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戴树军 《大观周刊》2012,(51):90-91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一直呈现上涨趋势,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由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笔者论述了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分析了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最后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却很快,新闻界已开始关注如何写好旅游新闻的问题。作为记者,我曾跟旅游界合作多年,也曾游览过全国大多数省区的一些著名的景区景点,下面谈谈采写旅游新闻的一些个人心得。 我这里说的旅游新闻,主要是指消息和通讯,包括采访札记、调查研究等,不包括游记和资料介绍性文章。笔者以为,就旅游新闻本身而论,记者(包括作者)在采写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抓住这类新闻的内在质量——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而不是纯娱乐的角度,通过新闻报道来揭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审美价值,表述各个景观美的个性,展现旅游从业人员的美的心灵,报告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为人工修饰美而采取的新的举措。如开辟新的景观、美化景区环境、增添旅游设施等等。  相似文献   

3.
柴丽娟 《大观周刊》2012,(11):270-270
一、旅游景区品牌设计的意义旅游景区是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自然的、人文的或人造主题性的旅游资源集合的特定区域 旅游景区产品虽有别于实物产品,但人们在购买时的思维方式却有相似之处。他们总会对那些著名的、形象好的景区景点产生兴趣和游览动机,若游览后感到名副其实,还会利用 “口碑”来传播、推广、美化景区形象,因此品牌形象的效益可见一斑。我国多数的旅游景区属于自然、文化遗产等类型的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市场运作和品牌竞争的观念,处于较低级的经营状态,既使有部分景区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品牌意识,也开始了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领域深入,但往往因其品牌形象不突出、主营业绩较弱,无法发挥品牌效应。我国景点景区企业目前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进行过主题公园的品牌化探索,还远不能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品牌相比。至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在品牌形象方面就做得更少了。因此,对于经营旅游景区的企业而言,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06,(11S):I0007-I0007
栾川,古称“鸾州”,因一种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居而得名。这里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黄河、长江流域的分界线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山、林、洞、湾、寨、沟、泉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3.3%,是中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方。目前,栾川已建成开放12个旅游景区,其中包括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九龙山温泉、伏牛山滑雪场2个旅游度假区。栾川是中原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景点之一,其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被国内旅游界称为“栾川模式”,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方党报,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职责所在。这些年来,我们围绕“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做足文章。在建设“江南旅游都市”进程中,我们主动出击,在报纸上专辟旅游专版、专栏,除连篇累牍地刊出领导文章、市民感言、献计献策、景区扫描、旅游论坛等,还不惜篇幅,逐地逐景详细介绍本市景区景点,与市旅游局及景区管委会合作,开展景区广告用语全国征集活动,“瓷都新十景”等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42):88-88
报价包含:签证、国际机票、全程4-5星级酒店双人闻住宿、一景点门票、当地空调旅游车、用餐、专业领队、当地中文导游服务、境内外机场建设费、旅游责任险、旅游意外验。  相似文献   

