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奇 《滇中文化》2006,(3):51-51
今天,对我们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岁半的女儿要参加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正规考试。 一大早,我便忙开了,八点钟,准时将她送进考场,监考老师还没来,女儿静静地坐着,看不出她有丝毫的紧张,相反却是我自己瞎紧张,女儿只要求我等她。她有动作慢的毛病,我千叮万嘱的让她一定要快,否则时间不够就不及格了。她竟小大人似的说:“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画得又快又好!”我幸福地笑了.回想起她学画的过程.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意外选择     
若云 《世界文化》2005,(8):27-27
克拉克与妻子离婚那年,女儿斯蒂尼刚过完她9岁的生日。按照地方法院的裁决,斯蒂尼的监护权交给了她的母亲,但是他可以每月与女儿见面。离婚不久,斯蒂尼很快跟着母亲搬到一个距芝加哥100英里的小镇上生活。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给母亲写信,女儿玛瑞安坐在窗外的草坪上,和她的洋娃娃玩着模仿老师上课的游戏。看上去,她好像有点儿生气了,似乎她的“学生们”没有好好听讲。只见她一边训斥着他们,一边还像她的老师那样富有表情地打着手势,那副认真的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关于玛瑞安我写些什么呢?母亲在加拿大,渴望得到家里的音讯;她最放心不下玛瑞安,总让我多说一些有关她的情况。对这个孩子,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怜爱。也许是为了获得灵感,我又一次打量起了我的女儿:一头乌黑的鬈发映衬着一张尖尖的小脸,两片圆润敏感的嘴唇…  相似文献   

5.
于正高和陶爱荣是各带着一个女儿的再婚夫妻.常为一点小事儿拌嘴。窗台上的5块钱不见了.于、陶又吵起来.都认为是对方给了各自的女儿。为了公平起见.于正高提议搜搜两个女儿。他的女儿于小琴害怕了,把偷拿的钱塞到了陶爱荣的女儿陶兰的枕头下.使她受到冤枉。愤怒的陶兰质问小琴.争执间失手打死了后.被判刑关进监狱。17年后的春节.即将刑满释放的陶兰享受回家探亲的待遇。家人没来车站接她.也要回家过年的监狱女警察陈洁陪同她找到已搬迁的家.并给陶爱荣和于正高做工作.使他们接纳了陶兰。除夕夜.一个破裂的家庭又团圆了……  相似文献   

6.
信中的爱     
暮秋 《世界文化》2004,(3):15-16
在女儿莱莉安出生后不久,我就开始按照我们的惯例来向她传达我的爱。  相似文献   

7.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8.
正离家出走后,安娜贝尔·莱尔德为自己取名为珀涅罗珀·泰勒,并且真的做到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一样忠贞不渝——"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独自将女儿养大。尽管她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有时也为她的精神努力而骄傲,认为"她妈妈精神上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但她向女儿隐瞒其亲生父亲身份,  相似文献   

9.
闲人     
妻子患了子宫瘤,要住院做手术。她对丈夫说,饭可以叫女儿回来做给你吃,顺便到医院里给她送来,女儿也忙,要上班,刚刚分配到新单位,不能请假。女婿开夜班车,还有公婆也要照顾,所以她最不放心的是乖乖和银苍。  相似文献   

10.
刘帆 《世界文化》2006,(11):51-51
现时在美国,当父母的常常参与成年子女的恋爱事宜,他们为子女在网站上登征婚广告并且付费,为子女选择未来的配偶而操心,甚至在子女做出不当选择时直接插手干涉。迪娜·沃比特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应该与某个“投机分子”去约会。因此她为女儿写一份个人形象描述,将她登在Jdate.com,一个为犹太裔单身者建立的征婚网站上。“我原以为她不会参与这件事,”23岁的琳达·沃比特在谈到母亲时说道。“她把我放到了Jdate.com网站上”。迪娜最近认可了她女儿正在约会的一个男青年。“妈妈在告诉我她的要求时十分直截了当。”琳达解释道。她和母亲居住在费…  相似文献   

