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生形体养成训练价值与策略,首先简要分析了形体与小学生形体养成训练;然后总结概括了小学生形体养成训练的价值,说明小学生形体养成训练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小学生形体养成训练具体策略,即多种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形体养成训练兴趣;多样训练活动开展具体课堂形体养成训练;基于竞赛提升形体养成训练效果;学生活动促进形体养成训练创新;及时评价学生形体养成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姜勇 《德育信息》2002,(2):10-11
小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如何把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打好写作基础,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当今小学生作文写作习惯养成中普遍存在写作积极性不高、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缺乏等问题,本文就此分析影响小学生写作习惯养成的原因,并制定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他组织"、"自组织"以及"他组织和自组织并存"的特征。在"他组织"的积淀下,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朝着"自组织"学习迈进,逐渐走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基于学习实践的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他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逻辑起点;"自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保障;"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本真追求。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思想品课上学习的内容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高效率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小学生优秀习惯的养成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主要讲述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孩子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好的教学习惯。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的引导张腊梅一、养成良好习惯,克服畏惧心理小学生对作文课产生畏惧心理,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呢?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我们首先要...  相似文献   

8.
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抓起金树侠荆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养成教育,要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是规范教育与管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做法是在熟记规范的基础上每月总结规范落实情况,并实行循环红旗制。一...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家教互动策略、习惯口诀法、良好的评价鼓励手段都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本文主要以潍坊市某小学为例,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生在文明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可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从家庭角度和学校角度分别加强对农村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方法,从而分析小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美兰 《小学生》2011,(5):42-42
养成教育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心理的养成、行为规范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养成、艺术兴趣的养成以及其他素质的养成。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下面我们来听听这样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个人今后发展将产生长远性影响。因此,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少年儿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形成好的习惯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16):3-4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绩的核心因素,同样,也是小学生养成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小学生期间,教师不仅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有所关注,同时,也应该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格外注意,这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而过程性评价的出现,能够贯穿于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全过程之中,实时监控小学生的状态,从而为后续小学生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文章针对过程性评价中,小学生衣着整洁、注重细节、爱护环境、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约束与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懂礼貌、守纪律、有责任感等。研究证明,越早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既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来自小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可塑性很大,只要在行为习惯方面加以正确的疏导,引导学生客服不良习惯的养成,就能促成健康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找出症结所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间,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有着相应的机制。作者提出了一定的养成策略,认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是由于自身在长时间周期运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运动锻炼的一种认识,并且慢慢转化成自己的信念,坚持进行锻炼的一种行为。养成的策略包括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制度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一定体育知识宣传和体育锻炼氛围的熏陶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锻炼约束。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性格是万事成功的基础,小学期间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加强小学生性格的养成,培养小学生的性格,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性格的养成做出相应的努力,只有协调起来做事才会更显示出社会对学生的关爱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下一代优秀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环境和氛围,还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来说,还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形成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乃至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本文就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