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由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CPU芯片“方舟一号”已经宣告成功。它是我国生产的第一个0.25微米、32位的CPU产品,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这种CPU芯片“方舟一号”  相似文献   

2.
留学新闻     
归国学子研制出我国首枚CPU芯片等 7月 10日,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等4家权威机构在北京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第一枚实用化的32位CPU芯片——“方舟-1”(Arca-1)宣告诞生。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切信息设备的心脏,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方舟”是中芯微系统公司所研制的系列CPU的品牌名称,“方舟-1”为方舟家族的第一个产品,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高度集成的CPU芯片,它集成了一个32位的“方舟”RISC微处理器核心和大量的片上设备,可应用于网络计算机、宽带智能终端、机…  相似文献   

3.
第一台电脑心脏和核心系统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纯“中国造”计算机在京面世。这台网络计算机(NetworkComputer,简称NC)的心脏是结束我国“无芯时代”的北京中芯微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方舟芯片,在经过一年时间的测试、实验、软件开发后,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采用这一“中国芯”正式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计算机——神州数码NC。 信息时代,人们追求的是运算的速度和硬件的配置。网络计算机(NC)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网络计算机全球需求将达到414万台,市场增长率为80.7%,中国的NC市场将有50多万台的市场容量。 以前,中国的计算机应用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芯片依赖进口,提高了生产成本,售价较高。今后,完全国产化的计算机将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  相似文献   

4.
给自己的电脑装一颗奔腾的“芯”,是许多电脑爱好者的愿望。这颗“芯”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一些接触电脑不太多的朋友来说它还是一个很陌生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颗让人心动不已的“芯”吧。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芯”指的是电脑非常重要的一个构件: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可不要小看这个只有火柴盒大  相似文献   

5.
2002年.“龙芯1号”芯片研制完成,这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主开发的中国第一款通用CPU,它结束了我国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电脑核心部件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3,(16):10-10
“亚洲天团”五月天“诺亚方舟”演唱会7月19、20日荣誉返航“奇迹之地”上海体育场,“第二人生号”战车绕场—周热唱四曲,全场互动荧光棒营造最震撼变色方舟。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计算所研发出实际性能与奔腾4水平相当的“龙芯2号”通用CPU,比“龙芯1号”性能提高10至15倍,从而使“中国芯”与国际主流芯片的差距由过去的6年缩短到3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5,(1):92-92
由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自主设计、上海宏力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制造,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视一号”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芯片最近在上海投片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从系统设计、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整机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数字电视产业链已经贯通。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11月28日,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款无须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的CPU的问世,标志着国产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上攀升至新高度。20多年来,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筚路蓝缕,开辟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国产芯片逆境突围之路。这条“龙芯”成长之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芯片破局之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如果出现飞行员无故被弹出舱外、战机突然爆炸、密集的炮火射向己方阵地等奇异的现象,请不要惊讶,因为那很可能是暗藏在已方控制系统中的敌方芯片取得的“战绩”。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芯片为主要作战对象的“芯片战”必将成为未来信息战的重要角色。“芯片战”是指对敌军事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分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PU)大做文章,使对手的C4ISR(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武器打击系  相似文献   

11.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8):30-31
据香港理工大学6月2日发布的新闻称,这组名为“岩芯取样器”的太空仪器将负责在火星探取土质样本,被认为是人类解开火星生命之谜的关键工具。 ( 据中国新闻社)系统级芯片设计平台研制成功中国芯又添新成员全国首家系统级芯片(SoC)设计平台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电子中心搭建成功,并于5月中旬参与完成世界第一块32位S698处理器芯片成功研制。主设计师喻明艳博士宣布:这标志着我国不但拥有微处理的研究与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硅谷找到了核心的系统设计平台。S698处理器芯片是继“方舟”、“龙芯”、“众志”之后,又一具…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的计算机,不管是品牌的还是组装的,无论是台式的还是笔记本,关键零部件,特别是其中央处理器(即我们常说的CPU),大都是人家的产品,人家的技术。至于其他涉及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国产CPU寥寥无几,即使是自己的,往往和国外相同产品相比都有很大的距离。没有芯或落后芯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眼睁睁地看着利润的大头被人拿走,国内最具实力的公司也摆脱不了的“扣工”命运;国家安全赤裸在别人眼皮底下.危及国防。在这样的态势之下,我们在努力、要雪耻!一颗颗“中国芯”便在这样的悲壮氛围里诞生。  相似文献   

13.
曹红艳 《科技文萃》2001,(10):10-12
中国号称是世界计算机大国,2000年销量超过4百万台,国产超过2百万台.可是细心的人们总能在计算机外壳上看到这样一个标志“Intel Inside”,即“里面是英特尔的芯片”.说穿了这种所谓的国产高技术产品,只是穿了个国产外衣,“芯”是外国的,核心技术是外国的,赚钱的部分还是外国的.  相似文献   

14.
2002年,"龙芯1号"芯片研制完成,这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主开发的中国第一款通用CPU,它结束了我国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电脑核心部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2.“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3.我国发现首个储量达6000多亿立方米的世界级大气田。4.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5.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6.我国研制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一号”。7.浙江农科院培育出世界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8.“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9.北大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10.联想推出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计算机。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科学家首次大批…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11,(12):14-14
中国海军出访拉美4国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于当地时间10月21日上午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始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7.
芯片技术是我国现阶段最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兼具全栈式理论知识与全链条工程能力的人才,是破解我国芯片“卡脖子”困境的关键。而要大规模培养芯片人才,需要降低培养门槛,在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下,通过科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知识融通、理实结合。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生一芯”教学改革项目为例,分析其在实践中构建的全栈式、全链条、大规模、低成本OOICCI芯片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要素,从资源支持与组织建制、培养过程设计、主体行为激励三个方面剖析其实现机制,为科教融合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元2054年,人工智能专家理查德·斯特曼在其《智慧起源》一书中指出:倘若计算机芯片中单位面积上的逻辑控制元件的数目达到临界值,则计算机将会自发产生某种自我意识。斯特曼博士也因为这项伟大发现而获得当年度的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并且被誉为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公元2099年,每平方厘米集成三兆亿个量子逻辑开关的代号为“智慧一号”的计算机芯片由 Inter 公司首先制造成功。同年  相似文献   

19.
一间大约9平方米的房间,除了一张办公桌之外,就是一张单人折叠床了,床头则堆放着方便面、饼干等方便食品。这,便是胡伟武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办公室。胡伟武见到记者,笑着问:“今天几号了?”记者一愣,他接着说:“最近又加班,我不知多长时间没回家了。”记者这才明白,每次他在电话里说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并不是借口。为了不耽搁他的宝贵时间,我们很快进入了采访主题。2002年8月10日清晨6时,这在我国计算机领域里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从那一刻起,中国人结束了只能用外国人的CPU造计算机的历史。翻开中国计算机事业崭新一页的人就是…  相似文献   

20.
后来者AVS 11月30日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颗芯片安静地躺在宁波中科集成电路中心的展台上.这枚被标为"AVS101"的芯片,中文名称是"凤芯一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