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的近似值的教学可分以下四步进行.一想.新课开始,教师给学生一个题目,供学生思考回答:小明和小英的妈妈同去商店买布,通过计算,小明妈要付12元5角6分5厘;小英妈要付10元4角6分4厘.想一想"小明妈和小英妈实际付了多少钱?为什么?"二看.导入新课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学例7和取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现状镜头一:语文课上,老师让小明读课文:"张浩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发奋学习……"因为不认识"奋"字,小明就读成了"他努力学习"。于是老师就说:"小明,你读错了,再读一遍。"结果小明看着拼音读成了"发疯"。镜头二: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公"字组词,小刚站起来回答:"公鸟",大家哄堂大笑,老师狠狠批评了他一顿。扪心自问,这么下去以后小明和小刚还敢于发言、还愿意发言吗?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遗憾上自习时,教师检查课外阅读情况。教师:"小明,你课外阅读了哪些书?’小明:"《阿 Q 正传》。"老师:"请问,阿 Q 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小明:"那个圈没画圆。"老师:"他为什么会遗憾?"小明:"因为当时中国科学技术落后,连圆规也设有。"  相似文献   

4.
《科学启蒙》2013,(8):56
造句语文课上,小明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时老师向他提问:"小明,你造一个疑问句。"小明不知所措地回答:"老师,你是问我吗?"老师:"很好,再造一个祈使句。"小明回答:"老师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再造一个感叹句。"小明低着头说:"太难了!"老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学习下。"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对于“几时差几分”这样的时刻,学生经常会读错。如何提高学生读“接近整时”时刻的正确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化曲为直呈现时针轨迹1.初读几时几分图1展示了小明的日常生活。教师依次出示前3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小明什么时刻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发现:小明7时起床,7时10分吃早饭,7时30分到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应用题"的练习课时,把"补"问题改为"猜"问题,效果较好。开始,老师说:"同学们,有一道应用题,问题没写出来,你们能猜出我要问的问题和要列出的算式吗?"随即用投影仪打出题目:"小明有12元钱,小红有8元钱。?"小学生一听"猜"问题,兴趣盎然,都想猜中,个个动脑筋,急不可待地举手发言。  学生A说:"小明和小红共有多少元钱?算式为12+8=20(元)。"老师马上把学生回答的内容用投影仪打出来。  学生B说:"小明比小红多多少元钱?算式为12-8=4(元)。"  学生C说:"小红比小明少多少元钱?…  相似文献   

7.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0,(13):62-62
<正>抱树某学校军训,为了防止学生在太阳下暴晒,就把军训队伍放在了树下。教练对同学们说":第一排报数!"小明惊讶地看着教练,没动。这时教练又大声说了一遍:"报数!"于是,小明极不情愿地转过身去抱住了树!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参加了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我们听了程老师上的一节口语交际课———“该怎么办”。交际题材是小明每天给王爷爷取奶,王爷爷为了感谢小明要给他一毛钱,小明不要,王爷爷说不要以后就不让他取了。教师让同学们帮小明想想该怎么办。这堂课上得很精彩。课始教师设计了一些反义词对答。师:我说给,王爷爷要给小明一毛钱;生:我对还,小明把一毛线还给王爷爷……由词到句,巧妙地将意图表达得清清楚楚。而后通过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互动情境中,学生的说话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说话能力也得到了…  相似文献   

9.
梁彩霞 《小学生》2012,(12):3-3
一、巧设牵挂,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偏向于认识、研究、得到某种事物的生理特性。在学习历程中,可以通过巧设牵挂,使学生急于知道真相,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连"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玩,其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异,问小明有什么"秘法"?此时,我问学  相似文献   