11.
不幸故事中的温情埃尔瓦·罗宾逊夫人永远也不会忘记九月里一天早上她接到的那个电话:她那年仅22岁、正在上大学的女儿———黛安妮不幸死于车祸。接下来的几周、甚至数月,埃尔瓦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她的亲友、教友以及邻居都不断地来安慰她和她的家人。然而,埃尔瓦感到最大的安慰是来自她中学时期的老朋友———厄玛·海逊。厄玛也经历了同样的不幸,一年前,她21岁的女儿———南茜也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厄玛和埃尔瓦常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讲述她们各自女儿的故事。有时,她们还手捧鲜花一起去墓地。厄玛比其他任何人都能理解埃尔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昆莎任职行政工作,每天在岗时间很长,常需在冰箱上贴字条来和大女儿互相留话.她打定主意不再让五岁的小女儿安蒂过这种日子.她辞去医院化验师的职务,想找份可以在家做的差事.有一次,某公司主管问她能否帮他策划演讲会.她觉得这份差使不错,不久她就自己开设了"演说与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13.
名人轶事     
名人轶事李桂媛编译当哈里·杜鲁门还是个农村穷孩子时娶了一个有钱的城里姑娘,因为岳母不乐意,他只得忍气吞声。姑娘的母亲认为没有一个男人能配得上她的女儿,特别是这个说话直来直去的乡下小伙子更配不上。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这种情感。年轻的杜鲁门夫妇因为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4.
阿耳忒弥斯(即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和阿波罗是孪生姊弟,并且跟她弟弟一样,总是随身带着弓箭,具有传播瘟疫、使人暴亡或起死回生的神力。她是儿童和所有哺乳动物的保护神,但她却又喜好狩猎,尤其是追捕牡鹿。当她还是个三岁孩子的时候,有一天,她的父亲宙斯把她抱在膝上,问她喜欢什么礼物,阿耳忒弥斯不加思索地回答道:“请父亲保裙女儿终身贞洁;赐与女儿同弟弟一样多的称号,和他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两枚石子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10):F0002-F0002,1
几百年前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有位商人不幸欠下一个放贷者一笔巨债。那个放贷者又老又丑,却垂涎于商人漂亮的女儿,因此他提议做一笔交易。他说如果商人把女儿嫁给他,债务就可一笔勾销。商人和女儿都被这个提议吓坏了。这个狡猾的放贷者又建议此事遵从天意。放贷者说他会把一枚黑石子和一枚白石子放在一个空袋子里,然后女孩儿从中挑选一枚。如果她拿到的是黑石子,她就要嫁给放贷者,而她父亲的债务会一笔勾销;如果她选择的是白石子,  相似文献   

16.
母子之间     
贾老太的女儿是我的邻居,她每到冬天都被女儿接来过冬。 老年人凑在一起就感到亲切,话题也离不了孩子,她说有个儿子在北京,原来是个做官的,现在是个大经理,住的是真正的花园洋房,还不止一处。偶尔来电话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崛起的新一代青年舞蹈家中,有一位名声越来越响亮、艺术影响越来越大的藏族姑娘,她就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教师、青年舞蹈家卓玛。卓玛,在藏语中是“神女”的意思。不过卓玛可并不想当神女,而要做一个平凡的藏族女儿和不平凡的、能受观众广泛喜爱的舞蹈家。她还有一个动听的汉族名字叫唐泽英。她对这两个名字都很喜欢共十分珍视;因为它们有着某种极具内涵的象征意味——藏、汉两家乳水难分,就像她虽有两个称呼却不能将一个人分为两半一样。与她接触,听她言谈举止,你也会感到藏、汉两种文化在她身上的作用:腼腆、内秀、含蓄…  相似文献   

18.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已经进入盛夏时节。清晨的闹钟把女儿摩尔根唤醒,她要到暑期班去上学;儿子帕特里克跟着叔叔到外地去了。我和丈夫得上班,所以总想尽量让孩子们在某个地方把假期过得充实些。  相似文献   

20.
雨果的女儿     
1850年秋天,一个细雨迷蒙的日子。在美国纽约,一位衣衫湿滚滚的少妇找到了警察。由于她讲法语,警察不得不找翻译来帮忙。这位妇女可能得了健忘症,说话语无伦次,人们不知道她到底在讲些什么。此时恰好碰到慈善团体的一位法国人,他想尽办法使这位女子恢复了记忆。原来,她就是法国大文豪、《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的独生女儿阿迪尔·雨果。维克多·雨果生前曾为女儿的轻率行为感到伤心,那时雨果触犯了政府禁令,被流放到杰尔塞岛时,女儿阿迪尔也一同前去。可是,阿迪尔和一个英国牧师的儿子、阿尔弗到德·宾泽恩中尉开始谈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