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翟少明  王乐 《垂钓》2001,(12):68-69
我参加过许多钓鱼比赛,在比赛中钓技是必不可少的,但决定成绩的并不完全是钓技。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有:钓手对比赛场地的熟悉程度、水的深浅、风向、鱼的生活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2.
沈维章 《钓鱼》2007,(9X):5-5
我是江苏人,从军30余载,现定居福州。2004年底,我从一位钓友那里得知《钓鱼》,并从他那里借来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即去邮局订了《钓鱼》,已经连订三年。我要感谢贵刊把我从“小学”带进“中学”时代,使我这几年钓技大有长进,比赛成绩逐年上升,在一次手竿钓重量比赛中,我在3小时中钓获鲫鱼16.8千克,获得第一名,并创造了省老干钓协历史记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6年第7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钓鱼比赛要“百花齐放”》的文章,引起反响。近日,全国各地的一些钓手各抒己见话“钓赛”,他们就现今钓鱼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钓鱼比赛越办越好,更好地为钓友交流切磋钓技提供平台,推动我国钓鱼运动的发展。有的钓友的意见和建议虽然言辞激烈,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钓友们热爱钓鱼、热心钓赛、关注钓鱼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其精神可嘉。时值春暖花开,全国各地的钓鱼活动也渐入佳境,比赛亦将风起云涌。愿广大钓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给各类钓赛的组织者以启迪,更好地办好钓赛,让钓赛越办越精彩!  相似文献   

4.
渔民 《钓鱼》2005,(10):20-20
我是山西的一名竞技钓鱼发烧友,自从2001年开始学习竞技钓鱼以来,也参加了大小比赛几十场,各种名次也拿了几个,在山西的钓鱼界里也小有名气。我的钓技之所以能够提高这样快,主要得益于当时山西竞技钓鱼的大环境。参加比赛的人多,大家相互沟通,共同探讨,因此钓手们的水平提高都很快;“老鬼杯”、“海狮杯”、“钓王杯”、“海豚杯”、“煤运杯”等等各种大型比赛都少不了山西站。当时山西竞技钓手刘志杰、陈玉国、张马荣、郗虎、冯琦等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各种全国大赛中也都取得过好的名次,就是他们带领山西的竞技钓手们走在了全国竞技钓鱼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类永藻 《钓鱼》2010,(23):12-13
9月上旬接到连云港市钓协通知,让汤树来、季风雪和我三人作为连云港市的代表队参加第十一届江苏省夕阳红钓鱼比赛。汤、季二位先生都是连云港市德技俱佳的老钓手,而我从未参加过夕阳红钓鱼比赛,心有忐忑,汤树来先生鼓励我说“你有实力,只要摆正心态,正常发挥.很有希望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王鉴 《垂钓》2013,(8):83-83
徐军良,1976年7月出生于湖南望城,自幼喜爱钓鱼。四年前,他开始接触台钓,从此一发不可收,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和钓友到湖南周边水域一试身手。2012年9月,他首次参加钓鱼比赛,在比赛中,徐军良逐渐掌握了竞技钓法,钓技水平逐渐提高。回忆起最初参加比赛的情形,他说“虽然成绩并不理想,我却从比赛中得到了磨练,从此更加喜欢钓鱼运动,也格外关注各地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7.
于中海 《钓鱼》2010,(14):48-48
钓鱼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技术,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关乎成败。关于这一点,每个具有相当高钓技的人都有深切的感受;而那些不懂钓技、钓技平平者却认为这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忽悠人。因此,当一个陌生的钓友或对钓技知之甚少者向我问及钓技时,我总是说:“钓鱼没什么玄妙,有鱼谁都会钓。”不是咱故意藏奸,而是说真话他们不但不信,反而要嘲讽我“绿得不上颜色”,何苦呢?  相似文献   