7.
董朝阳 《新闻窗》2005,(2):52-53
十年来,黔西南一直萦绕着这样的梦想:——努力建成西线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为此,各县市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为黔西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的宣传推介,各景区景点软硬件的打造,以及各种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贡献。2004年度,州旅游主管部门因工作出色而被省旅游局评为全省旅游业务目标考核一等奖。可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出版物的英文资料,发现译文中存在翻译校核遗漏、景点译名不统一、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翻译目的意识等问题,各景区管理部门和翻译从业人员需依据标准规范译文,改善目前旅游景区资料出版物的翻译现状。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某报业集团的母报在头版刊发一条消息,标题是《“五一”节期间少林景区喜迎十四万游客》。而其子报在同一天头版头条刊发通讯,题目是《河南旅游摘了颗“大桃子”》,导语的第一句说,“五一期间的7天假期,嵩山少林寺景点接待游客15万人次……”。这两则新闻对“五一”节期间去少林寺旅游的人数的报道相差一万人,“母报”与“子报”之间打了架。 无论怎样说,“五一”节期间去少林景区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旅闻天下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41):81-81
版纳旅游二次创业寻求“突围”,文明出游“逃票”莫来,乘火车可先上网查客流,敦煌莫高窟门票将上涨50元,旅游新“自由人”一人也享团队价,旅客飞机上擅自调座位最高可能罚款1万元,第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举行,黄山旅游门票打六折,克罗地亚:低价看牙成旅游新卖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图片画面中事物的呼应与对比,是摄影者用画面语言表达新闻图片主题常用的手法。呼应因新闻现场的和谐关系而生,对比因新闻现场之间的矛盾关系而成。呼应与对比手法在新闻图片。中运用好了,不但可以使画面充实、有层次,更能够提高画面语言的表现力,使新闻主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十一出游,奉行享乐主义的毛毛过足了"懒瘾":鼠标一点,从网上预定了机票、酒店,甚至还有景点的门票。凭借着"一卡通",旅游住行的消费,一点都不用自己操心了。  相似文献   

13.
郑林 《大观周刊》2012,(27):77-78
据2001年到2010年旅游业的相关数据反映,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经济总量、旅游产业结构的完整、旅游市场方面,还是在旅游景区景点的数量与质量、旅游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不过在旅游产品结构、“农家乐”乡村旅游质量、旅游收入结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宁武县是远近闻名的产煤大县。产煤、运煤、卖煤是主产业,如今,芦芽山风景区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更呈现出独有的魅力。许多专家赞美说: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整个景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人数从1999年不足16万人上升到2003年的35万余人;景区门票收入由1999年的75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500多万元;社会效益从1999年的240万元上升到2003年5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彭柯 《新闻记者》2007,(1):30-30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的独特语言,然而,我们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常常不能及时赶到事发地,而现场画面的缺失,使电视表达方式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太行山区、八路军的故乡——风景秀丽的山西省武乡县城西,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也是集宣教、收藏、科研、旅游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7.
用图片报道与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有关方面的人物和事件,统称为经济新闻摄影。经济新闻摄影在媒体中具有鲜明个性,始终与经济活动紧紧连在一起。人们要求从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中直观地取得某种信息、知识和观念,从而调整自己的思路,把握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市场机遇。然而,不少经济新闻摄影报道存在着这样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声屏世界》2015,(1):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同程旅游来说是充满惊险和激情的一年。先是从2013年底就开始的在景点门票领域的"双程大战"不断升级,再是腾讯、博裕资本和元禾控股为同程注入资金5亿元人民币,后是携程突然转折为同程注资2.2亿美金。同时,同程推出"1元门票"活动,引发行业新一轮价格和移动端大战。到11月底,同程旅游客户端下载量从年初的1000多万增长到11月底的2个亿,就连员工也在这一年内激增1000人……  相似文献   

19.
曹晓明 《视听界》2000,(3):38-38
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可视性,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来表情达意,传播信息。电视画面作为一种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撷取再现,必须完全以事实为依据。然而,在目前一些电视新闻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原则,任意“挪用”画面,使画面语言漏洞百出,观众疑窦丛生,削弱了新闻内容的可信性,造成了新闻失真。以一个电视人的眼光观察,电视图像剪辑中画面“挪用”现象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20.
《新闻爱好者》2012,(10):95
"八百伏牛凌绝顶,长江黄河分水岭"、"中华大地的脊梁"——老界岭,地处河南省南阳市与洛阳市交会处,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标志区。先后荣膺"中国最佳休闲度假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河南十佳魅力景区",中国旅游AAAA景区。有景区9个,景点260多个。景区内万山叠翠,绿阴簇拥,林海苍莽,松涛阵阵,古木参天,四季景色异彩缤纷:春山吐艳百花红,夏赏云海听瀑声,秋风尽染胜锦锈,冬雪冰凌掩青松。"每日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