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天讲“吃亏、吃苦、吃气”,可能被有的人讥为傻瓜 ,但在大众日报社 ,这确确实实是一种主流风气。“三吃”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有着 60多年历史的大众日报社 ,有这种好的传统。战争年代 ,老一代大众报人历尽千辛万苦 ,有 3 4 0多位职工献出了生命。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 ,1 996年去世前留下遗嘱 :把骨灰埋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山区的云头峪。如今 ,匡老长眠之所 ,已是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我们每次去扫墓 ,都受到奉献精神的教育。今天的大众报人 ,继承发扬了老一辈培育的奉献精神。过去的 1 0年 ,社级领导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2.
宋建中 《传媒》2000,(2):22
1999年7月1日创刊的《鲁中生活日报》,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社主办的一张子报,由生活日报和大众日报社淄博分社主办,该报是一张立足淄博、面向鲁中的生活类晨报。《鲁中生活日报》尚未创刊之时,淄博分社就明确了这张报纸要走“多渠道发行”的路子,并成立了“淄博大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确定了采用“邮发”、“自发”、“民间发行”、“报贩零售”等多头并举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齐鲁晚报这几年变化较大。得力于改革的推动。作为大众日报社的综合改革试点,晚报逐步建立起一套较有生机和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用形象的话说,“大家捧个‘瓷饭碗’,不吃大锅饭,吃得有滋味,干起来有劲头”。(一)“大锅饭”一人一勺,干好干孬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因为不公道,许多人就憋气,憋来憋去就松了气,不愿出那个力了,于是,记者越写越少,编辑越编  相似文献   

4.
年前,山东枣庄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枣庄日报社与山东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期新闻业务讲习班,共培训市直和区(市)直厂矿企事业的通讯报道员150余人。这次讲习班的七名授课教师,全部由大众日报社获得中、高级新闻专业职称的编辑、记者担任。分别讲授了“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编辑对稿件的要求”、“采访体会”、“漫谈新闻采访”、“谈谈新闻价值”、“新闻报道与新闻改革”等专题,受到学员的欢迎。理论学习结束后,学员按系统、单位  相似文献   

5.
傅绍万,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1982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至大众日报社工作,历任总编室副  相似文献   

6.
全方位、多角度、大跳跃——半岛都市报闯出一片新天地大众日报社青岛分社成立不久,大众日报社党委决定在青岛创办一张都市类日报,分社上下迅速开展了报纸的筹办工作。“借鸡下蛋”寻场地办报首先要有场地。筹备组测算发现,办报场地需要600多平方米,按青岛市中间价计算,要投资200多万元,而分社资金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报业大改革、大发展的年代。我们大众日报社也紧迈着前进的时代步伐:1990年起,大众日报社经营部门率先实行了处级领导干部聘任制等单项改革;1992年起,齐鲁晚报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大众日报着手准备报纸扩版、改版;1995年起,在全社酝酿并实施综合改革,着手制定大众日报社“九五”规划;1997年起,为准备建立报业集团进行多项整合,酝酿筹建分社及吸纳、创办新的报刊。应当说,我们的改革还是很顺利的。尽管有困难,充满着矛盾,也有失误,但没有发生大的波折,没有出现反复,取得了超乎预料的圆满和成功。这里边很…  相似文献   

8.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于2015年11月10日正式开馆.作为大众报业集团文化建设的大事,社史陈列馆已成为研究我们党新闻事业发展脉络的重要阵地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位于大众传媒大厦,运用大量珍贵的文稿、图片、实物档案等,以雕塑、绘画、景观、电子视频等多种现代展陈手段,以时间为序,分“号角与旗帜”“使命与担当”“光荣与梦想”“家园与基业”4个单元28个板块,讲述了大众日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76年的变迁,展示了大众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报人风采.  相似文献   

9.
1990年 6月,我回到已经离开两年多、曾工作过近20年的大众日报社。1992年3月,作为党委书记、总编辑主持大众日报社的全面工作。其时,正值我国报业蓬勃发展的春天,我们怎么办?改革、实干,解放、发展生产力。但这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正常、协调的内部关系和良好的社风。如果一个单位歪门邪道成风,职工心情不舒畅,还侈谈什么改革、发展?常委会上我讲了自己的想法:把大众日报社的事情办好,不能只靠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要搞五湖四海,依靠全体职工,特别要靠党委班子的集体领导和清正廉洁。我们9名常委,从四面八方来到一…  相似文献   

