉心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熬”的精髓,在分享与体验名师课堂的精彩中,积攒成长的力量与方法,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从观赏名师的课堂,到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们的迷茫集中在一个点上:该怎样学习名师。 我们认为,学习名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行动。我们提倡以名师的课堂所折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来反思我们的教学现实,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走向专业成熟和精进。  相似文献   

10.
杨雪枫 《甘肃教育》2010,(11):17-17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一线的教师有许多困惑。许多培训往往只是听讲座、听报告,效果不明显,回到课堂时,又不得不走自己的老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线的老师不知道怎样向名师学习,或者说不清楚向名师学习什么,因而出现了听名师讲课或讲座时心潮澎湃,回到具体的课堂时却心灰意冷、无所适从的现象。那么,我们到底应向名师学习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他们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们大相径庭。有些教师也常抱怨:我用的是名师的设计和语言,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描红"是学习名师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名师教学案例可以作为普通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模本,促进普通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紧随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本文从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定义、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选择、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课堂应用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借鉴名师,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途径之一,怎样学习名师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宝马雕车香满路"呢?一、结合名师闪亮点名师的课堂总有让我们拍案叫绝的精彩亮点,我们不仅要吸收消化,而且要问自己:这样的亮点在同一篇课文中如何借鉴?其他的文章可以借鉴吗?这样就可避免纯粹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5,(7):24-2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平为什么起名"讲台上的名师"?我们有两个思考。第一,名师必须出在讲台上,名师必须出在课堂上。课堂应该是锤炼教师四有特质的熔炉,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水平应该是教师师德、师才、师能的综合呈现。教师在课堂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真正成为名师。第二,我们要为名师展现他们的教育理念搭建平台。所以,我们要在市区两级教师培养的基础上,站立在全国名师的制高点上,学习借鉴,探索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交流,搭建名师展示学术思想、专业水平的展示平台,上海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美在课堂。教师,美在课堂。成长中的生命,美在课堂。课堂之美,美在教师职业生命的尽情绽放,美在学生生命的自然律动,美在课堂节奏的自如开合,美在课件媒体的和谐组合,美在文本负载的知情契合,美在春风化雨的生命滋养……吕叔湘先生说“: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伟大的艺术家。”每一个时段,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代表着当时教育文化、教育哲学、教育审美的著名教师,积淀了深刻的、对后世具有启迪性的教育思想,形成前后相继的教育经典。对于基层教师,学习名师的魅力课堂,这是既现实而又颇具人情味的。基于此,我们试图从对当代名师的经典课例的立体阅读中提炼出一个能够体现名师课堂特征的美学词语,从课堂审美的视野,给一线教师以鉴赏式的把握。需要指出的是,名师的课堂魅力,是名师们长期积淀和不断超越的结果,是名师们教学思想和个人魅力的稳定表现,是名师们对教材的审美发现、教学方法的独特创造、课堂氛围的个性营构、教学媒体的巧妙运用、课堂节奏的恰当把握和教学机智的超常发挥,绝非一日之功。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形成自己的气韵、风采和风度,是我们走近名师的唯一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并模仿他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任何一节课的语文教学目标都应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精神的丰富与人格的完善为追求。名师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放眼名师们的课堂,其中肖培东、王君两位名师在引导学生品析文本方面下足了功夫,其课堂堪称经典。下面对这两位名师的阅读课堂作几点赏析。  相似文献   

17.
从观赏名师的课堂,到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们的迷茫集中在一个点上:该怎样学习名师。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曾多次聆听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教育名师的精彩课堂,多次观摩名师的课堂,翻阅了大量与名师们有关的书籍,他们的课堂无不在创造幸福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名师课堂”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均衡重点打造的“三个课堂”之一。文章以香洲名师课堂为例,探索了基于名师在线授课中心的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香洲名师课堂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并在总结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开展名师课堂活动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名师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通过模仿,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 我觉得学习书法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大多要描红与仿写,我觉得模仿课就类似于描红与仿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这种模仿还是需要的。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名师的教学艺术。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师的课堂,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而应该不断地去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把名师的一些具体“招式”从整个教学情境中剥离出来,生搬硬套,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