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县市报全面发展的朝阳时期。面对新世纪的即将到来和新世纪到来前的全国报刊整顿,“如何跃上新台阶,走向21世纪”,已成为县市报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紧迫课题。结合东台日报的实践,我们觉得: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县市报的全面发展,是县...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在一家市报上看到了一则由该报记者写的消息:该市美术家协会某会员被载入《21世纪名人录》。读后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忝为该市小民,忝为该市文化圈内的一分子,竟然没听说过这个“21世纪名人”,遑论一般市民。21世纪才开了个头,就有人忙着做世纪名人啦,待到世纪末大盘点时,还不得“神州处处皆名人”?世纪伊始,就有什么《21世纪名人录》堂而皇之地出笼,可见这个名人录是何其粗制滥造!这个常识,报社的编辑、记者不至于不懂吧?如果说懂,为什么稿子还一路“绿灯”见诸报端呢?且不说他这个“名人”是怎么弄来的,是…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地市报已经成为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新闻生力军。21世纪的到来,又必将给地市报发展带来更加有利的机遇———与新世纪伴生的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信息来源将为地市报实现新飞跃插上有力的翅膀。当然,新世纪的到来,也对地市报提出了严...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我们新闻工作者,是站在时代巨轮前的“哨兵”,是报春的“燕子”,在营造知识经济环境、传播知识经济信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方面,肩负重任。当前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宣传手段,我们地市报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采编形式和手段,才能在新世纪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河池日报经过努力,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河池位于桂西北,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在新世纪到来之时,河池迎来了新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随着新闻媒体逐步由吃皇粮的“事业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稳步发展的“企业型”转变,进一步加大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力度,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地市报必须面对的一个非常严峻且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广播电视追求“频道专业化”、网络更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快速而全面地获取新闻信息,对于读者来说,已经变得相对容易。当“独家报道”越来越困难,能否向读者提供“独家观点”,也已成为目前不少地市报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所采取的重要办报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04,(1):28-31
2003年,在中国报刊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经过全国性的报刊整顿,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把地市级党委机关报纳入重点党报行列,这为地市党报做大做强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那么,在2004年新的一年里,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这是摆在全国地市报社长、总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不少地市报的社长老总们正在满怀豪情、精心策划和描绘着美好的明天。我们衷心祝愿全国所有的地市报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图,办报经营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8.
谈“稿荒”的成因与对策余茂君,汪植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就拿地市报来说,曾几何时,还是“上稿难”、“用稿难”的呼声不绝于耳,可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报纸的扩版增期,却出现了另一种反常现象:“找米下锅”、“等米下锅”乃至“...  相似文献   

9.
《采.写.编》2008,(6):65-65
11月23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黄暨改革开放30年地市报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宜昌举行,活动中表彰了“中国地市报百强”。保定日报社在全国300多家地市报社综合考核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地市报报业发展50强”,并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中国记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出版社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于国华人类社会将结束20世纪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党中央明确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市报人》2007,(8):18-20
大家好,十分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大家相聚在这祖国的最东端美丽的连云港市。2005年金秋十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北石家庄市召开五届一次年会,进行换届选举后,又于今年初夏时节,在这里召开五届二次年会。这次年会的主要议题,除了研究中国地市报的有关会务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举办“三创新”的研讨会。全国地市报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地市报市场振兴计划,突破性地加快地市报业的发展,靠什么作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县市报和自己的读者一起即将迎来崭新的 21世纪。 新的世纪将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读者寄希望于县市报的是全方位的信息,这就给21世纪的县市报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 县市报的三重视野 县市报是综合性报纸,不是行业报,更不是“工作简报”,作为县市委的机关报,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廓大采编视野,尽可能地满足信息时代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县市报的视野应该有三个层次。 1.“区域化”地方视野 …  相似文献   

13.
一句话新闻     
近日,来自全国60多家地市报的领导及专家100多人来到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芜湖,参加了主题为“创新、发展”的地市报新技术研讨会,并参观了芜湖日报爱克发南极星XS(:Advantage)CTP的现场演示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爱克发公司及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4.
把握时代脉博走向时代前沿──关于“21世纪媒体发展与新闻教育”的思考肖晓冬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机会的世纪。立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这一个现实,我们可以断言,人类在21世纪可以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而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全国地市报工作者了解三峡、认识三峡、更好地宣传三峡工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于4月至6月,有计划地组织地市报工作者进行了“三峡行”易地采访活动。来自全国18个省区50几家地市报的150多位编采人员参加了这次活动,普遍反映收获颇丰。“三峡行”易地采访每批为期一周,从三峡工程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8,(12):20-21
2008年11月23至24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改革开放30年地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会议,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诞生地——湖北宜昌市的桃花岭饭店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74家被评选为“中国地市报百强”的报社和10名被评为“全国地市报社‘十佳’社长总编辑”的个人;同时举办了地市报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的高峰论坛,12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参加了论坛发言;  相似文献   

17.
陈永健     
《中国地市报人》2010,(10):M0003-M0003
陈永健 河北保定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高级编辑。 近几年保定日报社获得“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中国地市报报业发展50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年嘹亮的钟声,改版后的《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又与您和成千上万的读者见面了!《中国地市报人》杂志这本薄薄的月刊,既是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会刊,亦是您,特别是全国地市州盟报从业人员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知心朋友。也正是在您及广大读者的关爱和呵护下,《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从1994年创刊、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传播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培齐新闻人才,服务地市报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地市报是全国平面媒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的新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报纸经营被真正推向市场,如今在报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告经营作为地市报媒体经营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使地市报广告经营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摆在地市报广告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张全 《新闻前哨》2003,(1):45-45
21世纪的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增强报纸的活力。6年以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流动记者”的组建: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一般发行量有限,广告源受地域性的限制,相对于大报,待遇等条件相对差一点,没有很强的吸引力,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