10.
《该怎么办》是第一册复习七安排的口语交际课,目的是培养初步的交际技能。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境,引发交际。教师出示形象生动的图画:小明求助,小明正摸着脑袋愁眉苦脸地说:“我该怎么办呢?”教师抓住低年级小朋友纯真、乐于助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把同学们带入帮助小明想办法出点子的情境中,激起交际的欲望。二、围绕主题,学习交际。当学生被带到帮助小明的情境中以后,紧接着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议议弄清小明遇到什么为难事;再组织同桌讨论、四人小组交流、选择好友交流:“小明该怎么办?”然后在全班面前交流,最后评评谁…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父母为他精心准备了晚饭,他尝了尝不合胃口,便大发雷霆,闹着让父母陪他去饭店。父母只好带着爱子来到一家高级餐厅,小明自己点了几个菜,而父母则心甘情愿地充当了"陪吃"的角色。【分析与思考】案例中小明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任性行为。任性是一种不顾一切地实现个人愿望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完全不考虑他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不顾及后果。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任性的误区,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2.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要学生用“公”字组词,当小刚站起来回答说“公鸟”时,教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当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在读“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发奋学习”这句话时,由于他不认识“奋”字而把这句话读成了“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努力学习”。教师听见小明把“发奋”读成“努力”,则马上说,小明读错了,要他再读一篇。于是小明就着“发奋”两字的拼音将这句话再读了一遍,但他这次把“发奋”读成了“发疯”。试想想,小刚、小明遭遇几次如此模式化的要求后,他们还敢言说、还愿言说吗——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提出在一次期中检测试卷的批阅中,笔者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单位时,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错误,比如,"铅笔长15米","教室宽7厘米","小明体重32克","一个鸡蛋重13千克"",小明一天在校时间是6分钟(秒)","小明从家到学校要30小时"……这时候,笔者就问三、四、五年级的数学教师,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没想到,所有的教师都是一样的回答:"唉,平时也是反复的教学,反复的说明,但是没有用,一到做题目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在同情  相似文献   

14.
华霞 《学子》2014,(18)
正一、应用式情境——学以致用学生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一节课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们最疲劳的时候。若只是枯燥乏味的习题巩固,学生会无心思考甚至极为厌烦。这时教师如果能创设特别的应用情境,改变练习形式,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课尾这样设计:老师用多媒体呈现小明的一篇日记,让同学们边看边议边改(作文如下)。有意义的一天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走进我的卧室说:"小明,快起来喝牛奶溶液了,喝完了调一杯糖水给妹妹,然后到市场上去买一些食盐,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11,(1):59-59
2010年12月2日《大河报》讯2010年11月20日晚饭时分,确山县任店镇王庄村的小明和小亮(均系化名)还不见踪影。 小明和小亮的家长急坏了,派人四处寻找,一夜未果。 13岁的小明,是确山县任店镇一中二年级学生;与小明同岁的小亮,是该校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在班里成绩优异,父母对其期望较大,平时对小明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要求严格。初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小明发挥失常,成绩不太理想,父母对他进行了几天的批评教育,斥责小明,说再这样下去,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之后更是剥夺了小明外出玩耍的时间,强制要求他在家学习。从那之后,小明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跟父母交流。偶然一次,小明的同学在QQ上收到了小明发给他的一段视频,视频里面小明多次用脚踢、  相似文献   

17.
一、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交流交流,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教师把问题出得太难,或者铺垫不够,学生一时找不到交流的途径,自然冷场。例如,一位教师挖空心思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结果,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交流。其实,周长的概念是数学上的一个规定,学生只要理解这一概念就行了,教师不应为了交流而交流,误入歧途。再如,对于多位数加减的应用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已知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学校有463米,小明家离学校有218米,问小明家离小红家有多远?由于解题策略并不是唯…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名教师,不可忽视对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一、资源在"意外"中下课后,小明跑到讲台上,看到同学已先拿起了黑板擦,就抓起刚洗过的抹布抢着擦黑板,结果可想而知,台下的同学都在乐,小明脸都红了。教师示意大家不要笑,并问:"你们看,现在的黑板像什么样子?""像大花脸、像在哭泣"等,"那咱们想什么办法让它干干净净的?""你观察到了小明哪些动作?"一连串的问题,在师生  相似文献   

19.
一节有关“平均数”的数学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了求连续3个、5个、7个自然数的平均数的解题特点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的爸爸因为出差了5天,回到办公室后一次撕下了这5天的日历,这5 天的日期数相加的和是90。小明的爸爸要求小明用数学的方法算出回来的日期。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次职称评审的教学考核中,六位教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练一练"(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时,两位教师提醒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但能画线段图表征出该题数量关系的学生很少;另外四位老师示范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数量关系,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