10.
文华精神--在纪念文华图专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各位同学: 我讲的题目是《文华精神》。今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有些紧张。在座的各位之中有我的老师,我所讲的事情有许多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这个主题并不是我的创意,只想跟着先师的踪迹,沿着他们的经历追溯“文华精神”。 在70年前,一个友好的外国朋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文华精神。他把“文华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即创办人的精神、维持人的精神和学生的精神。当时文华图专只有10年的历史,如今己经80年过去了,“文华精神”同样是这三种精神的统一。今天,我讲述的依然是这三种精神,只是把…  相似文献   

11.
1990年6月,我回到已经离开两年多、曾工作过近20年的大众日报社。1992年3月,作为党委书记、总编辑主持大众日报社的全面工作。其时,正值我国报业蓬勃发展的春天,我们怎么办?改革、实干,解放、发展生产力。但这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正常、协调的内部关系和良好的社风。如果一个单位歪门邪道成风,职工心情不舒畅,还侈谈什么改革、发展?常委会上我讲了自己的想法:把大众日报社的事情办好,不能只靠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要搞五湖四海,依靠全体职工,特别要靠党委班子的集体领导和清正廉洁。我们9名常委,从四面八方来到一起…  相似文献   

12.
李积兵 《视听纵横》2007,(6):118-120
欧阳常林在2007中国国际影视博览会“创新型人才培养论坛”上发表专题演讲中,将湖南广电的成功归结为“人才气场”和“文化气场”两个气场的成功。人才气场指的是“人才好用、人才用好”。“文化气场”则被湖南广电人概括成五种精神,即超越自我的学习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
往昔岁月     
近日翻阅影集,偶然发现了一张30多年前我在大众日报社学习结业时的合影。回首往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1961年八九月间,大众日报社办了一期业务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报社驻几个地区记者站的记者和部分地、县做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一共十几个人。我那时在中共济宁地委《工作通讯》编辑室工作,也有幸参加了学习。学习班上,我们听了报社领导主讲的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同几十年前讲艰苦奋斗,具体内容上是不尽相同了。比如几十年前,我们把穿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视为艰苦奋斗,把吃饭的标准仅仅定在“吃饱肚子”不追求“吃好”视为艰苦奋斗.如今除少数特别困难的地区外,就绝大多数人而言,艰苦奋斗已经不是这个概念了。其实艰苦奋斗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修养。它体现在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在对工作生活的态度中。在平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李想 《声屏世界》2011,(11):73-75
傅绍万,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至大众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大众日报社总编室编辑、副主任,机动记者组副组长,总编辑助理、理论部主任,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05年3月起任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  相似文献   

16.
追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日子,红旗渠精神无处不在!然而,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一些人的奉献精神打了折、显得倦怠.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弘扬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夏虹  沈淮 《新闻界》2002,(4):46-47
1951年7月1日,《达州日报》的前身《通川报》正式创刊,从此拉开了达州日报社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的序幕。50多年来,达州日报社走过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道路,由一张八开四版的小报成长为拥有两报、两刊,年收入达2000万元的报业实体,铸造了“团结、拼搏、求实、敬业”的达州报人精神。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其独具魅力。那么,在报业发展的新时期,达州日报社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找寻到发展的坐标,达州日报人又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新的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初夏时节,笔者走访了达州日报社,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近距离感…  相似文献   

18.
一项与时俱进的新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市级党报如何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程中来体现这一要求呢?笔者以为,安徽省安庆日报社开展的“新春新闻拉力赛”活动就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新思路、新举措。有着53年办报历史和办报经验的中共安庆市委机关报———安庆日报,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当历史跨进21世纪的时候,这家报社的领导班子和编采人员发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改革、创新。自今年3月10日起,安庆日报社开展了“新春新闻拉力赛”活动。活动一开始,记者纷纷…  相似文献   

19.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20.
经有关专家和领导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定,随州日报社、天门日报社、大冶日报社、老河口日报社、仙桃日报社荣获全省第二届“先进县市报社”光荣称号,刘永国、朱耀荣等10人获得“湖北省县市报1998—1999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记协的联合表彰。 同时,谷城日报社等10家报社被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评为“湖北省十佳县市报社”,陈建文、孙洪涛等10人被评为“双十优编辑、记者”。全省第二届“先进县市报社”受表彰@后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