8.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5,(21):27-27
周秀荣,1960年2月出生,江苏徐州市人。全国首届女子钓鱼比赛冠军。她于1998年开始接触学习悬坠钓法。她刻苦练竿,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不间断。2002年,她去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钓王杯·钓鲫高手赛”预选赛,结识了全国著名钓手邓刚、王永贵、丛杰等人,虚心向高手学习,得高手指点,使钓技有了长足的提高。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她时常同男钓手同池竞技,一比高低,其钓技时常让男钓手们汗颜。她还为某名牌钓钩做过形象广告,在全国几家钓鱼刊物上频频亮相,成为中国竞技钓鱼中的女中豪杰,在我国广大钓友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任志新 《钓鱼》2006,(20):26-26
2006年9月24日.浙江省慈溪市举办了一次钓赛选拔赛,本市109名年轻垂钓高手和10名老年钓友参加了这次比赛。笔者头一次参加老年组的比赛。竟然意外地以两场共2分的成绩获得老年组冠军。好成绩的取得既有运气的成份。又有钓技正常发挥的因素.同时又不乏教训多了。每赛必总结是自己的钓鱼习惯.何况本市举办的“瑞宝杯”全国钓鱼邀请赛即将开幕.为全国钓友提供本人在赛场实战心得体会也是我作为《钓鱼》杂志特约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李晓龙 《钓鱼》2007,(5S):12-13
2007年4月8日,首届“东风皮卡杯”暨第三届“龙王恨”全国钓鱼大奖赛(西北赛区)在宝鸡隆重举行,来自陕西、青海、甘肃、河南、湖北(应邀)五省区的165名钓手参加了比赛。作为一名竞技钓爱好者,我有幸参加了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大赛。我平时十分喜欢《钓鱼》杂志,其中最喜爱的是“侃经论技”栏目下的钓技交流文章,尤其我们陕西钓友杨奇先生撰写的《麈战“读者杯“》更是我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重要启事     
今年6月9—10日,岳西县钓鱼协会举办第二届“绿源电力杯”钓鱼比赛。我是钓协会员、钓鱼“发烧友”,看到比赛报名通知后,和钓友们的心情一样,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3.
林先竹 《中国钓鱼》2012,(10):23-24
钓鱼比赛,人们总结为三分钓技七分钓饵,实践证明,这确属经验之谈。回想起我近几年来在参加市钓鱼协会举办的春秋两季八场混养钓比赛中,春季都获得了第一名,可算四连冠,而秋季却不仅未获得过一次第一名,去年还险些背个“0”回家。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反复思考,悟出了一些道理,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2010年和...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老年业余摄影爱好者,2006年"国庆"前夕,朋友邀我外出采风,被我婉言谢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莱钢要举行钓鱼比赛,看看钓鱼,拍几张片子也不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看钓鱼比赛,就是看钓技表演。请你们看看我拍的这张片子,钓者是不是在做技艺表演?他右手高高举起被鱼拉弯了的鱼竿,  相似文献   

15.
湖北王先生问:竞技钓说的是钓鱼比赛;休闲钓是不是除了钓鱼比赛都可叫休闲钓呢,这两者都是钓鱼,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把所有的钓鱼比赛都笼统地称作"竞技钓"也未尝不可,因为在各种比赛中,要想取好的成绩,必须有好的技术作支撑。所以把比赛称作"竞技"应当是可以的。对垂钓中的"技",要作较广泛的认识,不仅是指对钓具的操  相似文献   

16.
谈钓经,在许多钓友的心目中一定是谈钓鱼的经验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也就是谈经说技夸功夫。而今天我所谈的不是钓技功夫,相反,是功夫外的“功夫”,是让家里人支持我垂钓的“功夫”。  相似文献   

17.
郭凤 《钓鱼》2006,(4):6-8
随着钓鱼运动的日益发展,钓鱼的参赛心得):比赛也应运而生,而且形式多样。这两我的比赛生涯是从参加悬坠钓年来钓鱼活动更是有了大的突破和发法的池钓比赛开始的。悬坠钓法自开展:海钓有船钓、岸钓、矶钓,淡水钓有始传入中国大陆以来,给中国的钓鱼湖钓、库钓、河钓、溪流钓、冰钓,以及运动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一直为广大最新出现的国际钓法等都被钓友尝钓友所喜爱,而且这项技术还被采纳试。在此基础上,钓鱼比赛也此起彼为一种比赛形式而推广,并成为池钓伏,而且比赛项目及形式各不相同,精比赛一度规定的单一的钓鱼方法。我彩纷呈。热爱比赛的钓…  相似文献   

18.
因为“非典”的影响,正轰轰烈烈进行着的第二届“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预选赛不得不暂缓进行,给热情支持这个比赛的钓鱼人带来了很大的遗憾。不能聚在一起比试钓技交流经验了,热心的钓友们可也没闲着,好比天寒地冻钓鱼不  相似文献   

19.
金城 《钓鱼》2007,(10S):70-71
我平时酷爱钓鱼,以前以玩为主,钓技很差,常被钓友笑称:“瘾大水平低”自从2005年加入南京“垂钓乐”俱乐部并订阅了《钓鱼》杂志以后,通过高手的引导,加之我勤学苦练,钓技终于有了较大提高。出钓后的鱼获量明显增多,同时也摘掉了被人笑称的外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钓鱼》2008,(24):12-13
1997年,时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主持人的张武斌,在本刊组织的钓技研讨会上提出“发展竞技钓鱼的新思路”其核心内容是:改变钓赛模式,按体育比赛通行法则实行“一对一”对抗,即现在已被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接受的64强PK赛,是年8月11~14日、10月7~8日,全国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在北京举行的“富士达杯竞技钓高手(特邀)擂台赛”钓鱼比赛以水为平台,面对的又是不确定的活体,所以包括国际钓鱼比赛在内,都难以按体育规则办事,也是钓鱼无法进入竞技体育的原因但中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我们有鱼塘,可以按需要规范场地和投放统一规格的鱼种,西方缺乏这样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